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2—3岁幼儿的语言刺激,促进幼儿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lzh_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台梭利认为:语言是出生后从环境中得来的,而婴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对宝宝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语言能力与社会能力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两者如出现发音迟缓或障碍,不但阻碍与他人的沟通交往,而且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因此,我在我园对2—3岁幼儿(幼儿园托班)加强了语言刺激,发现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语言发展的要求
  1.托班大纲要求。
  幼儿学说普通话,学习正确发音,要能使用简单的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集中注意力10分钟左右,初步理解简单故事与儿歌内容,在成人的启发帮助下,说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说出5—7个字的短句,能叙述简单的事,会提问,学会儿歌4—5首,每首6句,每句7字左右(这是2岁半的具体要求)。
  2.幼兒语言能力的发展分两部分。
  一是对语言的理解,如听一听,它是语言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孩子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二是对语言的表达,这里包括学一学、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
  因为2—3岁的幼儿不但能理解,而且能交流,词的概括和对行为的调节作用也初步发展起来。这里说的语言主要是口头语言,因为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词汇量可达1000字左右,句子的结构由简单句向复杂句发展,句子明显增长,所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如能表达时间和空间概念、人物间的关系等。
  2—3岁不仅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而且是儿童掌握语法和句式的关键期。因此成人对幼儿讲话的数量、说话的方式及说话时使用的声调都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学期我带了一个叫胡嘉新的孩子,刚来时,差一个月两岁,与我们交流只会说:“吃饭、尿、拉、找妈妈。”因此在平时的活动中,我有机会就和他说话、交流,让他开心、开口。两个月后他的句子已达到七个字,他的妈妈看到孩子的变化吃惊不已,没想到孩子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达到这个水平,可见语言刺激所带来的潜力会有那么大。这就是加强语言刺激后孩子的变化。
  二、幼儿语言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了解了托班孩子的语言发展重要性和具体要求,再来看看孩子在2—3岁口语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口吃。
  这时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正处在初期,想说的话不容易完全表达,因此有暂时性口吃现象。我们班就有两个这样的孩子,每次遇到口吃,我们以平常心对待,不强化孩子的缺点,因此孩子在园的五天,口吃只是偶尔现象。没想到家长在双休日却发现孩子口吃现象严重。经过了解才知道,家长只要听到孩子口吃就让他再说一遍,这无形中强化了缺点,增加了其心理压力,其实了解原因对症教育是最重要的。
  2.将手势、情绪代替口语。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孩子一个手势,一个表情,家长就明白意思,甚至挖空心思猜孩子想说什么,生怕听不懂使孩子哭闹,渐渐地孩子形成懒惰心理,不愿意张口,减少了练习的机会。如一个孩子三岁了还不会说话,经观察发现,这个孩子很聪明,成人说什么都能听懂,她妈妈一直认为是生理原因,当查后一切正常时,她才发现是自己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即当孩子发音不清,家长不是尽力让孩子多练习一遍,纠正发音,而是凭着自己对孩子的了解进行猜测。
  3.所答非所问。
  在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成人往往忽视了幼儿早期倾听能力的训练,缺乏指令性的操作练习,使孩子停留在模仿阶段,造成孩子讲的成人听不懂、成人讲的孩子听不懂的现象。
  以上这几点如不及时纠正,错过了口语发展的敏感期,严重的就会出现心理障碍。
  三、对策与实践
  在近二十年的教学中,我也总结出一些让孩子能说会道的方法,现举例一二。
  1.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我认为只要孩子醒着,陪伴他的就应该有各种各样的语言存在,让孩子无时无刻都在听、说、读,而不是让孩子长期处在一个安静、无任何刺激的环境。即使是大班的内容两岁的孩子一样也会记住,例如大班绕口令《七个果子》:“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个阿姨来摘果,七个花篮手中提,七个果子摆七样,苹果、桃子、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我在平时的散步、游戏、走路时,都用有表情的、有节奏的、有动作的方式来读,只是不做任何的要求,让孩子认为是无意的,实则是在无意的环境中加强语言刺激,没想到不到一周,这些两岁左右的孩子居然会读了。因此,环境就是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很重要的,因为3岁是“潜性吸收性”心理阶段,其学习模式就像“摄像机”一样,在无意识中可吸收大量的知识,具有无限的学习潜能。
  2.激发孩子听、说的欲望。
  对于2—3岁幼儿来说,想和愿意是关键的关键,那么想的前提是什么呢?是兴趣。兴趣的来源不仅仅有内容本身,还有一点,就是成人能否激发孩子说的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大孩子需要智慧,而教托班的小孩子不仅仅要有智慧,还要有勇气当一个“疯子”,也就是说2—3岁的幼儿喜欢夸张的表情、动作和语言,让他们想看、想听、想说才是最为重要的。
  在幼儿园,我用自己饱满的热情、饱满的激情去感染每一个孩子,吸引孩子的眼球,让我的每一个肢体语言都给孩子带来无比的快乐,因为他们被我的情绪所感染,很快就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之中,从有兴趣到很快记住大量的内容,甚至还会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无意识地透露给家长,不仅自己高兴,家长也是兴奋不已。如我们讲故事,不仅声音有阴阳顿挫、表情夸张有趣,而且身体会随之而动,因此当孩子在听故事时孩子的注意力可达到15分钟左右。
  3.老师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听、说。
  2—3岁是幼儿学语言的预备期,那么对于孩子的每一次倾听和每一次说话就都应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要让孩子感觉到:(1)养成良好听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听就谈不上说;(2)孩子说的时候有听众,会让孩子充满说的自信,为下一次张嘴说他想说的话奠定基础。有时,大人可能听不懂孩子说的是什么,但即便是这样我们也要微笑地看着孩子,鼓励他把话说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积极态度,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朋友,朋友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平等且愉快的。
  4.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当孩子能辨别物体不同时,我们就可以对孩子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因为2岁半到3岁半的孩子可以说已经开始用整个身体去探索新环境的奥秘,如果给他足够的刺激,孩子的大脑将以“更新换代”的速度发展,你会发现孩子“日新月异”。
  我认为阅读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对图的阅读;(2)对文字的阅读。
  当孩子发现图文并茂的读物可以帮助自己理解其内容,还能认汉字时,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那么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提供大量的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读物。当孩子阅读出现障碍时,成人应给予孩子一定的帮助,尽量不给孩子阅读的任务和压力,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阅读,并对孩子的阅读材料进行分类,哪些是适合和成人一起阅读的;哪些是适合听录音的;哪些是适合孩子自己阅读的。在一天中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让孩子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如果能让三岁前的孩子开心、开口、开窍,那么孩子今后的发展一定会有飞跃性的发展,因为良好的语言发展,可以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并加强孩子与孩子、成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良好的语言发展可使孩子更加清楚明了地理解别人所要表达的意思,从而作出积极的应答。
  我们要行动起来,加强对2—3岁孩子的语言刺激,促进幼儿语言的最大发展。
其他文献
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品格和习惯受家庭影响较多,因此应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所谓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他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但是我国目前家庭教育存在许多误区。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基本模式是“听话”。许多家长不屑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只是希
我在与高三学生的接触了解中,发现学生因学习压力大,思想负担重,普遍存在着“高三现象”,上课爱打瞌睡,下课不爱动,对课堂学习和集体活动热情不高,表现出焦躁不安,易被激怒,渴望发泄。为帮助学生走出“高三现象”所带来的困惑,让高三生活过得更加有意义,我就学生中存在的现象作以下简单分析和归类,并就如何正确对待这些现象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高三现象”的类型  “高三现象”在不同的学生身上的表现是不一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其中有对理想等不懈追求的积极变化,也有集体意识淡漠等消极的变化。本文对这一系列的变化及其原因作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中学生思想道德观念 积极变化 消极变化 变化原因    21世纪的学生形象及其思想道德状况将充分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我们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应有一个冷静、客观、实
摘 要: 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甚至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可行之路。作为他们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主阵地,学校一定要加强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为他们的创业奠定基础。本文对中职园艺专业的创业教育实践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中职园艺专业 创业教育 实践    创业教育是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使学生具有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的教育。随着中国
我国是拥有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教育也必然贯穿了我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史。事实上,综观古往今来的许多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有很多已经蕴含了“理解教育”或“教育理解”的观点和做法。但是作为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很少深入地去思考和品味这些理论,也不太会有意识地把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当中去。  新年伊始,我们有幸聆听了“理解教育”的倡导者,华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雄川武教授的精彩讲座和建议,
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实现有效教学,是我校近三年来一直追求的教学目标,也是我校一直奉行的教学方法,我们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重点抓好教学过程的五个环节,提出了预习、上课、作业、复习、应考的基本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预习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预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学习的预见性和针对性的关键,是合理设计、安排课堂学习的准备阶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为此,我对学生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音乐教师首要的工作便是让音乐课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幸福地成长,使之成为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在音乐情境中召唤他们的“梦”,让他们的“梦”插上音乐的翅膀,释放出梦的异彩。学生们在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间,跨越遥远的时空界限,真正做到音乐与心灵的沟通。学生学得开心、轻松,在不知不觉中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发展。  关键词: 音乐课 情境创设 想象力 培养    新课程改
唱歌教学虽不是音乐课的全部,但却是音乐教育的自然基础。唱歌是最符合学生心理要求的活动,以唱歌的形式进行教学最为简便,因为学生都具有先天的乐器——嗓子,唱歌教学易于普及。正确唱歌可以使学生的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得到合理的训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愉快的享受。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说:“所谓唱歌有两方面意义:一是肌肉运动的唱歌技术,一是从内心而发的精神活动。”匈牙利教育家柯达伊说:“艺术的精髓并不是技术,而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班级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班级管理的实质是管理学生,而管理学生的本质核心是学生人格修养、习惯的培养,大多数家长感到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老师们也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孩子们整天想些什么这可能是老师、家长们最想弄清楚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地管理学生,让学生“顺”起来,让学生热爱班级,健康快乐地学习,是每位班主任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担任小学班主任工作多年,在班级管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