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琅琅读书声重现课堂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bch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在慢慢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師讲生听,生听师讲”的轮回流转。由于课堂上没有读的习惯,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无从谈起,课堂的教学效果更是微乎其微。
  读是感悟死的语言的最有效的方法。语文课突出读,语文课堂教学就有特色。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堂应是读的课堂。
  在教学实际中,不少教师认为课堂时间有限,给学生读的机会就少之又少。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读课文,就很难说出感受,也就没法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种忽视学生个体情感体验的课堂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是说,读是语文课堂中任何手段和方法都不能取代的个性行为。语文课堂应以读始,以读终。学生在读的境界中,以一种轻松自如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把作者的情感移植于自我,就能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从而发现美,感受美。有了美的感受,阅读兴趣自打心中起。
  “经历就是一笔财富。”这话很有道理。课堂上,学生有了读的经历,就等于有了一笔难得的读书财富。学生在读中培养兴趣,在读中感悟、体会,在读中完善自我。因为读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过程。我们把读还给课堂,就是遵循语文教学最根本的原则。萨特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我们常说“语文情结”是通过“读”形成的,而课堂上的读尤为关键。它是特定时间、特定氛围、特定对象组合的特别活动。可以说,课堂上的读,不失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良机。
  由于课堂教学有别于其他的实践活动,教师在实施教学步骤时,应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情境,尽可能地解除学生的心理压力,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因素,相信学生会读懂课文,克服在诵读过程中碰到的种种困难。学生经过一个读读、品品、背背、写写的过程,在自悟自得中充分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我在给学生上郦道元的《三峡》一文时,先让学生自由读一遍课文。他们边读边翻工具书,边看课文注解。等静下来时,我问他们读懂了什么,全班举手的不到三分之一。再读几个轮回下来,情况就不同了,他们似乎都有“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语皆若出于吾之心”的感觉。此时,我让学生谈谈感受。话题一打开,教室可热闹了。有的赞叹三峡的山美、水美、树美、泉美;有的屈指估时,想找个冬季去三峡游玩,以便感受三峡山涧的寂静及猿声的悲凉。纸上的言语,经过学生的反复诵读,变成能传递情感的“活”的东西,是读给学生带来情感体验,是读沟通学生与古人的思想交流。学生能读出感受,说出感受,写出感受,这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有人说,课堂诵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读的实践中,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捕捉诵读中有价值的点点滴滴,经过自身的感悟,读出最能体现自身感受的语势、语态,从中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并享受审美的乐趣。这种通过快慢高低的音调节奏,把文本的“情感运动”直接诉诸听觉的做法,是语文课堂最富有特色的情感体验。它是整个语文学习中最主动、最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通过读,才有所感悟,有所思考。这种感悟、思考来自学生自身的诵读实践,因而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它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美的感受,使其获得情感熏陶。所以,课堂上的读是一种美的享受。它在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的同时,也在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然,强调读贯穿语文课堂始终,并不等于滥读。顺时顺势地读,课堂教学才有生机,才有特色。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上课,教师便让学生摇头晃脑地读课文,直到临近下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乎堂堂如此。教师们可不知,学生这么一读,便是苦了他们。因为他们既不知这样读来读去的目的是什么,也弄不明白语文课该学些什么。渐渐地,他们便把课堂上的读书活动当做任务性的事情来完成。“每堂必读,每读必怕”,这是学生对语文课印象最深的一点。于是,他们在感到困惑的同时,也渐渐远离了语文。此情此景,我们自然是没法跟他们谈起阅读兴趣的。
  总之,语文课堂要有书声。该读的要读,该写的就写。正确处理好诵读过程中“放”与“收”的关系,适时适度地让学生诵读,这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及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其他文献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由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据其历史使命,从客
中国加入WTO这个"经济联合国",给我国社会及其未来发展带来的影响将是非常深远的.从一定意义上看,入世既是良好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为了更深入地认识WTO原则,把握人世带来
期刊
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科学的探索过程也就是人类不断整理事实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整理事实的能力。因
按照静海县委统一部署.工商静海分局从2008年3月开始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作为分局局长.领导班子班长.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分局党组的统一安排和各项学习要求.通读
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化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没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讲解知识点,单纯地用化学的理论知识填充课堂,造成学生对化学提不起兴趣,对一些化学知识点的理解也不是很到位。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加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能够兴致高涨、情趣飞扬,通过生活与化学的结合,让学生发现学习化学的作用和乐趣。
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邓小平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后实施的第一项经济改革措施.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中国的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放,农民生活亦有很
期刊
圆锥曲线问题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难点.每年的高考中,都会涉及圆锥曲线问题,出题形式多样,既有分值较低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也有分值很高的大题.但是学生的得分率普遍不高.圆锥曲线教学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强.这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最基本的知识点,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化简变形,准确解题.本文主要分析研究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的教学现状及其相应的对策.  一、高中
本刊讯 河南省襄城县于2010年初安排26个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5.6亿元。为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该县把公益项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前谋划、优先安
结合某段桥梁墩柱施工实践,探讨采用钢模板贴透水布施工墩柱的技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正>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及相关菌株具有摄取和发酵多种糖类的能力,如: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蔗糖、麦芽糖、麦芽三糖和棉子糖。有些糖类不能被Saccharomy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