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猪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tou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乳猪的生理特点
  1.1容易受寒 初生乳猪的血糖含量少,产热能力低;出生乳猪体毛稀少,皮下脂肪薄,防寒能力差;初生乳猪的体表面积与体积比最大,极易丧失体热,如果防寒措施不当,初生乳猪极易受寒。
  1.2对疾病抵抗能力低 母猪子宫内是一个无菌环境,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没有建立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免疫力),这种状况可一直持续到六周龄。如果乳猪舍中清洁消毒不彻底,存在大量的病原菌,这些病原菌对初生乳猪会造成极大的威胁。
  1.3初生乳猪能量蓄积少 初生乳猪从母体带出来的营养少。以血糖为例,仅够维持乳猪数小时的需要,而且乳猪的脂肪蓄存有限,不可能长时间为乳猪提供能量,在寒冷环境又不能及时哺乳的情况下,乳猪很容易出现由于饥饿造成的死亡。
  1.4反应差、行动不灵活 初生乳猪的四肢乏力,行动不灵活,特别是出生体重小的猪,这些猪如果未得到特别的照顾,容易被母猪压死。
  1.5缺铁质和水 母猪乳汁不能为乳猪的生长提供足够的铁质和水,这两种营养物质必须通过其他途径予以补充,否则会造成乳猪的生长发育不良。
  1.6生长速度快 乳猪阶段的生长速度(日增重/体重)最快,在周龄以后,母猪乳汁的产量开始下降,母乳所能提供的营养物质已不能满足乳猪的生长需要,如果不尽早(7日龄)补饲乳猪饲料,乳猪的生长就会因为营养不足而受到限制。
  1.7对植物性饲料的消化能力差 乳猪在3周前对植物性淀粉和蛋白质的消化能力很低,而3周后又必须对乳猪补充饲料以满足生长对营养的需要,如果没有采取早期补饲的方法来提高乳猪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消化能力,乳猪断奶后采食的饲料中大量的营养就不可能在小肠中被消化吸收,这些营养物质进入到大肠中,为大肠中细菌的繁殖提供良好的条件。大肠中细菌的大量繁殖是造成乳猪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1.8乳猪的断奶应激 乳猪断奶时受到多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乳猪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不强,对饲料营养成分消化不良以及心理影响等因素。如果断奶工作做得不好,很容易出现乳猪断奶后生长停滞,甚至发病死亡。
  2.乳猪饲养管理要点
  乳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过程中的一个重点环节,这个环节中的关键部分是减少死亡率和提高断奶前的平均体重,下面介绍的是乳猪饲养管理应该注意的要点。
  2.1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初生乳猪在冬天应放在保温箱中,保温箱的温度应保持在32℃,以后逐周降低2℃。应该强调指出的是春秋季节昼夜温差大,不要忽视了乳猪的晚间保温工作。保温可采用加热灯和加铺干燥干净的垫草等方式。此外,应防止产仔舍窗户间或墙壁缝隙间的空气对流形成的穿堂风,穿堂风所经过的区域,气温可下降3℃~5℃。防止畜舍潮湿是保温工作的一个重点,潮湿的地面不仅使乳猪容易受寒,而且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场所,二者均会严重影响乳猪的生长。在没有良好的防寒保温措施的产仔舍中,乳猪会挤在母猪身边取暖,在这一种情形下,母猪的每一次起卧,都有可能压死周围的乳猪。
  2.2减少乳猪与病原菌接触的机会 这项工作包括三个方面:对产仔舍的彻底清洗消毒,待完全干燥后(需要大约一周时间)再使用。最有效的方法是实行产仔舍的全进全出制,即一批猪全部移出后,对全部畜舍进行消毒清洗、干燥,然后再进下一批猪;母猪进入产仔舍前身上带有畜舍所存在的各种病菌和寄生虫,如果在产前不能对母猪进行清洗消毒,这些病原菌和寄生虫会立即传播给刚出生的乳猪;病原菌带入猪舍常见情况是饲养人员进入产仔舍前没有消毒,携带大量病原菌的猫、狗或鼠自由进出产仔舍,母猪的粪便不能及时清除等。
  2.3出生后尽快哺乳 母猪在产后24小时内分泌的乳汁叫初乳,其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这些免疫球蛋白被乳猪吸收,在体内形成有效的抗病能力,所以在乳猪出生后尽快哺乳是提高乳猪抗病能力、减少乳猪死亡的关键。母乳中含有大量的脂肪、糖和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极易被乳猪消化吸收,对于处于饥饿状态下且体内营养蓄存有限的乳猪来说,及时哺乳尤为重要。统计资料表明:死亡的初生乳猪中,15%左右的乳猪是由于未能及时获得母乳而出现低血糖死亡。
  2.4人工监护母猪生产 人工监护母猪生产是减少初生乳猪死亡的重要手段。人工监护的任务是抢救假死产的初生乳猪,有时由于生产过程过长,一些乳猪滞留在产道中,产下时无呼吸,常被误认为“死产”。在人工监护的情况下,可及时发现这些假死产的乳猪,并给予适当处理,即可挽救这些乳猪生命;及时将乳猪擦干并放在保温箱中保温,在生产过程完成后,及时让乳猪哺乳;照顾弱小的乳猪。其中包括保温、人工哺乳等。初生乳猪被母猪压迫造成的死亡占总死亡率的30%以上,而其中大部分是弱小的行动不便的乳猪。人工监护生产过程中,注意对这些乳猪的护理,对减少乳猪的死亡率,提高生产率具有很大意义。
  2.5做好对初生乳猪的处理 补铁:铁是红细胞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乳猪出生时从母体带来的铁非常有限,只能维持3~5天的生长需要,而母乳不能提供足够的铁来补充乳猪的生长需要。缺铁会造成乳猪的贫血,乳猪贫血表现为苍白、无力、皮毛杂乱、食欲不振、疾病抵抗能力差,最后发展成“僵猪”。为了有效防止乳猪缺铁,应该在乳猪出生后进行铁剂注射。注射可分为两次进行,一次在出生后的1~2天中,第二次在10~14日龄。常用的是右旋糖苷铁制剂,注射部位在颈部身后侧皮下;断齿和断尾可在出生后1~2天内进行;小公猪的阉割应在出生后7天内进行,这时对小猪的刺激最小,对生长影响小,而且手术感染的机会少,切口小,容易愈合。
  2.6提供干净的饮水 母乳当中的水不能完全满足乳猪生长的需要,从乳猪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就应该为乳猪提供大量清洁的饮水,在冬天应供给温水。试验数据表明,乳猪的生长速度与饮水量有关,饮水量大的乳猪生长速度快。保持水槽中饮水的清洁。除此之外,还应在水槽的设计中加一些保护装置,防止小猪进入到水槽中,污染饮水。
  2.7及时补饲 补饲是让乳猪在哺乳期采食饲料,补饲可为乳猪生长带来两方面的好处:一是使乳猪熟悉并习惯饲料的气味,训练乳猪采食并咀嚼固体饲料,刺激消化道中各种植物性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性的增强,减少断奶乳猪的应激反应;二是弥补母乳供应不足所出现的营养缺乏,如果能及时补饲,乳猪能学会并适应采食饲料,3周龄后就可以从饲料中获得相当一部分营养,弥补母乳的不足,这对保证乳猪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补饲最佳的开始时间是在5~7日龄,过早补饲没有效果,补饲过晚达不到以上两个方面的作用。乳猪断奶时消化能力不强,采食的饲料消化吸收不好,容易导致腹泻。补饲的饲料应选用适口性好的优质饲料,这样才能刺激和提高乳猪对饲料的采食量,达到补饲的目的。破碎料比颗粒料或分状料更适用于乳猪的补饲,因为破碎料具有营养分布平衡、颗粒大小适中、抛撒浪费少等特点。补饲过程要随时注意的是要保持饲料的新鲜程度,乳猪对这一方面要求非常高,即使一天添加一次料,甚至将饲料存放在猪槽舍内也会影响到饲料的新鲜程度,使乳猪的采食量减少。保证饲料新鲜所要遵循的原则是勤添少加,即每天多次添加少量饲料,以保持料槽中随时有少量的料。补饲料槽应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便于乳猪的采食,在补饲的同时,还应该保证提供足够清洁的水。实践证明,乳猪的补饲料采食量随着饮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2.8减少乳猪断奶过程中的应激 乳猪断奶过程中受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饮食减少,发病率增加和生长停滞等现象。断奶应激的大小对猪后期的生长影响较大,减缓断奶应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及时补饲(参见上述有关补饲的内容)。补饲过晚、消化能力不健全、断奶后采食量小、营养不足均会影响仔猪的生长;仔猪可能由于饥饿而采食过量的饲料,这些饲料不能被及时消化,会引起仔猪腹泻;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实行早期断奶。乳猪断奶后失去了母乳提供的抗体,而自身的免疫力尚未健全,这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很弱,一旦受到病原菌的侵袭,很容易发病,最常见的是乳猪断奶后的腹泻病症;在断奶时不要换料,减少对断奶乳猪的刺激,换料应在断奶后5~7天后缓慢进行,即将新旧料配在一起饲喂,旧料慢慢减少,新料慢慢增加,逐渐换去旧料;断奶时将母猪移出,不要改换饲养环境,减少对断奶乳猪的刺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应用于乳腺增生性结节与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在2014年6月-2017年6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甲乳科收治的乳腺增生性结节患者和乳腺癌患者中共
在当今的小语教坛上涌现出来很多“流派”,例如,孙双金老师倡导的“情智语文”,王崧舟老师倡导的“诗意语文”等等。它们的出现,使我们的小语教坛纷繁不已,同时也引起了很大
外阴假丝酵母菌感染是目前有性生活的女性最常见的妇科问题之一。部分感染患者通过治疗后痊愈,部分患者远期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然而目前临
目标体验式语文多思教学,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以体验为主体,以激发学生思维为核心,以体味、感悟为基本保证,以全体学生参与体验、自主求知,形成技能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其机体内与免疫性TRALI相关的HLA抗体以及其相应水平的概况。方法以2015年8月~2017年5月期间自愿参与本研究的296例合格无偿献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HL
为了规范人参种植、加工、经营秩序,保障人参及其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人参产业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打造我省“长白山人参”品牌,促进和保障人参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省政府出台了《
传统抗凝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被发现与骨质疏松症相关,且逆转困难。相对于间接凝血酶抑制剂和维生素K拮抗剂,新型口服抗凝药在人体骨代谢方面影响较少,在减少抗凝药物相关性骨质
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发病率及其并发症的严重性,给全人类的健康带来了重大的威胁。硫化氢是近年来发现的人体内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大量研究表明,硫化氢通过多种机制起到抗动脉
角蛋白(Keratin,Krt)是中间连接蛋白最大的亚组,表达于所有的上皮细胞及部分非上皮细胞中,拥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其主要作用是维持上皮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和机械稳定性,还可参
众所周知,Hall于1935年给出的婚配定理是图论中著名而经典的定理.首先运用偏序集的思想和理论将婚配定理中所需的图论概念定义成了偏序集的新概念,然后用偏序集的方法对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