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人如何诗意地存在?——论汉诗的语言机制与审美心理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uarius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语言和诗歌本质的形而上反思中,存在主义哲学家不再将语言视为人们通常使用的工具;而是将其视为构成了"世界"的主题和材料。语言不仅是诗歌的本源,而且还赋予其创造的文本世界以展示自身的潜力。此外,它还绘制使作者和读者被限制和统领的地图,构建创作和阅读时的主体性,决定想象和理解的心理活动。在抒情诗一直占有绝对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代,诗歌语言构建了诗人存在于此的"世界",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如何诗意地存在。从分析王维、杜甫、刘禹锡、李白、温庭筠、马致远等人的诗歌入手,可以看出,中国诗歌语言的材料被赋予了梦境意象的特征。汉字的象形性,汉字少有的词形限制,以及诗行的句法自由,使得中国古代诗人能够创造自由的语言缝合,这种缝合类似但超出电影场景的缝合。它暗含许多主体立场,从而使诗中的诠释空间变得飘忽不定,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自行滚动的意义生成,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个跟主体相关的新"世界",诗人得以栖居其中,在瞬息之间达到一种诗意的"此在"(Dasein)。
其他文献
每个工程的好坏,都是由各个小细节决定的,它不仅直接影响使用质量和安全,也关系到工程造价和日常维护成本。因此给排水设计不仅要重视其合理性,也要注重细节的把控。
目前高考生在选择高职院校时普遍存在“志愿茫然、报到率走低”的现象,通过调查研究得出:高职学生“择校时”的感知价值维度包含地域价值、活动价值、经济价值、就业价值、信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就是要加快我国的
本文就建筑智能化安装设计内容和建筑智能化安装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随着各种灌注桩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现代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从而为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如此,在工程实际应用
文章介绍了包头市北郊污水处理厂曝气池降排水施工方案的确定及实施,重点对方案的确定及方案设计中主要数据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使得降水方案更加科学合理,简单有效,更好的指导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