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是撬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按钮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学习的積极性高,我们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使学生对物理感兴趣,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我们的物理课堂才能高效。否则,不管我们教师一个人多么卖力气讲,讲得多么精彩,以至于把所有的典型题一个不落的讲解,甚至刚刚讲过的原题就考试,学生也不会做。可见,过去这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了。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再结合我们物理学科得天独厚的特点——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利用实验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激趣导学,力求做到课伊始,趣味已生;课进行,趣味正浓;课结束,趣味犹存。
  比如在引入新课时,我们常设计一些富有神奇和魔术色彩的小实验。例如在讲《大气压强》这节课时,我先介绍了一则神话故事:《天方夜谭》中有一个魔瓶故事,瓶盖一打开,就会有魔鬼从瓶中跑出来。然后告诉学生,讲台上也有一个魔瓶,哪位同学敢把这个瓶子的瓶盖打开?(但千万注意发生异常情况时就迅速把瓶盖盖上)。这时一个同学带着疑问而又很害怕的样子走上讲台要将瓶盖掀开。此时此刻发现全班所有同学都全神贯注地看着这位同学掀开瓶盖,结果这位同学掀开瓶盖的瞬间并没有发现魔鬼从瓶口跑出来,却发现瓶底有水往下流。这位同学立即把瓶盖子盖上,水也不流了。这时学生发现这个瓶子底有几个小的针孔。“那么同样的一瓶水为什么盖上盖子后就不能向下流水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的课题—大气压强”。接下来我又利用魔术表演中分散人们注意力的办法,迅速更换瓶盖又把这个矿泉水瓶变成“听话的矿泉水瓶”,这样层层激趣,以趣导学,何愁效率不高呢?
  现在我们已经把利用生活物品做实验引入到复习课中,对提高课堂效率也有很好的作用。过去在学完一章内容后,总结和巩固这一章知识点时,常常是教师一个人用干巴巴的语言科学系统地把知识点罗列起来写到黑板上,学生在下面记在笔记本上,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能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当然大部分学生只记笔记而记不到头脑中,更谈不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了,课堂效率很低。根据美国教育家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学生在做实验中学和实际演练的效率很高,可达到70%以上。所以现在我们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把一些随手生活物品用来做实验引入到复习课中,使每位学生都可以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掌握了基础知识,同时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我们在复习液体压强的4个特点时,有些知识尽管教师反复强调,可学生就是记不住。我们巧妙的利用了一个矿泉水瓶,一盆水和海绵等生活物品组织学生做实验,让学生在做实验中进行基础知识梳理和巩固。就是这些小实验将所学知识穿成了线,比用语言表达和反复强调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正是以这些实验为支点撬动了学生的兴奋点,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原来不愿学习的变得愿意学习了,难度大的变得简单了。使我们物理学科无论是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都不再沉闷和枯燥。有这样一句话:“资源放错了位置就是垃圾,垃圾放对了位置就是资源”,只要我们动一下心思把生活中的所谓“垃圾”引入到物理课堂中来,这些“垃圾”一定会变成丰富的课程资源。
  虽然我们设计的一节节课已结束,可学生的兴趣尤存。促使学生回家之后利用随手可得的生活物品继续进行研究和探讨。比如:①我在讲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时,没有把它当重点讲解,也没有做实验,可学生在家里利用旧电器上二极管做实验真正弄明白了二极管的单调导电性。②更让我难忘的是学生为了弄清楚摩托车上的消声器的原理,到摩托车修理店买了一个废旧消声器,拆开后看到内部的构造从而懂得了原理,摩托车消声器以前我从来也没有见过,我感谢我的学生使我增长了知识,我想这就是教学相长吧。③更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学生在课上用矿泉水瓶探究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时回家反复琢磨,第二天一名学生告诉我能用另一种方法也可以证明这一问题。这是一种逆向思维而且很有创新。我想这就是放手后学生给我的惊喜吧!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发生,举不胜举。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通过实验找到学生兴趣点,提高课堂效率,使高校课堂不再是不可触摸的高压线。所以我们一旦用实验按动了高效课堂的核按钮,将会产生无法控制的链式反应。首先学生动手能力更强了;其次学生在做实验中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由现象归纳结论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使学生由原来的能学会了变得我会学了,由会学变得主动学了,也为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奠定了基础。学生的思路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说不定,我们的学生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发明家和科学家。
其他文献
面向全体,一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追求”。然而,什么是真正的面向全体?又如何做到面向全体呢?这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为上好每一节课我总是为课堂提问而精心备课,为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活动环节当中去。记得有一节课,我讲的是《乌鸦喝水一课》,提问:乌鸦是怎样喝到瓶子里的水的?它想出来了什么好办法?谁能帮帮乌鸦上台演示一下?顿时,班里沸腾了,连下边坐的听课老师也坐
期刊
《新课程标准》要求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这给课堂教学提出改革要求和方向。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  众所周知,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所以,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帮助他们
期刊
“政史不分家”,政治与历史是两门关联性十分强的学科人文学科,虽然政治学科与历史学科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上有较大的不同,但二者之间却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结在一起的。可见,高中政治教学中无不渗透着历史的精髓。因此,注重政治教学中历史情境的运用在学科内容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很多内容既是政治学科内容也是历史学科内容,二者之间已经相互融合,不分轩辕。这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历史情境
期刊
【摘要】小说是一种“集大成”的文体,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核心内容,在初中阶段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小说时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如何深入分析人物性格?我们在探究小说教学分析人物形象时,先从文中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入手,结合小说时代背景,全面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还要深入挖掘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除此之外,围绕小说人物形象组织多种教學活动,使小说的人物形象特征深入人心。  【关键词】人物形象 人
期刊
多年来我们没有真正地把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为了逐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并尽量并尽可能地少走弯路,今后一定要把数学教学工作推进到科研领域中去,不能满足于一般的教学经验描述。  若干年来,由于不承认数学教学是一门科学,或者说对它重视不够,以致数学教学研究工作迟迟不能进入科研领域,在前进的道路上走了许多弯路,教训是多方面的。的道路上走了许多弯路,教训是多方面的.  比如说,数学教学要不要发展和培养学生的
期刊
戏剧艺术,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它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在九年级下册中第一单元就收录了具有代表性的《威尼斯商人》、《变脸》、《枣》、《音乐之声》四篇戏剧体裁的文章。戏剧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把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来展示一种风情或一种社会面貌,要了解戏剧首先必须找准矛盾冲突,矛盾越尖锐,才越会有戏,戏剧之所以具有惊人的魅力就是这种随时发生的矛盾时时紧扣着读者的灵
期刊
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自然界的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的一种相互吸引力,并说明了这种万有引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且有什么关系。日常生活中,普通物体之间的这种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天体运动中万有引力却非常大,提供了天体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  航空航天与宇宙探测是现代科技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理综物理命题的热點内容,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习题类型较多,不少学生普遍感觉到建模困难,导致解题时找不到切入点。笔
期刊
初中思想政治课担负着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教好思想政治课对初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高尚道德的培养,以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初中学生在脱离小学阶段的培养教育后,进入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和智力飞速发展的时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两个特点不可忽视:一是矛盾性,突出表现为既向往成熟又偏于幼稚的思想迷茫状态:二是可塑性,即初中生在由幼
期刊
【内容摘要】教材中的文言文距现代的时间很久远,但它们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巧妙而恰当的方法,让学生感悟到文言文的“美”,把古人高远的的思想境界、情操志趣、意志品质化为自己内在的“血肉”,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个人修养。  【关键词】 文言文美 感悟提高素质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古人思想、生活、文化诸方面的书面呈现形式。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大多文质兼
期刊
针对我校中后等学生较多,基础较薄弱以及班级语文课上人文性过剩而工具性稍嫌不足的特點,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强了语文的工具性部分的设计,经常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我认为只有语文的基础夯实了,才有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的追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孩子连走路都不会,就让孩子学跑步,这是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语文教学亦然。  语文教学的脚踏实地还体现在日积月累的坚持上。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不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