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 公益共和 著书者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o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要的是真实的演化过程,”杨鹏说自己研究历史时,最关心的就是史料,并不太关心评论者的观点,这让他在写《为公益而共和》时,最想做的事情便是对过程和细节的记录,“SEE为公益而共和的过程。”SEE是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以下简称SEE)。
  2004年6月5日,北京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作为主要发起人,包括陈东升、王石、张朝阳、任志强等众多中国知名企业家参加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正式成立。位于内蒙古最西端的阿拉善是中国北方沙尘暴的来源地,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致力改变这里的生态环境。现任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杨鹏曾是SEE秘书长。
  可以看出,SEE可以算是中国最具特色的NGO之一。它汇聚了吸引眼球的房地产大鳄,崇尚独立的知识分子,互联网时代的商界巨头,也有金融界的奇才。这些个性各异、在各自领域呼风唤雨的精英,是如何为了一个目标而争得面红耳赤、彻夜不眠,而最后又是如何找到一种民主共和的组织治理模式呢?
  杨鹏在接受《中国周刊》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公共性的实现和愉悦,公共属性的释放和满足感”,让这些大佬们沉浸其中,而公共领域如何更加民主法治,作为平等的个体如何共同参与公共事务,对于这些大佬们,显然也是需要学习的。
  在2012年出版的《为公益而共和》里,杨鹏以一个参与者和组织者的身份,给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方法论”:SEE的组织制度和文化,是平等参与民主决策,非“忠”非“义”,是共和模式。
  杨鹏解释说:“民主的组织模式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蛮艰难的实践,没有历史传统可以传承,每步都是创新,每步都是新建传统。”文 / 中国周刊记者 李佳蔚
其他文献
2001年春晚结束后,总导演王冼平在央视的一个节目中谈起了春晚背后的故事。镜头前的她并没有显得有多兴奋,她语调缓慢而优雅:“我不会再做春晚导演了。”  她搪塞了追问,“给年轻人机会嘛。”  十二年后,王冼平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向《中国周刊》记者道出了当时内心真实的想法:“我是不想再做一次傀儡。”  留一个名  从演播厅回家的路上,已经快要天亮了,鞭炮声还会零星响起。王冼平看着车窗外,马路空空荡荡,这大
期刊
石林最后一次参与春晚是2011年。  按照他的表述,这并不是一次愉快的经历:“有人找到我,我去说了一下就完了,因为大部分人处于一种‘盲目状态’,没法说,导演也苦恼。”  之前,石林参与过十一届春晚语言类节目的策划工作,做过四届春晚的总策划与总撰稿,与众多春晚总导演合作过。  对于近年来语言类节目的式微和缺乏讽刺,石林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审查,而是导演和创作人员是否具有选择讽刺点的能力:“要上下都痛恨
期刊
“北边的秃山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北京的城墙,虽然那么坚厚,也挡不住它。寒风,卷着黄沙,鬼哭神号地吹来,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青天变成黄天,降落着黄沙……”  这个春天,再次读到老舍先生的《风》时,我突然意识到先生所说的塞外会不会就是我的故乡大同。它和北京同一纬度,却在比华北平原海拔高出几千米的黄土高原上,真正是塞外古城。何况大同四季多风,即使是在夏天,也会在某个午后听到风声穿过堂屋的呼声,老大同人
期刊
1983年春节时,15岁的马东不能和父亲一起在家过春节。那一年,是央视的第一届春晚,马季是首届春晚的主持人和演员。他的相声让久被压抑的国人开怀大笑。  28年后,马东成为春晚的语言类节目总导演,可是春晚能给人们的笑声已经越来越少了。  “就当对你父亲致敬”  马东和父亲马季的职业之路完全不同。马东是电视制片人,而马季是相声演员。马东从来没想过要子承父业,马季说过,儿子不是说相声的料。可是,在200
期刊
2013年开年伊始,北京乃至华北、黄淮大地陷入了持久的强霾笼罩之中。2月下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一项研究发现,北京1月强霾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有毒有害的含氮有机颗粒物,这是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1940年代,洛杉矶发生严重的空气污染,400多名65岁以上老人因此死亡。以汽车尾气为主要成分的空气污染,也被称为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此次北京出现的强霾,只是包含光化学烟雾的成分,还不能称之
期刊
2012年12月1日,在一场颁奖典礼上,爱佑华夏基金会理事长王兵被授予“2012华人经济领袖奖”。这个有别于公益性奖项的荣誉,却在某种意义上切合了王兵从事公益事业的理念。  爱佑华夏是内地第一家非公募基金会,从一开始,曾任投资公司董事长的王兵就在寻找符合商业运作理念的公益项目,也就是说,这种项目必须“第一要可复制,能做大;第二成本要低;第三要可度量”。  例如,最初爱佑华夏曾考虑过做骨髓配对项目,
期刊
一个叫郭美美的人,让刚有起色的中国公益,整体跌入低谷。或者,更准确地说,那个叫郭美美的人,揭开了中国公益一直隐藏的伤疤。于是,刚刚过去的2012年,成了中国公益的反思年。  反思之中,出现了一些崭新的迹象,如社会组织准入条件有所松动、透明成为重要共识、草根力量迅速成长、政府购买民间组织服务等。  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总结道——2012年是中国公益大转折之年。  于是,盘点转折之年的那些
期刊
2012年8月10日下午,一阵铃声响过之后,崔永元宣布:“开课了”。  这是崔永元公益基金在北京举办的第六期乡村教师培训,同样的活动在上海也已开展一期。该活动每期邀请百位边远地区的乡村教师,利用假期到北京或上海进行为期十天的体验式培训:坐一次飞机、乘一次火车、看一场高规格演出、接受一次全面体检……体验城市文化生活,开阔眼界,接受新知,提高人文审美综合素质。  这次活动,20多名中学生志愿者首次独立
期刊
刘铁民一手创办了《综艺大观》,是1999年春晚总导演中年龄最长的,担任导演组组长,负责总体协调。朱彤负责晚会节目总体策划和对外宣传;黄海涛负责喜剧语言类节目;陈雨露负责歌舞节目;周晓东负责晚会编舞和音响。  作为总导演,刘铁民除了参与策划晚会的所有节目,还负责召集导演组四个成员开会,研究晚会节目的最新进展情况,听取其他导演的节目修改方案。五个人一起工作,发生摩擦之时,刘铁民还得把各位团结起来,使工
期刊
在成为中国首届春晚导演之前,黄一鹤自言:“之前,没有什么翻天覆地的经历。”  1949年,15岁的黄一鹤参军,在解放军某文工团从事文艺工作。一年后,他就跟着部队去了朝鲜,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后来,军一级文工团解散,黄一鹤转业到中央电视台,成为一名电视编导。  执导1983年首届春晚,则让黄一鹤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首届春晚大获成功后,他又陆续执导了四届春晚,被誉为“春晚开山鼻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