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文化渗透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d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递社会情怀的重要途径。本文将针对在英语课堂中渗透欧美文化的意义进行详细的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欧美文化渗透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欧美文化;初中;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蔡建英,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
  英语是世界第一大语言,使用的范围最广。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积极的增强学生英语水平已经成为当前英语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当下,为了让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深入的认识世界,英语教学作为带领学生“看世界”的教学科目,积极的开展着变革。本文将针对欧美文化渗透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在英语课堂中渗透欧美文化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语言不仅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韵味,更是依附于不同社会的存在。例如,我国自古以来所崇尚的人格便是刚劲、善恶分明、嫉恶如仇、傲骨、贞洁、高风亮节等品质。所以我国汉语言文字书写时,必须横平竖直、棱角分明。此外,汉族崇尚“周正”,所以汉语言文字便是“方块体”。而西方自古以来便崇尚“绅士风度”,为人处世更加圆滑、灵活,所以英语一般都是以“圆体”为准。所以,一个国家的语言会透露着文化因素、文学艺术、地理因素、传统价值等各个观念。积极的在英语课堂教学工作中,渗透欧美文化因素,能够让学生们透过英语知识,去了解欧美文化、欧美社会、欧美风俗习惯,促进学生们成为“当代少年”。在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当下,只有积极的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与欧美文化进行对比、交流,才能够使学生们更加深刻的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切实的文化交流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我国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头利于增强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语言学习是兴趣驱使的学习科目,在初中梦英语学习阶段,很多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对句型、语态等语法知识的认知,相对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甚至难以在合理的场合去恰当的使用不同的语言。例如,在“打招呼”时,我国的学生,一般只会用“how are you?”但是针对使用英语的欧美国家来说,在朋友和同学之间说“how are you?”过于沉闷和正式。实际上西方国家年轻人在打招呼时,一般都会说“what’s up”或者“What are you up to recently?”在中国学生看似正常的口语交际,但是在欧美国家实际口语交际时,其实并不简单。积极在课堂上开展欧美文化渗透,能够让学生们设身处地的处于一个真实的欧美社会环境中,在激发学生们口语交际兴趣的同时,使学生们学习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在增强课堂趣味的过程中,提升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欧美文化渗透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1.利用英语课堂教学,渗透欧美社会人文。无论是英语教材还是英语课程,都更多的注重英语只是背后的人文情怀、民俗风情、社会文学等著作。为了切实的地带領学生去感受欧美的社会人文,便可以积极的从课本知识出发,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渗透欧美社会人文因素,使学生们感受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人文情感差异。例如,在学习初中英语仁爱科普版八年级下册“Food festival”时,教师便可以针对“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meal and western meal”。在学生们的研究和探讨中,学生们纷纷的回答“People use chopsticks and spoons at a Chinese meal、People use knife and fork at a western meal”。在学生针对“western meal”有一定了解之后,教师便可以针对教学知识开展延伸,并针对“Table Manners and customs ”向学生们进行介绍,切实的让学生们了解欧美的饮食习惯、餐桌礼仪,并引导学生们创设出一个“western meal”的情境,让学生们在表演的过程中,掌握西方的餐桌礼仪,深化书本知识。
  2.利用多媒体信息化渠道,了解西方文学民俗。想要增强学生们世界文化感知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积极的利用多媒体网络手段,帮助学生们补充大量的西方民俗知识、文学经典等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影音视频,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跨国交际能力。例如,在学习初中英语仁爱科普版八年级上册“Our Hobbies”时,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们将自己最喜欢的中文歌曲和英文歌曲、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进行详细的赏析与对比。通过《东风破》与《viva la vida》、《千里江山图》与《Starry Night》、《茶人三部曲》与《The Kite Runner》之间的碰撞,使学生们真切的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去真切的感受到中国风歌曲“宫商角徵羽”与西方“British Rock”之间的交融;中华写意山水与欧美印象派画作之间的互通;中国传统家族与西方家族动荡又有意义的一生。切实的利用中外文化之间的对比和分析,使学生们在感受多元文化的同时,深化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帮助学生们客观、全面的去感知世界文化,承担起对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积极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欧美文化的意义重大。不仅能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课本教学为主体,不断的渗透欧美社会民俗、思想观念、文学经典内容,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增强学世界文化感知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婉玲.浅谈欧美文化元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20).
  [2]闫慧静.例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考试周刊,2016 (102):90-90.
  [3]王巍.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中学生英语,2017(2): 82-82.
其他文献
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整合,是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线的英语教师,我们要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将信息技术和初中英语教学有机整合,为初中英语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优化英语教学模式,从而促使高效英语课堂的达成。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谈谈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深度融合。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和谐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英语学习不仅需要有形的
期刊
【摘要】记叙文的信息过于零散,多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思维导图关注中央图像和主关键词,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记叙文的篇章结构,挖掘文本所蕴含的丰富信息。本文以人教版Come and eat here (1) 为例,探析如何将思维导图运用到高中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在阅读记叙文过程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记叙文;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周志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型教学”。“课堂限时记忆句子”便是更具体的任务型活动,既注意学生参与本节课内容的目的性,又让活动和课堂结合起来,用活动来理解和识记所学内容。  【关键词】初中英语;限时记忆中心句;有效性  【作者简介】安陆,甘肃省天水市第五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天水市“十三五”教育科研
太阳、手机以及我们手中和床头柜上的所有其他电子设备都会发出一种高能量可见光,我们已知这种可见的蓝光与我们的生理节律有关。在白天,蓝光可以增加人体的机敏性,振奋情绪,有助于维持健康的生物钟;但是在夜间,过多地暴露在蓝光中,会破坏我们的生理节律,导致失眠等问题。最近,研究人员将我们最喜欢的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和眼部疾病联系起来,发现这些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可能会给我们的眼睛带来永久性伤害。  导致失明的
期刊
【摘要】英语听力教学困难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英语教学中,这不仅导致英语教学效率下降,同时对初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升有较大阻碍。首先对初中英语听力教学面临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然后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形势;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作者简介】陈蕾(1981.4- ),女,汉族,宁夏人,本科,中教二级,银川英才学校,研究方向:英语。  在教育事业大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