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心声 对话生成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P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参与生态语文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来,我悟出了在课堂上如何与孩子们一起学语文的许多道理,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主张,用一句话表达,就是“倾听学生心声,生成对话精彩”。用一个公式表示,即“倾听+对话=精彩”。
  谁都希望自己的语文课堂精彩,希望课堂上学生精彩,希望学生在课堂对话中不断生成一个又一个的精彩,进而收获课堂语文学习之旅的欣喜和满足,不断解决问题,又能不断发现新问题,自信,好奇,迷恋,沉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精彩,老师必须从倾听开始。
  倾听首先是一种姿态,一种蹲下身来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姿态。这种姿态是装不起来的,只有由内而外地尊重每一个生命,发自内心地以生为本,才能微笑着、和蔼地、目光清澄地注视着学生,倾听一字一句的诉说;才会舍得花时间,耐心地、仔细地、聚精会神地专注倾听来自学生心底的声音。这种姿态源自于人文关怀,充满着信任,充满着期待,充满着鼓励和力量。这种姿态与语文老师的学术教养有关,更与语文教师的师德修养相关。无论学生的表达是正确还是错误,是精彩还是拙劣,甚至是东拉西扯、不着边际,是沉默不语、一言不发,老师都不会大喜或大悲,更不会语言失范、处理失当。质朴、虔诚、优雅、从容、大度和不失幽默与智慧,永远是倾听者最美的姿态选择。
  倾听是为了实现一种有效的沟通,是一种师生之间围绕学习、生活、成长等话题的坦诚交流,是彼此走近的良好开端和真正的出发。没有倾听,信息无法交换,沟通也就无从谈起;倾听不足,信息不丰、不全,沟通就会受阻。课前、课中,没有及时地倾听,无论是备课还是对话都只能是一厢情愿,没有针对性,因为,我们不了解学情。即使是课后,我们依然需要倾听,及时反馈学习效果,这样才能做好补救和确定下一次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实现教与学、师与生之间最大化、最有效的信息交流与心灵沟通。
  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作为优秀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你必须有相当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思考力。因为,谁也不是一个容器,无论学生怎么说,说多少,你的大脑都能装得进来。即使是一个无穷大的容器,也必须有对学生言语信息进行准确接收、及时归纳和综合,甚至适当联类与演绎,巧妙地加以提醒或者适度地加以追问的处理能力。倾听投入的不只是情感,更需要专注、思维和智慧。因为,作为主要倾听者之一的教师,还得有听言观行、察言观色的能力,捕捉对话过程中的非言语信息,进而作出准确的判断与有效的情意交流。
  语文教师的课堂倾听,从直接意义上说,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把脉学生在文本阅读或写作活动中原初的感受和触及的状态,优化语文学习的过程,组织更有意义的语文学习活动,实现最有价值的课堂对话,获得精彩的课堂生成。
  因此,我们不仅要多方面、多维度、多层次地倾听学生对文本、生活、人生、自然、社会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还要倾听作者,与作者对话;倾听编者,与教材编写者对话。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倾听是全面、客观、联系和变化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也是语文教师课堂“倾听”的最好概括!
  倾听只是课堂对话的起步,是出发,倾听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课堂对话。这里所说的对话,不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交谈”,不只是影视剧中人物之间的“对白”,也不等同于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大型“对话节目”,更不能等同于传统课堂上的师问和生答式的“问答”。这种“对话”,基于语文课堂生态场的动态变化的特定过程情境,基于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基于学生学习问题的不断发现和对有价值的问题的思想碰撞和智慧解决。
  “对话”,必须有聚焦的话题。话题必须有针对性和高质量,起码不能太宽泛,必须对“点”。对于文本的阅读来说,可以是重点、难点,也可以是疑点、微点(因微小而往往被人忽略的点);对于写作的话题来说,可以是社会的焦点、时事的热点、生活的冰点、身边的亮点和美点。而“话题”的提出人,既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还可以是老师在了解学情之后代为学生直接提出。
  对话,必须保证渠道畅通与多向开放,不能停留在一师与一生之间的点到点的单线连接,而应该是师与众生,一生与多生等多种联系渠道的对话。还需要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师生与作者的对话,师生与教材编写者的对话。对话过程,必须是一个和谐共生的过程。老师不能永远居高临下,必须和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对话;老师不能永远是问题的提出者和对错的评判者,也应该是问题讨论、思想碰撞、心扉敞开的参与者。其实,真正有对话意义的话题,往往是无法用正误对错来评价的;有时,意义根本就不在于问题答案的本身,而在对话的过程、思维的训练、思想的提升和灵魂的纯净。
  一次有效的语文课堂对话,永远建立在相互倾听和全员参与的基础之上,尤其是老师的倾听;一次让人喝彩的课堂对话的呈现,永远是老师、学生、文本、教学环境之间的有机整合所带来的生成产物。仅就某一个语文学习问题的对话而言,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在提问与展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等多种形式和丰富样态的交替变化中追求如下三个渐次上升的生成境界:相关语文知识接受的科学性——有关问题的理解与回答的正确性——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与艺术性。富有智慧的语文老师,不只是把自己当作主持人,想方设法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每一次对话做得尽善尽美,更注重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主持人意识和主持人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对话,成为每一次对话中的主持人或嘉宾,至少也要成为积极参与其中进行互动的现场当事人。不让一个孩子游离于课堂学习问题的对话之外,这是生态语文人的底线和坚持。
  倾听+对话,是我的生态语文教学主张,也是我的教学行走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我追求语文教与学的有效、和谐、共生的基本路径。
  在蔡明老师领衔的生态团队之中,我们都在学习叶圣陶,追求像叶圣陶先生那样做教师,不断形成我们个人的生态而“苏式”的语文教学风味,用倾听和对话引发、推动和成就语文课堂生成的精彩,即使不能如苏州园林和苏州刺绣般精致、美丽和富有象征意义,也不及太湖水般澄澈、清纯和浩渺,至少如苏州的山脉一般,虽不巍峨、高大,亦能秀气、婉约和沉稳,虽不及吴门烟雨、水乡苏州那么朦胧、诗意,亦能温柔、清新和生态。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游记散文《阿里山纪行》(板书:阿里山纪行)。同学们课前有没有认真读课文?
  生(齐答):读了。
  师:那么,大家能说一说对题目的理解吗?
  (生七嘴八舌,师请一位同学回答)
  生:记录了行走在阿里山的所见所闻。
  师(微笑面对另一位同学):你认为呢?
  生:我也是这么理解的。这是一篇记录作者在阿里山游玩时所见所闻还有所感的文章。
  师:相当准确。“纪行”,从字面理解,就是“纪录行程”,但这个“纪”不要误写成“记”。“纪行”二字,多用于文章标题之中,一是显示文体特点,一般为游记;二是显示文章内容,通常是“记载旅游途中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的文字”。
  师:在阿里山,作者一路走来,他欣赏到了哪些美景呢?让我们把目光投向4~9段,在作者的幽幽墨香和我们的琅琅诵读中,亲近文本,寻找美景。开始!
  (学生各自读书,老师自己也读)
  师:一路走来,作者欣赏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又有哪些特点呢?请找出所写景物,用直线画出;找出表现景物特点的词语,用实心圆点标出。
  (老师组织学生围绕提出的两个问题进行广泛地讨论、展示和对话交流)
  生:首先欣赏了“一泓水潭”。
  师:哪里体现?
  生:不好意思,第4自然段。
  师:没有不好意思,你第一个站起来交流学习所得,我们都要感谢你。相信你会养成好习惯的。只是你得要再看一看,这“一泓水潭”是对第4自然段所写景物的最好称代吗?
  生:噢,用“姊妹潭”更好。
  师:为什么呢?
  生:没有说出这里所写景物对象的真正名字。
  师:你这句话表达很完整。你先前的回答,就像老师问大家,谁现在正与老师交流对话,结果有人回答说“一个女同学”,你满意吗?
  (生摇头)
  师:如果说是“女生姚恬同学”,你肯定满意,大家也很满意,对吧?
  (老师微笑对全班同学,示意姚同学坐下,并在黑板上写下了“姊妹潭”三个字,且在字下画上横线。同学们也相互会意、点头)
  生:老师,用“姊妹潭”,还能把这段文字中关于潭水命名的传说概括进来。
  师:姚恬同学真了不起,老师让她坐下休息一下,可她又站了起来回答问题,点个赞;更重要的是她的回答提醒了我们所有同学:概括对象还不只是一个准确的问题,还要在准确的基础上,尽可能包括的信息量越多越好,大家说,是不是?
  生(齐说):是。
  师:我们再给姚恬点一个赞如何?
  生(齐说):好!
  师:姊妹潭是好,在作者的眼里,她的特点是什么呢?她美在哪里呢?
  生:美得像一幅“水墨画”。
  师:噢,什么样的水墨画呢?
  生:“倒置的水墨画”。
  师:作者也真是的,何以要让“水墨画”“倒置”呢?
  生:老师,我认为“倒置的水墨画”不是作者笔下姊妹潭的特点,“倒置的水墨画”是一个比喻,是用来突出姊妹潭像“一面明镜”这个特点的。
  师:哇,你的眼睛真厉害,像“一面明镜”,竟然有这样的发现!同学们,你们一起说说看,他的发现如何?
  (大多数学生都把惊讶和赞美的目光投向了这个同学)
  生(齐说):棒!
  师:好啊,现在就叫“英雄所见略同”,你们都了不起!你们发现了第三句这一比喻长句前后之间的关系,发现了“仿佛”之后“倒置的水墨画”这一比方是为了进一步强调、突出和渲染前面的“一面明镜”而来的,太让老师享受了!只是有一点,假如我用“一面明镜”这个比方来直接概括“姊妹潭”这一美景的特点,你们能给我打一个满分吗?
  生:能。
  生:不能。
  师:到底是能还是不能呢?
  生:老师,要得满分,恐怕应该是“清澈透亮”四个字,这才是最直接的正面的回答。
  (大家鼓掌)
  师:这掌声是给谁的呢?看上去是给回答正确的同学的,其实更是给你们能够准确判断这个回答最正确、最直接的每一个鼓掌的同学自己的。
  (老师微笑,并用大拇指转了180度)
  师:假如老师只允许你们用两个字来概括姊妹潭美景的特点,应该怎么表达呢?
  生(齐答):清亮。
  (教师在黑板上写了“清亮”二字,并在字下加点,根据第4段的概括举例之后,以下对第5~9段内容的概括,按学习小组进行,老师在黑板上记录了学生讨论的结果)
  师(小结): 是的,一路走来,一路欣赏,一路风景,那潭水、森林、青苔、神木,一幅幅美景舒展自如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真有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能用一句话来表达作者的游览感受吗?
  生: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师:竖起大拇指,再给一个大大的赞。(板书:美如画)“美”,这个褒义词,已经是对阿里山的极高评价了,可作者却说“美如画”,你觉得要怎样的美,才能如画一样呢?
  (生交流:如色彩斑斓、栩栩如生、心旷神怡、人间仙境……老师一一写在黑板上)
  师:那么,阿里山的风光属于哪一种如画之美呢?让我们从这5幅风景中,找一幅来读读、品品。选哪一幅先开始呢?
  多数学生:第2幅。
  师:好的,我们就选择作者用墨最多的第2幅——代表阿里山景观特点之一的森林,课文第5段,宁静的原始森林。
  师:请一位女同学读一下,其他同学闭上眼睛用心聆听。
  (生伴乐诵读)
  师:请思考:这5句话,是怎样来写原始森林的“宁静”这一特点的呢?请圈画关键词,进行批注,有根有据地说理由。   (圈画字词品味,全班交流,老师组织全班交流展示)
  生:第1句:“满眼”强调森林广大、幽深,又因为山间人少树多,所以特别宁静。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受。从绘画艺术方面讲,是绘出了一个广阔的背景,给出了特别的审美对象。
  师:第一句“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从作者写作的角度看,最主要的意图肯定是引出又一处美景“原始森林”。“未加采伐”四个字既是呼应“原始”,同时暗示在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活动面前,有许多森林,但已经遭到人为的侵袭和破坏,而这里,恰能完好无损地“原始”着,“宁静”着,真的让人惊叹。而同学们偏偏能从“满眼”这一个词语的使用中,发现如此的内涵,引发如此的联想,并有如此的审美感受,老师真的非常高兴。只是,老师有一点不明白,从绘画艺术上讲,既然有“广阔的背景”,那么就该有“突出的主体”,而你说是“给出了特别的审美对象”,是说“背景”呢,还是“主体”呢?
  生(沉默良久):不好意思,其实,这里的“原始森林”既是广阔的背景,又是突出的主体。
  师:你原先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感悟和发现呢?
  生:我没有仔细阅读第5自然段中的其他文字,又受“满眼”一词先入为主的影响。
  师:“满眼”最初给你的理解是什么呢?
  生:是“到处”“处处”,于是就联想到这是一个大的背景。
  师:最初的感觉是正确的,没有错。阅读与欣赏,不能止于感受与浅层的理解,还得要向咀嚼、品味的高一境界努力。不过,现在,你已经向这个方向走来了。你说说看,现在的“满眼”又有什么新发现。
  生:“满眼”就是充满着整个视野,目光所及,无不是原始森林。因此,这一段如画美景其实就是写“原始森林”。
  师:好!有感性,更有理性。这就是一种咀嚼和玩味。辛弃疾有词云,“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和作者这里的“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这两处“满眼”其实在意义上没有什么差别,而且在情感的表达上也同样非常鲜明,作者不再是一个置身美景风光之外的局外人,而是一位身临其境、感受直接、感慨良多的局中人,甚至是人景相融、天人合一的情境。“到处”二字,某种意义上,难以收到“满眼”的审美效果。因此,你发言的最后一句话,是否可以这样来表达:“满眼”二字,从绘画艺术上讲,似乎是给出了一个广阔的背景,其实是推出了唯一的审美主体。不知你是否同意?
  生(点头):完全同意。
  师:不过,老师又有了新的疑问:从绘画艺术的角度来看,作者又是怎么来浓墨重彩地渲染这幅“原始森林”的呢?
  生:老师,这个问题好像很难。
  师:为什么?
  生:这一幅画不是浓墨重彩,甚至没有色彩。
  师:你们刚才不是已经发现了作者那句“阿里山的风景美如画”了吗?这幅画是怎么画的,又是怎么美的呢?我们再读第五段的2~5句。
  (生诵读)
  师:请你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快慢有致地诵读?
  生:我感受到这幅原始森林的图画,作者以“静”为主基调。非常明显地使用了“静谧”“安宁”“悄悄”等词语来强调,更通过“无”和“有”的比较,衬托这里的“静”,还有写游人的声音和呼吸,再一次强化这里不同一般的“静”,静得游人都舍不得打破,静得游人都大气不敢呼出。因此,我读三个“如”字短语时,声音由中到中低直到低,我读三个“世界”时,一个比一个时间更延长,读到最后“吐出”二字时,虽然需要强调,可我选择了用送气的方式诵读。
  师(带头鼓掌):太让老师激动了,不愧是语文科代表。同学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发现?
  生:第2句:两个“无”字句是对偶句,强调的是“静”。这里不仅人迹罕至,连鱼鳖鸟兽都不愿到此。而用“偶或有”之声音,来反衬“没有”了的静谧。蝉声、蝇声、蚊声,声音本已细微,但是,在谛听、分辨,甚至捕捉之后,却又什么都没有了,简直是写足了森林之宁静。可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师:你能把第二句用自己的理解、通过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来吗?
  (生诵读,且读出了宁静的韵味和美感)
  师:这就是直接描画,直接写静。通过自己的直接观察和直接体验来摹写原始森林。潭水中无鱼鳖兴波,森林里无鸟鸣和兽吼,你说能不宁静吗?即使如此,难道树上无蝉、树间无蝇无蚊么?当然有,但在如此宁静的原始森林里,想捕捉到这样的蝉唱、蝇鸣和蚊嗡也是相当困难的。作者从自己亲身体验的角度,客观地、细腻地,甚至是对照反衬地实写实描,把这里的宁静写足了,写透了,写得神奇了,让人不得不因静而生叹。(板书:写实)我们还有什么发现么?
  生:第3句,不但对前面的直接写静进行赞叹式的概括,还写出了这种“静谧”中的“净洁”和“禅”的味道。
  师:说得好!继续说。
  生:净洁,是特别干净,如冬天白雪红梅的琉璃世界,如夏日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亭亭净直,一尘不染,能给人一种崇敬之感。所以,这种宁静,已不是一般的宁静,是有着人的品质的宁静、纯净。这样,就把景物的品质传神地表达出来。
  师:精彩!
  (师板书:传神;同学们鼓掌)
  生:宁静的“禅的世界”,这是一种心无杂念的世界。
  师:只用“心无杂念”一个四字成语来表达,恐怕很难表达作者此刻的审美心境,也很难表达我们迫切言说的冲动。大家都来补充,如何?
  生:了却尘缘,身入佛门。
  生:忘却自我,超凡脱俗。
  生:四大皆空,六根清净。
  师:好样的,一个比一个精彩!这就是散文语言的张力,虽寥寥数字,但在读者的心湖里能激起一波一波的涟漪。(板书:妙悟)读到这里时,我们会想到哪一首熟悉的古诗么?
  (多数学生说到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师请生一起背诵这首诗)   师:在作者的笔下,当然,更是在作者的心中,这个宁静的一片原始森林,此刻已是佛门净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那是因为富春江的景致太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啊!而这里的原始森林,能让人身心安静,让人一尘不染,让人皈依佛门,那是因为它的“静”,它的“静谧”,它的意想不到的宁静。
  生:老师,我以为“禅的世界”,不仅是在感情上的一种情不自禁的赞叹,而且在行文上还有引发下文的作用。
  师:怎么讲?
  生:正是因为有了“禅的世界”,所以,所有的“游人”都无可逃避地走入了这样一种佛门净地,几乎不说话,只管吸入这里的清新脱俗的空气。
  师:简直是绝妙的发现!是啊,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呢?又是什么样的境界呢?谁说这里的主体就是原始森林呢?这里能让人联想到一尘不染的荷花,这里能让人感受到坐禅悟道的清静,这里更有素质高贵的游人,那净美,那情态,那低语呼吸,无不鲜活地呈现在这样一幅底色为静的大画之上。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里是直接的审美体验,不仅观察着别人,还在体验着自己,这幅画是“身之所历,目之所见”的审美产物。
  (在以上欣赏交流之后,老师完成板书如下)
  师:说到这里,老师想到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所说的一段话(投影推出,并分析,下略)
  (师播放音乐,请学生诵读第5自然段)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沉醉了。原来阿里山的森林可以有如此静谧的美丽。难怪作者会说:“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作者还说:“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这神木,究竟“神”在哪里呢?作者又是怎样画出这幅画面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8~9两段,然后交流展示。
  (学生自由诵读后,自觉参与讨论,交流要点归纳,略)
  生(结论意见):四个短语连用,从四个角度传达了神木与众不同的特别品质,语言整饬,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师:由此看来,生长在阿里山的“神木”,虽遭焦雷巨创,一劈为三,但是依然拔地参天,所以说,眼前的这棵红桧,它已不仅仅是一棵树,它还具有生命的奇迹,“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而这“标志”和“灵魂”是对神木的最高礼赞,也是作者观神木的瞬间妙悟。让我们用声音来表达心声,用起立来表达崇敬,读出神木的神奇之美,读出神木的精神和品质。注意四字短语,二二节奏,尾音或短促有力,或饱满发音。
  (齐读最后两句)
  师:作者吴功正老师行走在阿里山,一路游览、一路风光、一路描写、一路感悟,正如爱米儿说过的:“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境。”阿里山的一片自然风景,不管是宁静的森林,还是罕见的神木,在作者的眼中、心中和笔下早就是一种心境了,从写实到传神再到妙悟,境界层深,美丽无限,意蕴无限。阿里山所有的风光,早就因为作者的生花妙笔,在人们心中定格为一幅有情趣有品味有境界的美丽的艺术品—— 一幅连轴画卷——“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课文中还有许多美丽如画的游览景观,我们课后继续观赏。下课!
其他文献
目的 加强供应室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加强人员素质培养,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环节质量控制,严格各项监测措施.结果 为临床科室提供安全的产品,有效地防
(一)设计数学情境,展示函数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之间的关联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这节课的知识内容。
中层干部是介于医院党政领导班子与职工之间的管理人员,是医院领导与职工有效沟通的桥梁与纽带。认真做好中层干部队伍的管理,注重培养中层干部岗位责任意识和综合能力,在医院建
目的 对干部病区医院感染资料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做好干部病区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2009年干部病区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3年平均医院感染率
自2000年3月~2003年1月,我们采用崔公让教授经验方制成的制剂通脉Ⅱ号丸治疗脱疽病人60例,收到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海南岛,地处祖国南疆边陲,是南海万顷碧波中一颗亮晶晶的明珠.明太祖在《劳海南卫指挥敕》中称海南岛"南溟之浩瀚,中有奇甸数千里,地居炎方,多热少寒",把海南岛称做"南溟奇甸
摘 要  当下的作文评价正在陷入误区。“少一点成人视角,多一点学生立场”“少一点主观随意,多一点客观理性”“少一点俯视打击,多一点仰视欣赏”“少一点一视同仁,多一点差异区分”当是作文评价正确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作文 评价 价值取向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终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作文学习,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然而,在日常作文教学中,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做法却导致作文评价陷入了不应有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在妇产科临床带教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笔者所在医院实习的妇产科研究生72人。随机分为试验组36名,对照组36名,试验组采用循证医学的带教方法进行带教,对照
消化性溃疡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目前有逐年下降趋势,但在临床上仍常见.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呋喃唑酮加枳白散治疗消化性溃疡,该方案具有安全,有效,价廉的特点.对照观察该方案对缓
从炮制、品种、配伍和用法用量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延胡索疗效的因素,为指导延胡索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