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开馆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ao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17日,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开馆暨李树建戏曲艺术传承中心揭牌仪式在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伊滨校区舉行。
  备受瞩目的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位于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戏曲艺术学院二楼,展陈面积400余平方米,主要设“艺海求索,人民为根”“梨园瑰宝,马派艺术”“传薪播艺,芬芳满园”“豫剧泰斗,翰墨流芳”等展区,精心布置了数百件马金凤从艺90多年间的珍贵图文影视资料、戏服、道具和生活用品,通过文图视频和实物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展现马金凤先生的艺术人生。在满足游客参观需求的同时,还是研究、学习和宣传豫剧“马派”艺术,弘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场所。 (洛阳晚报)
其他文献
人的绝大多数深层感觉来自思考,行走在道拉多雷斯大街上的佩索阿留给世人一本日记体的《惶然录》,惶然呈现的是此我非我的思维隐秘过程。  由此书的启示入手,我将用文字呈现自己的思维。我认真誊写,埋头于教案,在教案记录本上写下自己对教材的解构与解析,与此同时,我借想象之舟得以抵达未知领域,抵达文字构成的神秘之境。  如果我没有读大学,并且未去读研究生,没有走进绿城X中学的一个办公室,并借此拿到一份供自己生
期刊
我的老家在豫中南平原上,儿时记忆里的故乡,每逢春夏秋三季,村庄里的池塘,都美成了一幅畫。杨柳婆娑,岸景倒影,荷叶如盖,芦苇摇曳,颇有江南水乡的雅韵。  在池塘的浅水区,有一种水草,它的叶子扁平光滑,柔韧修长,如水仙般优雅。它的顶部,会生出一截褐红色、蜡烛状的棒棒,它就是老家人嘴里的“蒲子草”,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学名——香蒲草儿。  香蒲草儿总与芦苇相伴而生。芦苇茎秆直立,植株高大,多生长在深水区,而
期刊
2019年三月,我第一次在这个季节回到豫西南的老家。在老屋抽屉里,我发现了一盘磁带,纸盒子上是爷爷的笔迹:“嘱咐 1993.5.20”。  我想起了小時候的一些往事。那时候,爷爷奶奶住在我家,老人刚学会用录音机,会趁白天家里没人,把想说的话录进磁带里,那时候他们才七十岁。谁料当时我爸听了开头,就红着眼睛说:“你们录这些干什么啊,身体都好好的。”我还小,意识不到爷爷奶奶终究一天会离开我们,还体会不到
期刊
南国西湖之畔,风光原自曼妙,更兼有红莲万顷,殊美绝艳。每逢六月,尽皆盛绽,朝则与丽日争鲜妍,夜则与明月斗婵娟;凝情欲语,含颦若笑,回眸可忘饥餐渴饮。  世外有异世,天外有重天。人中固有英杰,红莲之中,却独有一朵白莲。  红莲甚众,这一点纯白望去便甚觉突兀,却是别是一番韵致:清华毓贵有如天涯孤月,旷澹飘逸有如碧水云帆。庄严娴静之中,偏另有林下的潇洒风骨;虽位于红妆之间,却无丝毫闺阁粉黛之气。对之可忘
期刊
吃喝是俗事,但必不可少。  如果一碗炸酱面,能让食客品尝出北京人“皇城根儿”的讲究;如果一碗裤带面,能让食客感受到西安人“面食王国”的霸气;那么一碗浆面条,也能让你体验到洛阳人“质朴纯真”的小康滋味。  “此物望远始汉朝,芹菜大豆面上飘。细软无留沿喉下,酸浆扑鼻寒意消。”这几句顺口溜说的就是浆面条,洛阳人管它叫浆饭,或是酸浆糊涂面。这款吃食的强力卖点是煮面条的水不是日常饮用水,而是一种酸味粉浆。 
期刊
老陈的修车摊儿就摆在繁华路段的一棵香樟树下。  老陈四十几岁,高高的个子,古铜色的脸庞,小小的眼睛。不知什么原因,他还孑然一身。他说他来自息县关店,古时候是个土匪窝,那儿的人们血性十足。男人们天不怕地不怕,女人们个个豪爽泼辣。改革开放后,人们纷纷南下淘金,已不再年轻的老陈,因会修自行车,就来到了我们这个小城市摆了个修车摊儿。  一开始,他给我修车子,无论大修小修,我都给他劳务费,他也都收下了,不过
期刊
董彦礼,笔名塬上草,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篇小说《最后的村庄》获得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作协2019扬子江网络文学原创作品大赛二等奖。另有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歌曲等近二十部作品获得省内外各类奖项。  “你说那馍饭不吃不中,那广场舞不跳就活不成了?”丹霞她男人刘冰一边往嘴里扒拉饭,一边说。  “那馍饭不吃不中,广场舞不跳也不中,一样是物质,一样是精神,啥都少不了!”丹霞拉着音箱就要往外走。  “就
期刊
4月9日,中国作协召开的2021年全国网络文学工作会议在武汉结束,担任地方网络作协领导职务的血红、匪我思存、管平潮、阿菩、静夜寄思、夜神翼、萧鼎等网络作家,与各省区市作协的负责人一同就“地方网络作协如何更好开展工作、引领青年网文作者的成长”,“如何加强网络文学队伍建设、更好发挥作用”,“如何深化东西部协作、更好开展定点帮扶工作”等话题进行了討论,并对2021年的全国网络文学工作做出了部署和安排。 
期刊
4月18日,“2021世界读书日·文学脱口秀大赛”在上海作家书店举办决赛,十位来自北京、上海、广西等地的选手进入了决赛,《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与作家梁鸿担任决赛评委。  上海市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马文运说:“文学脱口秀是文学贴近生活、走进大众的新尝试新探索,丰富了語言艺术形式,拓展了文学表现类型,也提升了脱口秀的品味和内涵。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锻炼一支年轻的文学评论队伍,增强语言文字艺术的亲
期刊
我的家乡在距离洛阳30多里地的农村,属于当时的偃师县管辖,少年时,跟着父母在万安山上干农活,往往是干到天黑透了,才舍得回家,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父母经常指着西北方向隐隐约约的一片灯火,说,那亮灯的地方就是洛阳城!  我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城里人和农村人过着天壤之别的光景。城乡差别似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一个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小女孩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洛阳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只是听偶尔来村里的说书人口若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