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v_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说是一种“集大成”的文体,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核心内容,在初中阶段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小说时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如何深入分析人物性格?我们在探究小说教学分析人物形象时,先从文中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入手,结合小说时代背景,全面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还要深入挖掘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除此之外,围绕小说人物形象组织多种教學活动,使小说的人物形象特征深入人心。
  【关键词】人物形象 人物描写方法 社会背景 社会意义 学生活动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小说的定义中突出了塑造人物形象,可见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教学的核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往往具有独特的鲜明的个性,人物的性格在情节的发展中不断完善,情节影响人物性格的发展,但人物性格也决定着情节的发展。所以在小说教学中,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从而把握好作者的创作意图。在小说阅读教学时,我们分析人物形象可从四方面入手:
  一、 找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
  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描写手法多种多样,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等。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手法刻画人物的?
  如在教学鲁迅小说《孔乙己》时,首先引导同学们从对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中各找出一句最能反映人物形象的句子,并试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其作用。如:外貌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文章主题。)如:神态语言描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除此以外,有些小说较多地运用了心理活动描写。如《最后一课》中对小弗郎士主的刻画要运用心理描写,一方面生动地描绘了小弗朗士天真幼稚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又真切地反映了爱国主义感情再他幼小心灵中的萌芽滋长,充分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把小说中的人物放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中分析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小说选取了不少名家名篇,还有一些外国小说,这些小说中的故事、人物距离当今学生的生活已经很遥远了,想要真正地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就必须还原那段社会历史,充分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在学习《范进中举》时,刚接触到课文就要为学生补充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否则学生很难理解小说的讽刺性。作者吴敬梓所处的时代,是在清王朝统治的前期,科举制度是清王朝巩固统治、笼络人心的有力工具,许多知识分子堕入它的圈套而追求功名利禄。吴敬梓反对这种考试录用人才的制度,用讽刺手法写了《儒林外史》,暴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剥削阶级的罪恶。文中范进喜极而疯的形象,是作者有意鞭挞他的丑恶灵魂,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
  契诃夫短篇小说《变色龙》中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抛开他生活的社会背景,学生会觉得这个人可笑而讨厌。而了解到19世纪80年代的俄国社会新沙皇加强宪兵警察等专政机构,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空间。这时候学生就会深刻感受到,奥楚蔑洛夫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锋芒更多的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这才是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创作小说的目的,才是对这个人物形象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三、深入挖掘人物形象广泛的社会意义
  学生在阅读小说时,一般只是直观地对人物形象作表层意义的理解,而忽略了从人物形象中体现出来的本质的东西——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小说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往往不仅代表这一个人,更多的是代表了一类人,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的性格、情感、爱憎等方面,去领略作家的意图,体会人物形象中寄寓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
  鲁迅《故乡》中的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少年,是我儿时的好伙伴。几十年后中年闰土变化太大了,两个人再见面的情景实在出人意料,所以“我”“打了一个寒噤”,知道两个人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当年的“豆腐西施”,在“我”的印象里显然同二十余年后重新见到的“细脚伶仃的圆规”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小说通过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前后巨大变化,更进一步透视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这两个人代表了社会中农民阶层和小市民阶层。
  四、围绕小说中人物形象组织开展多种学生活动
  1.写人物评论。
  小说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来凸现主题反映社会现实的,因此,小说人物就成了重要的写作点,人物评论就成了主要的写作形式。学了《范进中举》后,我出了这样一道写作题:请你从小说人物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众邻居中任选一个或一群形象来写人物评论,要求评论有点有据,评价全面。这种通过写人物评论来学习小说的方法,更能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更为深刻。
  2.续写。
  小说的结尾往往发人深思,我们可以用续写的方法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讲讲主人公接下来的经历。比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是遇到了将军的哥哥?又有一起新的狗咬人事件?找赫留金算账?在动手写之前要让学生明确,不论情节怎么发展,人物性格是稳定不变的,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续写时一定要围绕人物性格特征展开,也加深了学生对人物的理解。
  小说是一种“集大成”的文体,如何在阅读学习中找到提纲挈领的方法?抓住人物形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入手,结合小说特定的时代背景,深入挖掘人物广泛的社会意义,通过以人物形象为主题的各种学生活动,就可以很好地完成小说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
其他文献
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原则和模式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课程整合的含义  “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叠加。广义上,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
期刊
根据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要求,语文素质应包括四大方面:1.要求学生既能迅速而有效地理解评议文字接受信息,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进行思想交流。2.要学会做人,要有良好的性格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要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3.要有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文明的素质。4.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可见,语文素质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但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在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无论是
期刊
摘要:诗歌教学是现今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面对困难我们不能逃避,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积极探索和建立多样和有效的初中诗歌教学模式。  关键词:诗歌教学 中国古代诗歌 教学模式 环节  诗歌教学是现今初中语文教學的一个难点,说它“难”,我觉得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是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其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让年龄尚小的初中生去体会并准确把握诗歌的意境,自然是一件难事;主观
期刊
音乐是一门情感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她巨大的快速的感染力超越了任何一门艺术。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在小学、初中上过一周一次的音乐课,他们的音乐教师有些是兼职的——他们本职是语文或外语。许多学生被灌输了这样一个观念:音乐课,就是唱歌课。一周一次的音乐课能唱首歌还算好的。所以他们不知道最简单的乐理知识,不知道中国的五声音阶,甚至不知道c大调——他们绝大多数,唱不全“1234567”!他们也几乎没有见过钢琴、
期刊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也是数学思维的结果。数学思维是以逻辑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思维活动。心理学的研究和数学教育的实践表明,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必须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数学语言狭义地说是指数学符号语言,广义地说,是指一切用以反映表达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语言。与自然语言相比,数学思维与数学语言有着紧密的联系。某种思维考虑得越深刻、越严谨,它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的表达也就越明确、越清楚;反过来说
期刊
所谓后进生是指那些智力和生理并无缺陷,但思想品德、学习成绩、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  后进生是普遍存在的,每个班都有,只是程度不同,人数多少而已。一般来说,在小学阶段,年级越高,后进生越多。临近毕业的一年,某些学生的不良品行暂时受到自抑,但升入初一又重新表现出来。  一、后进生是如何形成的  ⒈家庭原因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人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童年时代由谁带路,周围世界中哪些东西进
期刊
在某一化学或物理变化过程中,某些微粒(如分子原子电子等)的量保持恒定,如质量守恒、原子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等,利用这些守恒关系解题的方法叫做守恒法。它的特点在于省去化学反应或变化的中间过程,抓住总结果中某一待定量,根据守恒原理求解。  一、常见的守恒类型  1.原子或原子团守恒(质量守恒)  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前,某物质、元素、原子团或某些特定组合的质量(或物质的量)等于化学反应
期刊
面向全体,一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追求”。然而,什么是真正的面向全体?又如何做到面向全体呢?这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为上好每一节课我总是为课堂提问而精心备课,为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活动环节当中去。记得有一节课,我讲的是《乌鸦喝水一课》,提问:乌鸦是怎样喝到瓶子里的水的?它想出来了什么好办法?谁能帮帮乌鸦上台演示一下?顿时,班里沸腾了,连下边坐的听课老师也坐
期刊
《新课程标准》要求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这给课堂教学提出改革要求和方向。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  众所周知,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所以,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帮助他们
期刊
“政史不分家”,政治与历史是两门关联性十分强的学科人文学科,虽然政治学科与历史学科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上有较大的不同,但二者之间却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结在一起的。可见,高中政治教学中无不渗透着历史的精髓。因此,注重政治教学中历史情境的运用在学科内容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很多内容既是政治学科内容也是历史学科内容,二者之间已经相互融合,不分轩辕。这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历史情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