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甘地”:反腐是一项全民事业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q200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格里布平原上燃起的战火,一定程度上吸走了世界本该关注印度的目光。印度去年好不容易举办了一场“要与北京奥运媲美”的英联邦体育盛会,结果却传出数亿美元被挪用或不知所踪、场馆建设质量不尽如人意等丑闻。一向自称廉洁自律的辛格政府,其电信部长却疯狂贱卖3G牌照,致使数百亿美元的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而被称为“印度的上海”的孟买城,被人揭发高官及其亲属居然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安居房”民心工程里占有多套住房。印度人民愤怒了。
  当冲动的阿拉伯人愤怒地挥舞双拳、血洒街头之时,同样愤怒的印度人却默默地行走在大街小路上。当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枪声大作之时,印度新德里的抗议者则安静地坐着,以不吃饭饿死自己的方式表达抗议的声音。
  这一次,印度出了个“新甘地”,他同样奉行甘地的“不合作、非暴力”主义,他领导的没有任何党派旗帜的民间抗议,很有甘地味。他就是印度著名活动家阿纳•哈萨雷。
  
  两次以“毁誉罪”入狱
  阿纳•哈萨雷出身于1940年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10岁后被姑妈带到孟买城读书,在困难的经济条件下,勉强读到7年级(相当于初中毕业)就缀学,开始在街头卖花为生。聪明的哈萨雷很快自己开起了花店,收入不错,他把乡下的弟妹也接到店里打工。
  1963年,23岁的他被征入伍,在军中担任司机。印巴战争时,他所在部队全部战死,他是唯一幸存者。他也曾在一次严重道路交通事故中奇迹生还。不过,尽管他看似幸运,但他一度对人生未来道路迷茫,曾试图卧轨自杀。阅读圣雄甘地的著作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也立志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活动家。1972年退役后,他毅然返回他的家乡,走上了新乡村建设的奋斗之路。
  哈萨雷所在的乡村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年均降雨量只有500毫米左右,生态退化严重,村民经济贫困,被称为“绝望之谷”。哈萨雷发动乡村年轻人,积极改造,真正搞了一个“印度的大寨”,一个新乡村模式产生了。他的杰出表现,被印度政府所赏识,屡获政府嘉奖。
  新乡村建设让村民开始尝到好生活的味道,但这点甜头很快被政府接着到来的腐败和杂税吸干。1991年,哈萨雷组织了“反腐败人民运动”,渐渐地,他的运动从所在乡村扩展到全国。他的运动卓有成效。30多年来,哈萨雷用各种抗议方式成功地清理掉400多名马哈拉施特拉邦腐败官员,此外他还徒步行走1.2万公里,走遍马哈拉施特拉邦每一个小村庄,向多数还是文盲的村民普及法律知识:“醒醒吧,你们有这个权利,如果你讨厌哪个贪官,就要用选票把他们选下去,他们不是你们的老爷。”
  但因反腐得罪权贵,他两次以“毁誉罪”被捕入狱。2003年,哈萨雷首次动用“甘地方法”发起“绝食到死”抗议,成功赶走了政府内阁中的4名腐败部长。从此,他被誉为“当代甘地”。2006年,为促成政府信息公开法律的通过,他又发起绝食抗议,再一次获得成功。
  
  民间反腐权的捍卫之战
  当年的卖花童哈萨雷,现在已是一个年过七旬的举世闻名的社会活动家。辛格领导下的“廉洁政府”连曝出多起重大腐败案,震惊了这位老人。更让老人愤怒的是,腐败丑闻出来后,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和查处行动,却迟疑不前,难以让人们满意。哈萨雷认为,一个完善的反腐体系,既有赖于反腐职能部门的有效性,也有赖于民间反腐监督及参与程度。
  哈萨雷一遍又一遍向辛格总理写信,提出了修改半世纪之前就制定的徒有其表的《公民监察法案》。然而,他根本得不到积极的回应。
  4月4日,哈萨雷绝食的前一天,印度总理办公室对他的抗议“深表失望”。辛格办公室在一份声明中称:“总理上个月刚刚会见了哈萨雷及其同事,总理对哈萨雷关注腐败事件表示欣赏。但哈萨雷与联邦委员会的接触并不成功,政府未能全盘接受哈萨雷等人的要求。”
  4月5日,哈萨雷决定效仿“国父”甘地,向腐败的政府“宣战”。他在简塔曼塔天文台前搭起一个帐篷,与150多名拥趸一起,展开绝食行动,誓言不达目的“死”不罢休。
  数万名哈萨雷的支持者从全国各地“散步”前来新德里,声援哈萨雷的行动。各个城市都出现了支持哈萨雷的绝食抗议行动。
  9日,成百上千的印度人,聚集在首都新德里地标建筑简塔曼塔天文台前,齐声高唱印度圣雄甘地生前最中意的一首印度教颂歌,以此表达他们对于“当代甘地”哈萨雷的敬仰。
  5天粒米未进的哈萨雷对他的支持者说:“直到法案通过,斗争绝不停止。”最终,原本固执认为“没有必要”的辛格总理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对哈萨雷作出妥协,同意成立一个由部长和包括哈萨雷在内的民间人士所组成的10人联合委员会,重新审议反贪腐法案,并同意在今年递交国会讨论。哈萨雷说:“我从现在开始,停止绝食,但我要对国会说上一句,必须在今年8月15日前讨论通过新的《公民监察法案》,否则我将展开新一轮绝食行动。”
  
  一次“哲学式”抗议
  有人说,印度人除了哲学之后,还是哲学。印度有一套自己的行事方式,这一行事方式又是充满了哲学的“非暴力”法理。
  几天粒米未进,虚弱的哈萨雷現出了一个71岁高龄所不能承受的生命终结之象,激发了印度“救人生命”的伦理紧迫感。很多人呼吁政府让步,以拯救这位印度好人的生命。哈萨雷自己坚决要“绝食到死”,但他不准他的支持者们“绝食到死”,最多只能象征地进行短暂绝食抗议。
  很多政治家想掺合进来,捞取政治资本,而任何来自政治家的支持和鼓动,哈萨雷都婉言相拒。曾有数位全国著名政治家和政府官员,试图来到哈萨雷身边以示支持,都被哈萨雷和其支持者“嘘”开了。哈萨雷就是要保持反腐败运动的纯洁性,无任何政治动机,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发起纯粹的民间无党派反腐运动。
  哈萨雷组织每收到一笔捐款就及时进行公告,捐款总计为828万卢比。而这么一场声势浩大并取得了突出成果的反腐运动,哈萨雷才花掉了捐赠额的三分之一多一点。哈萨雷的行动,无疑树立了一个政府可以效仿和对比的廉洁高效治理模式。
  哈萨雷的力量表明,反腐败是一项全民事业,民间反腐败的对抗度越高,就越能对行贿公务人员的行为有负面评价。可以这么说,从上到下的反腐固然重要,但自下而上的民间非暴力反腐运动,对于一个人口众多、又容易被心怀不轨的政治家及阴谋家所操纵和煽动的国家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其他文献
期刊
国内长期以来形成的把“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历史观”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或说成是马克思学说的哲学灵魂,这其实是对马克思学说的误解。所谓“历史唯物主义”根本
湖南农民陈勤俭因为生意失利染上赌瘾,3年里欠下近50万元巨债,为了躲债远走他乡。13年过去后,他却突然出现在村里,不但拿着当初的借债记录一笔一笔连本带利还清债务,还出资为村民修公路……    欠债累累  今年50岁的陈勤俭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市龙伏镇新开村一个普通的农户家中。由于家庭贫困,他初中毕业后就一直在家务农。后来,陈勤俭成了家,和妻子在村里开了一家杂货铺,一边卖杂货,一边经营着贩猪、卖猪肉的生
三文鱼妈妈冲破重重险阻,游过遥远的大海,带着满身血迹与伤痕,终于来到适宜孩子生长的内陆河流,让他们平安出生,然后死在河畔浅滩上。这个故事被写进一些励志书里,感动了无数香港人。但是,当内地妈妈历经艰难赴港产子时,香港人却只看到内陆河流的拥挤,而看不到那片大海的苍凉。  日前,香港公立医院叫停非本地孕妇预约生产登记。所谓非本地孕妇,主要针对中国内地人。在2010年8.8万名香港新生婴儿中,约有4.1万
期刊
高职学生社团作为隐性德育的有效载体,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从隐性德育视角出发,分析高职学生社团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高职学生社团建设的
2011年4月2日傍晚,广州,本年度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揭幕战,广州对阵大连。这是一场耗资5000万元的开幕盛宴,早被外界炒得沸沸扬扬。不过在现场5万球迷尽情狂欢的背后,却有可能是连续9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投资类产品,如何选择让投资者犯难。但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选择的产品要有竞争实力以及持续、稳定的发展潜力是关键。而五粮液正是这种
上期《廉政嘹望》刊文说,全长近50公里、工程造价逾700亿港元的港珠澳大桥。竞被一位家住香港东涌的66岁老太,通过法律途径挡住建设步伐,计划2016年通车的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