不行,再看我的尴尬癌就要犯了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jietian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子的话痨时间


  作为一枚好吃懒做随性惯了的诚信肥宅,每次因为一些不可抗拒因素必须和关系一般甚至不熟的人一起吃饭聊天还不能玩手机时,我都会觉得备受煎熬。
  尤其是当对方在饭桌上对一知半解的事情侃侃而谈,一副指点江山的架势,然而说出来的话却逻辑不通漏洞百出,或者憋了好久挤出个万年老梗,还觉得自己很幽默很搞笑,等着在场听众附和点赞哈哈大笑时,我只能收起内心不断闪过的吐槽弹幕,控制住自己想要上翻的眼球,脸上摆出尴尬而不失礼貌成熟稳重的微笑。
  一顿饭吃成这样,真的让人忍不住泪流满面。
  然而更心累的是,这种情况下,明明应该是对方觉得出糗浑身不自在才对,怎么反倒是我觉得尴尬到不行了呢?
  不过我相信,有这种情绪的绝对不止我一个人,不然肥宅快乐网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看得我尴尬癌都犯了”的弹幕。
  对于这种“看到别人出糗犯傻尬演杠聊我却无比尴尬”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替代性尴尬”(Vicarious Embarrassment)。
  顾名思义,替代性尴尬并不是由参与尴尬事件引起的,而是由目击(口头或视觉上)另一个人的尴尬经历所引发的,这种情绪通常被视为幸灾乐祸的反面,具有亲社会属性。
  那么,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呢,明明不是你出糗,最后犯病的却成了你?

原来我不是一个人


  大锅,喝冰阔落:啊!这个一定要点名一下之前的某综艺《尴尬的诞生》啊,虽然我不会演,但是好歹也是看了十几年电视剧的人啊,那点鉴赏能力还是有的啊(别说什么你行你上这种话,评论个空调我还得先学会制冷不成?)!每次看到某些明星用力过猛或者尬演时,我都尴尬得只想快进啊!奈何电视直播快不了,所以后来我选择了在网上看……
  雷米:我同桌每次打游戏的时候,明明操作特别渣,还特别爱瞎指挥,最后导致团灭,然后总是强行甩锅队友。我在旁边围观,那心情,真是没眼看。
  凉夏夏:假期实习的时候,我的直属领导,三十多岁的一位女性,不了解二次元,却爱以此自居,动不动就是“我当年涉足ACG的时候你说不定还在玩泥巴呢”。然后真跟她聊起来,呵,连皮毛都算不上。她尴不尴尬我是不知道,反正我是尴尬癌都犯了。
  Irene:哦哟,是不是有点职权的小领导都爱这样不懂装懂?我暑假打工时的领导也是这样,总是一副懂很多的样子,什么都要指点一番,然后一般都会被啪啪啪打脸,看着我都觉得疼哈哈哈。
  陌若安生:逛商场时看到个女生,裙子后面别进底裤里了,自己却没有发现,我却替她尴尬得不得了,然后纠结了好久,到底要如何才能做到在礼貌同时不会让她觉得尴尬的情况下把这件尴尬的事情告诉她,提醒她去整理下裙子呢?
  沉默寡言黄烦烦:近些年的一些相声、小品、喜剧什么的不就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嘛,没有新意,套用些网路上的段子用了几百年的老梗,就指望能把台下的观众逗笑,真是尴尬。不知道是真心觉得自己那样很搞笑,还是觉得观众都是傻的笑点低到不行。
  阿江酱:哈哈哈楼上是友军啊!这个夏天属于我大蓝雨!每次看国产剧尤其是流量们演的,都觉得尬出天际,剧情弱演员演技出戏,一个表情横躺喜怒哀乐各种情绪,不动的话还以为是p上去的呢。
  世俗外的神经少女:我室友总喜欢嘲笑别人的英语发音,然后标榜自己说的是英音,完全没有自知之明,自己其实很多单词的发音都是美式的。每次听她在别人面前这样说都觉得好尴尬啊。然后有一次,她惹到了隔壁班的大学霸,结果就被怼了,学霸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指出来英音和美音都是怎么读,那场面,记忆犹新啊!

心理学告诉我们的事儿


  那么,明明是别人出糗犯傻,为什么我们却会觉得尷尬呢?
  德国索伦·卡赫教授认为,替代性尴尬的产生,是源于人们的共情。所谓共情,就是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去体会、感受他人的情感和认知。当共情发生时,人们不仅会试着感同身受,还会对他人的情感进行客观的理解和分析。
  因此,在目睹了他人的糗状后,大脑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抓取出他人因出糗而产生的不良情绪体验,例如尴尬,恼羞成怒等,并把这种体验“传递”到旁观者身上。而尴尬程度往往又和共情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换句话说,“尴尬癌”越晚期的小伙伴,很可能生活中共情水平也越高哟。
  同时,索伦·卡赫发现,当处于替代性尴尬时,大脑中前扣带回和左前脑岛会变得活跃,而这两个脑区又被认为是“疼痛中枢”的一部分,专门负责加工疼痛相关情绪。
  所以,看到别人出糗犯傻尬戏时,之所以会“发病”,不仅仅因为没眼看,还因为这会给我们带来切切实实的“疼痛感”。
  此外,还有一种解释是自我投射(Self-projection)。心理投射是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中的一种理论,在这种理论中,人们通过归因于他人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免受不良情绪的影响。投射被认为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规的、普遍的心理过程。
  而替代性尴尬,则是自我投射的一种反应。当人们在他人身上体验到不受欢迎的情绪时,会不自觉地进行自我代入,将他人对于这种情况的反应,投射到自己身上。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某明星尬戏时,电脑屏幕外的你会觉得尴尬癌发作,唯有弹幕护体才能保平安。因为,这不仅仅是共情,还有淡淡的疼痛啊!
  编辑/张春艳
其他文献
[1]  初中时喜欢一个男生。他看起来很木,所以我自作主张给他起了一个外号:木头。  我喜欢木头单纯是因为他的外貌。他皮肤白净,眼睛很漂亮。瘦高,爱穿衬衫,棱角分明。简直就跟小说里的一模一样。  肤浅的我就这样被长相帅气的木头吸引了。  后来渐渐了解他。他虽然长得好看,但是成绩不好,喜欢玩闹。  下课时会看见他们一拨人排排站在走廊上聊天打闹。而我就坐在教室里探出头看其中的木头,他被融进风景里。或者
zzy阿狸:华南师范大学在读,志愿做一个有故事的男生,整理梦想,讴歌岁月,做小时代里最好的自己。新浪微博@zzy阿狸  初一开学的第一堂课,小静老师抱着厚厚的教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不断地深呼吸调整状态。  她闹过一个笑话。有一堂自习课,聪哥向她请教一道数学题,她想了大半天后忽然起身跑开了,后来才知道她回去级组室查答案。每当我们犯困的时候,她会放下课本,和我们分享她的大学
哎!说好了!不带讹人的啊!
期刊
2012年4月,每天下午四点我都准时出现在200米的起跑线上,为体育中考作准备。  年级给出了三年总成绩的综合排名,前二百名能获得体育免试资格,但前提是签订直升本校高中部合同。我误打误撞地出现在名单内,惊喜之余更多的是犹豫,因为我想考市里另一所百年名校,师资实力和教学资源是我考上大学最好的保障,但这意味着我要放弃本校的直升资格。  预备,跑!  学霸遥遥领先,很久后四个人几乎同时到达终点,一男三女
外表只是个加分项,才华才是硬道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的脸上长出了一些雀斑。它们盘踞在我的眼晴四周,给我心灵的窗户添上了不少密密麻麻的爬山虎。  第一個发现它们的人是我发小,她睁大眼睛凑到我跟前,说:“小楚你是不是脸没洗干净啊?怎么这么多黑点点。”回到家我奶奶用湿毛巾用力地擦我的脸,但是那黑点点深入血肉,是一条毛巾无法抹去的。  我无奈地接受了我才8岁就长雀斑的事实,但我无法接受班里男孩的调
你担心的真的是学习吗?  中午,一个身影徘徊在我办公室门前。眼前这个女孩子,咬着嘴唇抠着手,满怀心事,小心翼翼地问我有没有空儿。  这个女孩子叫小月(化名),是我班的学生,她还没说几句话,就开始哭了起来。进入高中以来,她的学习成绩大不如前。每次回家,妈妈就会教导她要好好学习。所以尽管学习很累,周末小月还要去补习数学和物理。可是每当周末,一想到来自母亲的压力,就让小月不想回家。  小月担心的是学习吗
皮一下我們非常开心
情绪就像一朵无时无刻不跟随我们的积雨云,大多数时候是阳光明媚的。  它偶尔也会变化无常,我们控制不住自己生气的小闪电。  當你“蓝瘦香菇”时,就好像得了一场情绪感冒。  你仿佛变成了朋友间的低气压,随时随地能宣泄一场大雨。  但这终究是一场你只能独自消瘦的风寒,快别被情绪压垮了呀。
很久很久没有哭过了。  高考填写志愿的时候,妈妈希望我留在家附近的一所师范大学,离家近,以后毕业再留在家乡当一名老师。妈妈笑着和我说起这个,眼神里似乎闪过未来的片段:我闲时回家和她聊天,她想念我时坐上公交车几站路便到学校,提着自己刚做好的好吃的,看看我有没有瘦。  我脑子里有过一丝的犹豫,但过了一会儿还是冷冷地拒绝了。少年人的未来里应该和祖国的山河湖海、多少梦与远方作伴,怎么可能束缚在一地。我毫不
沈天橙是我的好朋友,我也是她插班以来结识的第一个好朋友,我们都是这么认为的。初次见到她,瘦瘦小小的身板,面对大家投来好奇的注视,缩着背拘谨地抿着嘴唇,在老师安排后静静地坐在我前面,发黄的头发,有些毛燥,一股子扎在五颜六色的橡皮筋里。  我们真正把对方划进闺蜜名单里的标志,是那天傍晚。下午放学时我向同桌陈一借他手里的漫画,“想看啊?叫哥!”他眯着眼对我笑,手指故意夹着书在我眼前晃来晃去地打转。“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