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q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顾名思义,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会出现。所以,读书是当代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习惯。那么,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人的这种习惯呢?根据研究发现,幼儿时期是培养阅读习惯的黄金期。在幼儿时期,教师可以通过很好地引导,来塑造他们的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性格、理解力、自主能力等的提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引言
  其实,当代人很早就发现,一个人在幼儿时期展现的学习能力,基本就能决定他日后的发展,所以有很多家长会对孩子实行早教,为的是不让幼儿输在起跑线上。小班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旨在让幼儿在黄金时期就早早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什么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呢?窃以为,幼儿能自主阅读,热爱阅读,有阅读的能力,就已经达到了培养的目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这种习惯,就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二、观察和研究是通关秘籍
  首先,作为幼儿教师就得有一双火眼金睛,观察幼儿喜欢阅读的书的类型、哪些幼儿比较排斥阅读、幼儿比较倾向于哪个时间段的阅读时间等等现象。观察幼儿的阅读现象是一种有效的能力,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独特的个人潜力,而且还有助于教师采取一些策略来矫正孩子不良的阅读习惯。
  其次,教师已经做到了如何观察,那么可以就观察到的现象开始做些研究了。比如咨询专家幼儿适合读图画多的书,还是字多的书。再比如,对于排斥阅读的幼儿,先尝试给他们讲故事来培养其阅读能力,是不是过一段时间后他们就会开始喜欢阅读了。教师还可以在小班让幼儿自己投票选择阅读的时间段。诸如此类的研究,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最后,既然教师已经掌握通关秘籍了,就是時候该拿起“地图”进行各个击破了。下面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措施,使得路线更加明确。
  三、踏上幼儿阅读环境和氛围的形成之路
  请教师想象一下在班级看到的这些场景。第一场景:幼儿在书架上找书,结果却发现那些书都不是自己喜欢的阅读类型。第二场景:幼儿拿到了喜欢的书,结果因为其他幼儿不一起阅读,或室内光线太刺眼,而看不进书。这些场景都表现出幼儿在养成阅读习惯时遇到的阻碍。归其原因,就是没有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这里,笔者给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小环境,大不同
  每每幼儿来到书架前,却发现没有自己喜欢的书,教师应该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建议教师可以多上网查找幼儿乐于阅读的书,在班级里对幼儿的阅读书目进行调查,通过查找和调查建议学校的图书采购员购进这种类型的书。还有一个能促进幼儿阅读兴趣的办法,就是让幼儿从家里把自己喜欢的书带过来,在教室后方形成一个图书角。
  我们还可以从精神层面上为幼儿塑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比如,教师可以向幼儿收集一些他们平常阅读书目中的名言警句,然后贴在教室的墙上。再者,幼儿教师可以每周举行一次读书讨论会,就幼儿阅读的书目进行讨论,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最后,一个优良的读书环境对于阅读也十分重要。要保持阅读室光线明亮,室内空气清新,干净整洁。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让幼儿去外面的大操场、大草坪进行阅读。
  (二)小小组,大学问
  有时,幼儿进行自我阅读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孤独,没有阅读的动力。这个时候,创建一个小的阅读小组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很公平的方式,给幼儿分配阅读小组,再让小组开会讨论共同阅读的书目、阅读方式、阅读周期等等。这样,幼儿不仅可以通过小组交到朋友,还能很好地培养阅读习惯,增强自主能力。
  (三)小家庭,大改变
  通常,家庭对于幼儿习惯的养成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父母的习惯会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倡导父母在家里有时间陪伴幼儿一起阅读,阅读的同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幼儿的动脑能力。时间一长,幼儿会自己保持这种喜欢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家庭成员也会因为有共同的阅读习惯,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四、创新阅读理念,更上一层楼
  传统的阅读,会更倾向于让幼儿选择一本书,然后坐下来静静地阅读。我以为这样达不到阅读习惯养成的最高境界。所谓创新阅读,一定是要在传统的阅读理念上对其进行扩展和延伸。笔者从听、读、写三个方面来探讨创新阅读。首先,教师可以从一些主流的有声app上找到幼儿读书频道,请家长在晚上睡觉前放给幼儿听,达到潜在地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目的。其次,每周可以组织一次阅读大赛,请一些幼儿对所选书目进行有感情的朗诵,并且评出“最佳小读者”,让幼儿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感。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让他们对所阅读的故事书进行续写或者改写,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五、结语
  总之,教师希望通过给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其人生铺出一条比较好走的路,在起跑线上能够不输给同龄人。并且,本着为每个幼儿着想的意愿,教师愿意陪着幼儿一起在这黄金时期养成阅读习惯。通过小班阅读习惯的培养,幼儿的整体幸福感和满足感会提升,同时各方面的能力也会慢慢得到挖掘。
  【作者单位:常州市钟楼区新闸街道中心幼儿园
其他文献
防流感气雾剂由连翘种子挥发油、薄荷提取物及乙醇组成。以鸡胚感染法证实,该气雾剂在20℃,相对湿度为20%,浓度为1.71ml/m~3条件下,经10分钟,可将载体上甲3型流感病毒灭活99.9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不仅是因为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自身的进步,也能为他们在未来高年级的学习中积极学习知识,主动探索未知问题打下基础。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和重要性,并提出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基本策略,期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得心应手。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  经调查发现,大部分老师的教学仍然
检测表明,莲子仓贮的主要危害是青霉、米曲霉引起的霉变和象鼻虫蛀。采用γ射线辐照,可减少污染并延长莲子的贮存期。
以洗必泰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对中和试验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不同中和剂对洗必泰的中和作用不一致,消毒剂加中和剂再加菌液与消毒剂加菌后再加
交互式大屏即通过交互性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师生和生生互动,提高课堂信息密度,增强师生互动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鉴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采用交互式大屏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资源利用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交互式大屏已成为促进师生和生生交流的重要教学工具。其应用方式应根据交互式大屏的含义、教学优势、功能,有针对性地作用于小学语文教学
试验表明,在消毒剂量的紫外线照射下可诱导绿脓杆菌与蜡状杆菌形成L型。L型在菌落、形态、染色、生化反应等均有别与原菌。电镜显示L型胞壁存在缺损。
“微视频”教学是新课程标准和小学科学教学实践倡导的新型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学短视频的形式展现小学科学知识和教学过程。通过“微视频”,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是某个教学环节,将教学资源有机组合,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主要谈谈“微视频”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微视频”是指长度在30秒至20分钟,视频形态多样,内容广泛,涵盖纪录片、小电影、视频剪辑、DV短片、广告片断等,
在大型灭菌柜(20m~3)中观察了环氧乙烷对HBsAg的破坏作用。结果表明,温度上升可提高其消毒效果;柜室内上层物品较底层易于消毒;摆放方法对灭菌效果无明显影响;HBsAg对环氧乙
对液氮贮存处理中各阶段成年人尸体皮块的细菌污染进行了调查,消毒前的皮肤细菌污染率为100%,平均菌量达11000cfu/g,消毒后细菌污染率降至63.16%,平均菌量为1450cfu/g.抗冻液浸泡后污染率无明显变化,但平均菌量降
从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看出小学的英语课堂缺乏教学的活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讲课不够新颖,和学生互动非常少,时间久了,小学生对学习英语毫无兴趣,缺少热情。怎样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