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鲁迅《补天》中阐释“人和文学缘起”的核心符码

来源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85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补天》是鲁迅依据“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和“海上神仙岛”的神话“新编”而成,但是如果将这些神话的“本事”与《补天》的文本进行对照性阅读,可以发现,鲁迅将“本事”的内陆空间改动成了海洋空间,添加了许多“海洋元素”,重构了神话故事。它涉及到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海洋文明与内陆文明的关系、海洋社会“先民”的来源等等信息。“海洋”因素是《补天》阐释鲁迅所言“人和文学缘起”的核心符码。
其他文献
在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制度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法规的具体内容和保障细节也应随之不断调整。本文以语料库语言学视角分析
经济法学教材目前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总论与分论脱节以及体例结构紊乱等问题。加强经济法学教材建设亟待加强总论与分论的理论衔接、优化教材的编排结构以及增强经济法学教
陈熙晋是清代嘉、道时期浙东婺州朴学的代表人物。他从唐代孔颖达《春秋正义》中将已经散佚的隋代刘炫《春秋规过》辑出173条,并加以申、释、证之,成《春秋规过考信》一书。
清代常州学派奠基人刘逢禄根据"《诗》《书》《春秋》其归一也"的思想,在《尚书今古文集解》和《书序述闻》中提出了"变《书》"说,并进一步阐发为"《夏书》之变"。夏代之变《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