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突发猝死31例急救及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eeeeddd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突发猝死病人的急救及护理。方法:对31例急性心肌梗死突发猝死患者实施积极抢救并给予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31例抢救成功率93.5%。结论:做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现场救治及护理,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挽救患者生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猝死 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197
  资料与方法
  2001~2009年收治急性心肌梗死猝死患者31例,其中2例死亡,均发生在院外。本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40~81(60±4.5)岁,广泛前壁梗死12例,下壁梗死7例,下后壁梗死3例,侧壁3例,前侧壁梗死4例。猝死时心电图示:心室纤颤27例,心脏停搏4例,经过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和科学、人性化的护理,2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抢救成功。2例院外心肌猝死,来院时已临床死亡。
  现场救护:①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生命体征监测值,迅速做出初步护理诊断,然后根据护理诊断的先后次序配合医生进行抢救。②吸氧:吸氧是心肌梗死治疗中的重要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无论有无并发症,常规予鼻导管吸氧2~3天,氧流量2~4ml/分。对合并急性左心衰竭者予以加压吸氧或用50%酒精湿化吸氧,持续吸氧可缓解疼痛,增加心肌供氧,限制梗死面积再扩大。③用药监护: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迅速,部位合适,固定可靠,以免搬抬过程中针头脱落,影响药物输入,按医嘱保证滴速和用量。一般24小时内输入液体不应超过500~1500ml,严格掌握输液速度,防止增加心脏负荷[1]。用抗凝血栓药时一定要密切监测血压、皮肤黏膜出血点、二便颜色及出凝血时间。④镇静、止痛:对于剧烈疼痛或烦躁不安者,遵医嘱正确使用镇静止痛剂。AMI患者多发病突然,并伴有疼痛、压榨感,因此要认真观察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因剧烈疼痛、烦躁不安可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心脏负荷,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所以疼痛时要尽快止痛,可给予度冷丁或吗啡止痛。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面色的变化,以防止药物对呼吸循环的抑制。⑤心电监护: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也是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常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后24小时之内,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床边连续心电监测及全面的护理观察,可以及时发现危险征兆,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对发病1周内尤其是最初24小时的患者至关重要。对患者采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护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感,及时发现心律、心率的变化,记录下变化的心电图,标明时间。保留静脉通路,准备好抢救车及抢救仪器,如除颤仪、吸引器、呼吸机、气管插管、起搏器等用物,尽快协助医师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时,电极位置一定要固定好,导联线连接要牢固,防止患者翻身时电极脱落。
  绝对卧床休息:一般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休息7天,如病情稳定,无并发症,第2周就可在床上做四肢活动,第3~4周可帮助患者逐步离床站立和室内缓步走动。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增加活动量,运动量以不引起心脏不适或气短为指标[2]
  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应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对有合并症、血压不稳定者应每隔10分钟监测1次,血压平稳后,根据病情延长测量时间,无合并症者1~2小时测量1次。
  合理饮食:应给予高维生素,适量纤维素,足量蛋白质,低脂、低盐、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忌食刺激性食物。最初2~3天以流质饮食为主,如水果汁、米汤,以后随病情缓解可进半流质饮食,鸡蛋、稀米粥等,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适量饮蜂蜜水,并强制戒烟。可在睡前、起床后加适量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饮食宜少量多餐,切忌过饱,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大小便护理:鼓励患者进食新鲜蔬菜及富含粗纤维食物,保持每天大便1~2次。若2天未排便须积极处理,可用中药番泻叶代茶饮或进行腹部按摩,加速肠蠕动;便秘者给予开塞露或温盐水灌肠。排便时须有专人看护,避免排便过度用力,防止因腹内压急剧升高反射性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变化而发生意外。
  心理护理:应及时采取措施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以避免不良心理加重病情。
  溶栓护理:溶栓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脑血管病、活动性出血、近期手术史等溶栓禁忌症,并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检查。溶栓药物应即配即用并在规定时间内输入;静脉给药时,要求穿刺1次成功,以免局部出血或血肿。用药期间应严密进行心电监护,观察患者脉率、体温、呼吸、血压的变化和出血倾向,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寒颤、发热、皮疹等过敏反应。溶栓后应定时行心电图、血心肌酶检查,询问患者胸痛缓解情况。
  康复指导:排便时,嘱其避免过度用力或屏气,以免引起猝死。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镇静、安眠药物,有计划地使患者了解心肌梗死的医疗知识,教给患者相应的健康知识,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防止复发和自我保健,使患者掌握疾病的规律,配合治疗,防止或减少诱发因素及并发症,尽快恢复和促进健康。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嘱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发病的危险因素。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常并发心律失常、心衰、休克,是心肌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积极抢救治疗,合理有效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如果处理得当,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血管急症,也是造成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中50%发生在病后1小时内,如果早期处理得当,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因此,早期及时正确的救治和护理,能有效减少或避免猝死等严重不良后果,降低死亡率。同时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个体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急性心肌梗死,做好康复指导,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刘苏君.专业护士是护理学科内涵建设的重要阶段.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504.
  2 朱玉洁.健康教育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井冈山医学专报,2005,12(2):61.
  3 谢苗生,连铭锋.351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分析.中国急救医学,1999,19(3):167.
其他文献
<正>我国经济和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新型政府组织、新型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大量新型经济组织构成了新型市场经济组织的主干。在整个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处于转型时期,这
会议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新生儿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仅为成人的1%~2%,易出现黄疸,若不及时治疗,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引起死亡或有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将对家庭和社会产生严重影响。在采取有效治疗的同时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  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其主要特征为气道重构和气流阻塞,病理学显示气道管壁增厚变形,其中又以平滑肌增厚最显著,从而导致气道管腔狭窄和气道阻力增加,这一过程称气道重构。目前,气道重构的机制还未完全明确,但大量研究表明,炎症细胞、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生长因子和酶等多种因素参与气道重构。现就
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精辟论述是总结我们党近80年历史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
资料与方法  2008年3月~2009年12月收治白血病患者117例,男67例,女50例,年龄5~65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3例,高初中59例,小学及以下45例,179例肾脏疾病病人,男106例,女73例,年龄16~73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1例,高初中72例,农民76例。
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使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在这之后的八十年,中国人民历经磨难、苦斗与挣扎,探索与求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多少仁人志士为没有寻到中国的出路
前言历史翻到20世纪80年代,高等职业教育--一个新生事物出现在中国这声黄土地上;随着时代车轮的飞转,眼下,廿个春夏秋冬,廿年风风雨雨过去了,高等职来教育发殿究竟如何?他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002   利尿剂:NYHA心功能Ⅱ级以下患者一般不需长期应用。有显著的体液潴留或肾功能损伤时宜选用襻利尿剂,而噻嗪类仅适用于轻度体液潴留,肾功能正常的心衰患者。利尿剂用量不当有可能改变其他治疗心衰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利尿剂无效时应联用或加用扩血管药物。慢性心衰患者常因心衰恶化,终末器官灌注不足而出现低血压、氮质血症,患者
环状RNA(circularRNA,circRNA)是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细胞中一类区别于传统线性RNA的新型形式,富集在胞浆中具有牢固的环状结构,大量存在于真核转录组中。大部分环状RNA是由外显
目的探讨CXCR4表达与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筛选与CXCR4相关的circ RNA,寻找判定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1、收集肺腺癌手术患者组织标本,通过Wsternblot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