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元怎么就变成了“职务侵占”?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gczj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蹊跷的“职务侵占案”
  近期,本刊接到一份申述材料,涉案资金不多,却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遂引起记者的关注。
  汪进,一位上世纪80年代国家公派留学日本的博士生,学业有成,高就日本某上市公司,年薪逾8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8.6万元)。为了上海奉贤一家纺织品公司老板的再三邀请,放弃在日数十年拼搏所赢得的高职厚禄,回国发展。
  按双方签订的聘用协议,汪进在这家公司的职位足够理想:总经理,除了享受部分财务支付及报销签单权,费用报销须经董事长签字外,负责公司日常总体运作;薪酬足够优厚:年薪,税后人民币100万元!
  此外,这份聘用协议规定,有3条开除汪进而公司不用赔偿的条款:1、自动辞职;2、任职期间违反国家法纪法规,触及刑事责任调查;3、因病无法工作。
  这就是说,在汪进本人未主动提出辞职或离职的前提下,只要他不触及刑事责任,即可确保获得合同所定的600万元人民币的协议薪资。
  这也就是说,在这家公司任总经理的6年中,汪进唯一要时刻提防的是:绝对不能因小失大,一丝一毫也不能触及刑事责任这一底线,否则,这600万元之巨的协议薪资随时都会被终止支付。
  恰恰就是在这唯一要提防的地方,让汪进被动式地“栽了跟头”!
  2012年8月,这家公司向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举报,指控汪进在一年多前以职务便利侵吞公司10万元。一桩双方各持一词的经济纠纷,就这样成为刑事案件。
  我们知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守住司法公正最后一道防线的前提。
  现在,来看有关法律专家对该案进行的司法分析。
  本案发生的背景及经过
  2011年底,上海元一公司以股权结构发生变化为由,欲单方面解除与汪进的聘用合同。但根据聘用合同,如上海元一公司单方面解除,须支付汪进数百万元的高额赔偿金,唯汪进如有违法行为,上海元一公司可单方面解约,且无需支付高额赔偿金。2012年始,上海元一公司法人代表崔颖采取不让汪进工作、不准员工与汪进讲话等手段,意图逼迫汪进辞职,以期达到不支付高额赔偿金的目的。汪进拒不辞职,为此双方关系恶化。本案案发前,汪进已联系律师,欲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而上海元一公司则处心积虑地为处理汪进做准备。上海元一公司对汪进的举报正是在此背景下发生的,且为该公司作证的财务人员系崔颖的亲戚。
  2012年8月,上海元一公司向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举报,指控上海元一公司总经理汪进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公司现金10万元。奉贤公安局接报后于2012年8月13日对汪进实施刑事拘留,并于2012年8月27日宣布对汪进逮捕。
  2012年10月8日,奉贤公安分局向奉贤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2012年11月25日,奉贤区人民检察院向奉贤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汪进“利用担任上海元一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职务便利,侵占公司用于支付徐州元一色彩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州元一公司)的加工费人民币100000元”。
  汪进的辩解
  2010年10月,上海元一公司的客户单位徐州元一公司负责人沙艳因资金短缺,通过汪进向崔颖说情,以个人名义向上海元一公司法定代表人崔颖借得人民币10万元,汪进为该款提供了担保。借款时约定,借款期限为半年,还款方式系从上海元一公司应付沙艳的加工费中抵扣。若届时沙艳不能偿还,则由汪进承担还款义务。
  2011年4月,在上海元一公司应付沙艳的徐州元一公司加工费已超10万元的情况下,双方按借款时的约定,从加工费中扣下10万元归还崔颖。因该个人借款崔颖无法直接从公司账上提走,故由汪进作为经手人在记账凭证上签了字,该款由崔颖领取,汪进未拿分文。
  沙艳在与案外人的通话中也证实了上述事实(有电话录音为证)。
  律师的分析
  就上述涉案内容,有关律师进行了具体分析:
  1、认定汪进拿过涉案10万元的证据不确凿、不充分
  侦查机关及检察院认定被告人汪进拿过10万元的主要证据系汪进签名的记账凭证、提现的支票存根联、证人的证言。
  但对上述证据稍加分析即可发现存在诸多问题。
  根据会计常识,领取现金应填写“付款凭证”,在层层审核后有领款人在该凭证上签字。故该凭证又称“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则是根据“原始凭证”按实际发生的支出和收入情况予以登录做账,故查证被告人汪进是否拿过该款,就必须查看汪进在原始凭证上有无签收。现2011年4月15日的“付款凭证”上反映了该笔支出,但并无汪进的签字。汪进本人坚称未拿过此款,并辩称其在记账凭证上签字,仅是作为沙艳用加工款抵扣所欠崔颖个人借款的经办人而签的字,并非系其实际领过该款。故该记账凭证不足以认定汪进拿过该10万元。
  证人的证言指证被告人汪进拿过涉案的10万元。但证人的证言存在多处前后不一,存有明显作伪的痕迹。且证人的证言又存在着互相矛盾。而被告人汪进又全盘否认证人的证言,故辅之以人证仍不足以认定汪进拿过涉案10万元。
  “付款凭证”显示,该笔应付加工款的金额为115496.25元,而记账凭证上反映实际所付系10万元,二者明显不相吻合。而这一差异特征,恰恰证明汪进所说“从加工费中扣下10万元用以归还欠崔颖的10万元借款”是真实的。
  2、办案机关在取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11年4月27日的支票存根,无法完整反映该笔现金的实际用途。
  认定是否职务侵占,除必要的证据外,更不可或缺的是“司法审计报告”。司法审计报告系从会计准则角度,科学地作出审计,以确认被告人是否拿过这10万元。特别是在被告否认、证人证言矛盾、财务凭证短缺的情况下更应进行司法审计。但本案迄今却未进行司法审计,被告及辩护人曾多次要求进行司法审计,也未被检察院采纳。
  被告人汪进坚称该款系还崔颖的个人借款,自己并未拿过分文。故侦查机关理应调查崔颖的同期存款记录及银行卡记录。
  奉贤公安分局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对汪进提出的能够证明自己无罪的事实、证据不予调查、取证,且对重要证人采取威胁的方法,迫使证人作违心之供(根据证人自述),而检察院又未对本案进行充分的审查,便起诉至法院。
  编辑点评:
  这起刑事责任案看似普通,其实有一定的法律普及教育意义。当事双方如何依法解决纠纷,保护各自的合法权益;司法机关如何在执法过程中展示公平、公正的法治精神,是当今中国构建和谐、平安社会的基本保障之一。这也是本刊关注此案的出发点,本刊将继续关注此案,做后续报道。
  该文章涉及的分析、判断,不代表本刊观点,谨作参考。
其他文献
教师语言怎么会有对与错之分呢?也许我们自己不曾察觉,但是在学生的眼中和心里他们会给予一个判断。一、教师语言“对”与“错”的界定所谓“对”的教师语言是指对学生具有积
从今年3月1日起,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这是北京第一家向公众敞开大门的国家级博物馆。据悉,今后两年,我国将免费开放1400座公益性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
期刊
6年前,笔者从军校毕业后,分配到云南省文山军分区最艰苦的大黑山连队,在那待了3年。近日,笔者回到久别的大黑山,感受到连队许多的幸福事。黑脸不再是咱连的“名片”大黑山海
一是爱心。即对学生的关爱。作为一名教师,你首先应该是一个有挚爱之心,热爱生活的人。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我们要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老师的一个眼神
谁知道世界上最长的山是哪座山?
在总体评价近三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命题趋势的情况下,重点分析2013年江苏省高考政治试卷第35题,从情景设置的有效性,三维目标的渗透性,试题变革的目的性来进一步讨论该试题对
哈耶克在他的思想中贯彻了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体现了对个人重要性的强调和保障个体自由的要求,与新经济在更深的层次上相契合。  哈耶克强调个体的主观判断和偏好对于事物主观价值的决定作用;强调知识的个人相对性和个人分散性,认为知识是主观存在的。这一切无不具有主观主义的色彩。比如“消费者主权”就是一种主观知识,它同样是分散的、为不同个体所占有的。生产者不可能准确、完全掌握这些有关消费者需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军特有优势,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始终紧跟党、国家和军队形势任务发展,不断创新方法手段,为促进部队战斗力提高和各项任务完成发挥了重要作
新年伊始,一场讴歌被人民群众亲切称之为“水神”的宁夏军区某给水部队践行我军宗旨、忠诚服务人民,为民找水打井先进事迹的专题文艺晚会《甘泉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会
“一身戎装半生兵,豆蔻年华献军营”。1999年9月,郭轩宇转业到地方工作时。满心难以割合的眷恋。而且。面临着新环境、新工作、新角色等诸多挑战,仿佛又重现走进军营时。由社会青年向合格军人过渡。时的那种心境。郭轩宇的心中也多少有些失落。但无论怎样。转业地方。既是一种新的机遇。也是一个新的挑战。自己趁年富力强再直取彼岸。也不失人生的一个正确选择,正是怀揣着这样的勇气和自信。当战士就一向表现坚忍,勇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