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教学是高中教学中的重点,是学生英语基础形成的关键途径,传统教学以及提问方法,对学生认知思维的重视程度不够,提问的导向性不强,因此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价值不高。认知思维要求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认知思维为目的,组织语言,采用科學的提问方法提问,以使英语教学水平与质量得到提高,将认知思维导向渗透到高中英语课堂提问中,已经成为了高中英语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介绍了认知思维,分析了认知思维导向的含义,指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将认知思维导向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最终重点提出了认知思维导向的应用策略,仅供参考。
1. 认知思维导向
认知思维导向,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提问方法,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理念,将其用于教学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是教育领域所提倡的主要教学理念。总的来说,认知思维导向与启发式教学方法异曲同工,均指出,过于简单、过于直白的教学方法,往往会对学生认知思维的形成以及利用造成阻碍,应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自主的进行思考,在培养与利用其认知思维的基础上,使其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2. 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现状
随着社会对教育问题重视程度的增加,高中英语教学模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革,教师的提问,成为了教学的关键方法之一。但就目前的情况看,高中英语课堂提问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未重视认知思维这一方面:
2.1提问量大,学生准备时间短
教师提问量大,学生准备时间短,是高中英语课程存在的显著现象之一,同时也是提问中存在的重点问题。为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高中教师通常频繁的对学生进行提问,提问量大,且未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准备,上述问题的存在,是阻碍学生认知思维培养的主要因素。认知思维的培养,要求生必须不断思考,如教师在提出问题后,未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的回答通常会较为肤浅,对问题表面的描述量较大,认识不到问题的根源,长此以往,会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造成较大的阻碍。
2.2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
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的问题十分常见,从某种程度上看,这是对学生主体地位不重视的体现。在教师提问的前提下,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引导至固定的方向,其思维无法发散,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对于知识的了解程度上,因此也就无法认识到自己在知识获取方面所存在的漏洞,对于其英语水平的提高,会产生极大的阻碍。
2.3展示性问题多,参考性问题少
展示性问题多,参考性问题少,同样是高中英语教学提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展示性问题指的是用于展示学生已有知识的问题,参考性问题指的是在学生本身的认知范围内所提出的,需要学生通过思考来解决的问题。两种问题对学生的影响存在差异,展示性问题的提问,可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而参考性问题的提问,则能够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对问题进行思考,使其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展示性问题多,参考性问题少,只能使学生不断重复的加深对原有知识的印象,而无法冲破原有知识的禁锢,去探索更多的未知问题,增强了英语教学的局限性。
3. 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认知思维导向的渗透
在高中英语课堂提问中,渗透认知思维导向,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认知思维的培养,以及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3.1减少提问量,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教师应减少提问量,将所节省下来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在问题提问完成之后,教师可视问题的难易程度,为学生留下不同的思考时间。如提问内容为句子的翻译等基础类知识,则可适当将提问等待时间缩短,4-5S为宜,使学生既能够拥有时间去回忆所学过的知识,同时又不至于由于留下太长的时间,而导致学生注意不集中的问题发生。如提问内容难度相对较大,则可适当延长等待时间,如总结文章大意等问题,提问后,便应为学生留下更长的时间去思考,1-3分钟均可,使学生可在全面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好语言,将文章的大意更好的阐述出来,提高高中英语提问水平。上述提问方法,有效改变了传统方法千篇一律的缺陷,使得学生回答问题准备时间的伸缩性得以体现,对于学生认知思维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3.2增加学生提问量
高中英语教师应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提问过程中,同样应践行这一标准与理念,应积极鼓励学生去提问。例如:在学习一篇文章时,教师首先可留给学生时间对文章进行阅读,阅读完成之后,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对文章进行简单的翻译,解决学生理解文章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要求学生将自己在了解文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以是语法问题,也可以是词汇的使用问题或句子的翻译问题,教师则需一一的对问题加以解答,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认知思维,同时也可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教师需通过鼓励的方法,促使学生能够积极踊跃的提问,对此,可将学生的课堂提问表现,纳入到考核标准中,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积极的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并通过教师的引导而解决问题,以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使学生的认知思维得到更好的培养。
3.3增加参考性问题量
通过展示性问题,带领学生夯实英语基础固然重要,但如长期如此,必定会造成学生知识的局限性过强,使其知识体系被禁锢在书本当中,无法形成独立意识,无法形成认知思维,最终阻碍其英语水平的提高。对此,应将展示性问题与参考性问题穿插,作为提问的主要内容,在应用展示性问题夯实学生的基础的同时,增加参考性问题的比例,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之能够通过自主的思考,提升自身的认知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完形填空习题时,可向学生提问某部分应填的单词,并要求学生翻译整段话,使学生回忆起所学习过的知识,使之成为展示性问题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提问学生为何选择这一单词,以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认知思维,思考问题,使之能够在课堂上积极踊跃的说出自己的想法,长此以往,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自信心与认知思维得到培养,同时其英语水平也必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4. 结束语
提问是教学的主要环节,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当前,高中英语课堂中的提问方法,存在无法有效培养学生认知思维的问题,对此,应从提问模式的改变入手,解决上述问题。应在减少提问量的基础上,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并将课堂提问时间,更多留给学生,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此基础上,将展示性问题与参考性问题相结合,最终使学生的认知思维与英语水平能够齐头并进,使英语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兰春寿. 基于思维过程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教学架构[J]. 课程?教材?教法, 2015(12).
[2] 黄丽芬, 陈丽勤.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认知思维导向分析[J]. 基础外语教育, 2016(02).
[3] 刘慧, 杨帆. 中学英语课堂提问中认知思维导向问题的调查与反思[J]. 现代教育科学, 2012(02).
[4] 李小欢, 周瑞珍. 课堂提问类型与方式对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启示——基于一节高中英语优质课的观察与分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04).
(作者单位: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中学)
1. 认知思维导向
认知思维导向,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提问方法,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理念,将其用于教学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是教育领域所提倡的主要教学理念。总的来说,认知思维导向与启发式教学方法异曲同工,均指出,过于简单、过于直白的教学方法,往往会对学生认知思维的形成以及利用造成阻碍,应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自主的进行思考,在培养与利用其认知思维的基础上,使其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2. 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现状
随着社会对教育问题重视程度的增加,高中英语教学模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革,教师的提问,成为了教学的关键方法之一。但就目前的情况看,高中英语课堂提问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未重视认知思维这一方面:
2.1提问量大,学生准备时间短
教师提问量大,学生准备时间短,是高中英语课程存在的显著现象之一,同时也是提问中存在的重点问题。为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高中教师通常频繁的对学生进行提问,提问量大,且未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准备,上述问题的存在,是阻碍学生认知思维培养的主要因素。认知思维的培养,要求生必须不断思考,如教师在提出问题后,未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的回答通常会较为肤浅,对问题表面的描述量较大,认识不到问题的根源,长此以往,会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造成较大的阻碍。
2.2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
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的问题十分常见,从某种程度上看,这是对学生主体地位不重视的体现。在教师提问的前提下,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引导至固定的方向,其思维无法发散,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对于知识的了解程度上,因此也就无法认识到自己在知识获取方面所存在的漏洞,对于其英语水平的提高,会产生极大的阻碍。
2.3展示性问题多,参考性问题少
展示性问题多,参考性问题少,同样是高中英语教学提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展示性问题指的是用于展示学生已有知识的问题,参考性问题指的是在学生本身的认知范围内所提出的,需要学生通过思考来解决的问题。两种问题对学生的影响存在差异,展示性问题的提问,可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而参考性问题的提问,则能够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对问题进行思考,使其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展示性问题多,参考性问题少,只能使学生不断重复的加深对原有知识的印象,而无法冲破原有知识的禁锢,去探索更多的未知问题,增强了英语教学的局限性。
3. 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认知思维导向的渗透
在高中英语课堂提问中,渗透认知思维导向,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认知思维的培养,以及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3.1减少提问量,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教师应减少提问量,将所节省下来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在问题提问完成之后,教师可视问题的难易程度,为学生留下不同的思考时间。如提问内容为句子的翻译等基础类知识,则可适当将提问等待时间缩短,4-5S为宜,使学生既能够拥有时间去回忆所学过的知识,同时又不至于由于留下太长的时间,而导致学生注意不集中的问题发生。如提问内容难度相对较大,则可适当延长等待时间,如总结文章大意等问题,提问后,便应为学生留下更长的时间去思考,1-3分钟均可,使学生可在全面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好语言,将文章的大意更好的阐述出来,提高高中英语提问水平。上述提问方法,有效改变了传统方法千篇一律的缺陷,使得学生回答问题准备时间的伸缩性得以体现,对于学生认知思维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3.2增加学生提问量
高中英语教师应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提问过程中,同样应践行这一标准与理念,应积极鼓励学生去提问。例如:在学习一篇文章时,教师首先可留给学生时间对文章进行阅读,阅读完成之后,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对文章进行简单的翻译,解决学生理解文章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要求学生将自己在了解文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以是语法问题,也可以是词汇的使用问题或句子的翻译问题,教师则需一一的对问题加以解答,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认知思维,同时也可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教师需通过鼓励的方法,促使学生能够积极踊跃的提问,对此,可将学生的课堂提问表现,纳入到考核标准中,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积极的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并通过教师的引导而解决问题,以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使学生的认知思维得到更好的培养。
3.3增加参考性问题量
通过展示性问题,带领学生夯实英语基础固然重要,但如长期如此,必定会造成学生知识的局限性过强,使其知识体系被禁锢在书本当中,无法形成独立意识,无法形成认知思维,最终阻碍其英语水平的提高。对此,应将展示性问题与参考性问题穿插,作为提问的主要内容,在应用展示性问题夯实学生的基础的同时,增加参考性问题的比例,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之能够通过自主的思考,提升自身的认知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完形填空习题时,可向学生提问某部分应填的单词,并要求学生翻译整段话,使学生回忆起所学习过的知识,使之成为展示性问题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提问学生为何选择这一单词,以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认知思维,思考问题,使之能够在课堂上积极踊跃的说出自己的想法,长此以往,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自信心与认知思维得到培养,同时其英语水平也必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4. 结束语
提问是教学的主要环节,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当前,高中英语课堂中的提问方法,存在无法有效培养学生认知思维的问题,对此,应从提问模式的改变入手,解决上述问题。应在减少提问量的基础上,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并将课堂提问时间,更多留给学生,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此基础上,将展示性问题与参考性问题相结合,最终使学生的认知思维与英语水平能够齐头并进,使英语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兰春寿. 基于思维过程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教学架构[J]. 课程?教材?教法, 2015(12).
[2] 黄丽芬, 陈丽勤.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认知思维导向分析[J]. 基础外语教育, 2016(02).
[3] 刘慧, 杨帆. 中学英语课堂提问中认知思维导向问题的调查与反思[J]. 现代教育科学, 2012(02).
[4] 李小欢, 周瑞珍. 课堂提问类型与方式对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启示——基于一节高中英语优质课的观察与分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04).
(作者单位: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