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之后,英语重要与否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yutao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2013年开始,我国各地相继出台英语改革措施,对于此项措施,人们褒贬不一,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很多人会担心英语在今后会不会成为“副科”。本文将从多方面分析,我们应如何理性地看待英语改革
  关键词:改革;英语热;改革原因;改革前景
  近几年,各地相继宣布,英语将退出高考,中考将降低英语的分值,提高语文、数学分值,小升初,也在淡化英语的影响。那么,很多人就开始迷惑了,我们追捧了几十年的学英语热,难道就此结束了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仔细的分析后,便可得出答案。
  一、我国英语学习的历史
  早在鸦片战争之前,广东沿海已出现民间英语学习班,多是传教士开设的“识字班”。后来经过数次战争、和谈,外国人懒得在翻译问题上同中国人较劲了,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文书写”,“遇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清政府意识到,通晓英语与否,已事关国家存亡。到了民国成立,教育总长蔡元培主持制订新学制。外语成为课时最多的中学科目,甚至高于国文。新中国成立后,自清末积累近百年的英语人才、教学法和书籍,不值钱了,学生开始“嫌英爱俄”。上世纪50年代末,中国与苏联外交失和,俄语失宠,英语的重要性凸显。至1964年,英语终于被明确为第一外国语,“文革”结束,恢复高考,英语先复归中学和大学课堂。1979年,教育部提出要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英语课。与此同时,互联网、多媒体、出国热等兴起,终结了人们对课堂教学的依赖。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张口来几句英语,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英语。就此,英语开始在我们国家真正的“热”起来了。
  二、各地为何会进行英语改革
  首先,必须要说的便是“英语热”的持久不衰。国家语委的一项调查显示:65%以上的大学生将超过四分之一的时间用在了外语的学习上。诚然,我们不能因为汉语遇冷,就妒忌英语热。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学习英语有利于查阅资料、与国际接轨。在改革开放之初,英语人才匮乏。通过高考“指挥棒”引导人们学习英语,有利于培养大量的英语实用型人才。然而,当前国情、世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般英语翻译人才在人才市场上已经趋于饱和。如果继续把英语的重要性安放与汉语之上,显然有些不太妥当。一些孩子从小就参加英语补习班,英语说的相当标准,普通话却磕磕巴巴,真不知是该欣慰还是忧虑。事实上,英语分值权重过高也不利教育的公平和人才的脱颖而出。我国城市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学生是不争的事实。在同等条件下,城市学生往往通过英语优势脱颖而出。
  其次,中国的外语教学本身问题较大、效率极低,学生从幼儿园到博士阶段,甚至到考公务员、考职称,多受困于外语,在教育资源和学习精力的耗费上也十分惊人,而多数国家的做法是加强社会和各行业的翻译服务,而不是选择全民终身被外语困扰。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曾经这样说,他们年轻时并没有特意学打招呼、问路、点菜,但是他们遇到外国人的时候可以自由交流思想。因为他们所学的内容使得他们言之有物。季羡林曾经这样回忆自己学习英语的情况:在中学时,英文列入正式课程。在我两年半的初中阶段,英文课是怎样进行的,我已经忘了,我只记得课本是《泰西五十轶事》、《天方夜谭》、《莎士乐府本事》、《Tales from Shakespeare》……
  同时,由于女性在语言方面天生具有一定的优势,在许多省份的高考中,女生英语科平均分明显高于男生。英语在高考中所占权重过大,加剧了学生中性别比的不平衡。男性和女性在一些职业中各有优长,特别是某些部门和单位要求有一定比例的男性,因此高等教育最好要有基本的性别平衡,在高考改革中也应考虑到性别方面的公平。现在许多大学女生数已超过男生,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情况,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问题是“阴盛阳衰”发展过于迅猛,连一些工科专业女生比例也增加很快。大学的“入口”与“出口”差异过大,是导致女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高学历人群中男生过少,是致使女大学生找对象困难的原因之一。现在,高考降低英语分值或改革高考英语科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拯救男孩”、减少“剩女”。
  还有一点,过度重视英语不利于城乡公平。由于中国存在相当大的城乡差别,农村学生受教育的条件,特别是英语科的师资水平远不如城市学生,实际上英语分数权重越大对农村学生越不利,在高考竞争中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同的起跑线上。降低英语分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别导致的英语成绩差异,有利于城乡公平。
  三、改革之后,我们应如何看待英语
  英语能力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为改革以后英语就不用学了,这是有必要消除的一个误解。改革不应被理解为降低英语重要性,而是让英语回归到语言教学本身职能定位。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都注重外语教学,我国长期注重英语教学,同样其他国家也开始汉语教学。其实,英语的分值下降以后,比重还是很大。同时,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去除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应试主义倾向,并非不再重视英语。因为我们总是为了考高分而去学,而没有真正把这门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强调其应用价值。考试只是一个环节,但我们总是围绕考试这个环节。
  现行体制下过分强调了笔试及语法,而忽略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应该以运用为主的目的。本来语言的学习是相通的,如果一个人的英语学习好,其无论是汉语还是其他外语一般都很好,反之亦然。毕竟世界上主要经济发达国家都是以英语为主的国家,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讲英语,电脑键盘是英语键盘,90%的国家以英语作为第一外语,75%的电视节目讲英语,四分之三的邮件是用英语书写,主要科技文献是以英语为原始语言完成。
  分值改革后,与之配套教学改革也应该跟上,回归到语言学习应以运用为目的的轨道上来。比如,选择学习材料应根据学生年龄、性格、特殊爱好的不同,寻找适合他们的英语故事、科普文章等内容,甚至是角色扮演、自编自导等手段,改变我们哑巴英语教学的现状。在英语教学中尽量突破中式思维,从英式思维的角度去教学,使学生更易将所学内容内化,让他们感觉到英语学习是一种文化的了解而不是知识的学习。
  总之,改革就是要把不好的内容去掉,优秀的内容留下,不管其怎样变化,英语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都应该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给危重症病人带来诸多确切益处的同时也带来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血管活性药物提供支持的危重症病人给予EEN支持一直颇具争议.以下
期刊
摘要:新一轮医疗改革以来,医疗保险覆盖率日益上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然而在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整体医疗保障体系的稳定发展,因此,合理、有效地管理医保基金,事关民生大事。  关键词:医疗保险;政策  医疗保险基金是我国医疗保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类型的基金相比,无论是在存在形式还是在使用途径上面都有其特殊性质,医保基金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个
临沂大学文学院  摘要:最近重读了《太史公自序》。对司马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不需多说,现在的学生从小到大的作文素材肯定都用过他。这次学习司马迁,跟以往不一样的是。以前学习司马迁,了解的是他的经历,他的耻辱,得到的是一种崇敬和感叹。如今重学司马迁,在他的家世经历中,我更加思考的是自己的家世,自己的经历,以及自己的未来。  关键词:《太史公自序》;司马迁;重读  可以说司马迁的家世还是相当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RF)复合丙泊酚(P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方法:研究时间以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为准,回顾我院92例LC病人临床资料,其中RS组46例使用RF+七氟醚(S
期刊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s)是细胞膜上形成动作电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细胞膜电位、维持细胞离子稳态、神经兴奋与传导、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及细胞增殖和凋亡等生理过程中
  肺癌侵袭和转移是多基因、多步骤共同作用的结果,协同促进了细胞癌变、侵袭和转移。其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对肿瘤转移表型的失调控,最终导致肿瘤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