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技巧探索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car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小学语文课堂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广大教师认真研究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使课堂的研究逐步走向精细化、规范化。尤其是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都下大工夫钻研,力求做到完美、精致,比如导入环节、衔接、过渡、结束语等。笔者就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得同行的指点与鼓励。
  一、好的导入就好像京剧演员的第一次亮相
  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深深懂得一堂课,如果有一个好的导入,就能够吸引学生进一步钻研课文,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对课文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备课阶段,很多老师都在课堂导入上下功夫。就像京剧演出,演员的第一次亮相,尤为重要。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派创始人梅兰芳先生66岁时在北京公园为老百姓演出,他的第一次亮相就起到了“先声夺人”的良好效果。文章是这样描写的:“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二、好的导入要充满激情,要能够调动学生的思想感情
  《毛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就说明课堂导入必须要充满激情。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从我自己的实践来看,导入环节的语句多为感叹句、疑问句。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教材三上第11课《秋天的雨》的导入:“同学们,经过夏季炎炎烈日的熏烤,我们多么盼望着凉爽的秋天呀!随着阵阵的秋风萧瑟,一场场秋雨随之而来。人们对秋雨有很多美好的比喻。像一把钥匙;像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雨中藏着很多好闻的气味。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秋天的脚步,一起走进那个秋雨绵绵的季节吧!”
  好的导入要给学生留有悬念,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去读书的欲望。只有这样的导入,效果才能好。
  三、常见的导入形式
  1.创设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这种导入可以说是最常见的。因为人们都习惯于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这种方式针对性强,也很容易以问题引路,尽快走近课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要使学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而激“疑”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设“疑”。在教学的导入环节也是教师设“疑”的最重要环节。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教材四上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的导入:“同学们,有人说20世纪人类的发明与创造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可以说20世纪真正是一个人类可以呼风唤雨的世纪!那么,你想知道有哪些重大的发明与创造吗?”导入之后,学生正是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急切地到课文中去寻求答案的。随着对课文了解的不断深入,学生不断地受到课文内容的冲击,不停地发出感叹:人类真了不起!这时候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齐读:“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
  2.歌曲导入,调动学生的情感细胞。在導入环节,有时候用歌曲导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记得在一次市级的小学语文赛课上,一名教师讲《妈妈的账单》一课,就用《感恩的心》歌曲导入,学生很快就融入了课文情景。从小彼得向妈妈索要酬金的事情上领悟到孩子的天真无知,也能从小彼得能够知错就改的行为中学到了要学会感恩父母,受到了要做一个有孝心的好孩子的良好教育。
  3.动漫作品导入,形象逼真效果好。用动漫作品导入能够起到语言、故事达不到的神奇效果。因为它是集音乐、美术于一体,融视听觉于一身的艺术形式,顺从了孩子们都喜欢动画片的心理。比如人教新课标版语文教材五下第21课《猴王出世》的导入,就可以用动画片《西游记》的片段。
  4.经典影视剧剪辑导入,能够拉近学生与名著的距离。人教新课标版教材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片段或部分章节都有涉猎。过去我们讲这类课文时,常常为导入而犯愁。因为古代四大名著与学生的距离毕竟甚远,几句话是很难让学生进入情境的。随着四大名著先后被拍成电影、电视剧,通过网络,剪辑影片完全可以做到。比如我们在讲《草船借箭》《景阳冈》时,就完全可以把电视剧的相关镜头介入到课堂导入环节中,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名著的距离。
  5.课题导入,质疑问难。教材中有一些课文的题目就是课文展开的线索,而且其中还蕴含着一些与课文密切相关的问题。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课文题目入手,提出一些问题,既达到导入的效果,又能够很快地切入。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开课伊始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对课文产生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
其他文献
在如何评价当前网络新闻的真实性上、有两种非常对立的意见:一种认为,网络新闻虚假内容很多,判别真伪困难,因而一概不能相信,更不能随意转载采用;另一种认为,网络新闻带来更及时、更
期刊
一、课堂气氛民主化很多学生在体育课上害怕老师,觉得老师就像严厉的教官。有了这种思想,就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极为被动。作为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我们的教
摘要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立足于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快乐课堂”的探索。开展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注重时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加强学习指导,提高思品教学实效,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讲究教学艺术,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快乐课堂 时事教学 教学艺术  建设“快乐课堂”,进行思想品德课的
一年之前的小杰,一直是班级中默默无闻的一员。他没有突出的学习能力,别人一遍学会的知识,他需要两遍甚至更多遍;他没有突出的个性,课堂上很难看到他主动发言,与同学的相处中他从不要强;他也没有富裕的家庭环境,父母早出晚归勉强维持生计。就是这样一个普通、沉默的,似乎会被集体忽略的孩子,脸上却总是洋溢着腼腆的笑容。他负责清扫的阳台从未在卫生评比中扣过分,这在班级中是唯一的。他的作业时常会错得较多,然而他总是
2018年10月17日,自治区政府在贵港桂平市召开2018年全区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现场推进会.自治区政府选择在桂平市召开现场推进会,一个重要原因是该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
期刊
摄影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在表现社会生活中,需要摄影家主观情感的真切投入。对于生活的表现不是浮光掠影,不是信手拈来的快照,是他们对生活,对家乡故土的深切热爱和眷恋,是对父老乡亲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社会成员必备的技术之一。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是信息技术课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几年的教
摘要半肯教学是程尚荣教授提出的,所谓“半肯”是指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观点、方法、评价,不是全部认可,而持质疑的态度,善于思考,善于追问,善于发表不同的意见。  关键词半肯教学 英语 个性化  在英语教学面对大班化为主流的今天,学生在教师“训练有素”的课堂上,统一了思想、统一了答案,统一了表情,统一了作业,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成为一个被动学习者。教师的课堂过程可能进行得很流畅,教学任务也可能完成
课堂教学是显性的,而课前准备则较为隐性。课前准备是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它有两大特点:自由和体验。“自由”体现在一是学生心灵的自由,二是学生探索学习的时空
摘要应用题反映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和具体情形,包含事件、事理、已知条件、问题及数量关系诸要素。学生在学习应用题时其注意力往往被题目中事件的非本质属性所迷惑,加之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时期,抽象思维能力较低,不能集中地抓住题中数量之间关系的本质特征,易使思维陷入误区,导致解答错误。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应用题教学 分析方法 解答技巧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