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导入是指在授课之始或开设新学科,进入新单元、新段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5分钟左右时间,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起集中注意力、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人情境的作用。“农远工程”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了远程教育设备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帮助教师在教学时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可见、变静止为运动,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运用“农远工程”资源进行教学导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思维,为整个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远程教育网上的同步课堂、示范课、多媒体课件、教育动态、课程改革、优质教案等资源极其丰富,涵盖了初中和小学的各个学科,结构完全与教材相同。内容安排上考虑到教师备课的需要,包括:教案示例、典型例题、媒体展示(图片、课件、视频)、探究活动、习题精选、扩展资料等。教师可从媒体展示中选择合适的视频、图片等素材,直接应用于教学导入;可选择资源中的课件或对其加工处理,形成具有自己教学特点的助教课件,用于教学导入环节;也可参考示例的教案,看其中是如何进行教学导入的,为自己设计导入提供思路;还可以通过扩展资料,渗透与本课相关的知识和资料,使自己的导入设计更加新颖和丰富。
直观导入
直观导入是一种以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图表,观看影视片段或幻灯片等活动方式,引起学生兴趣,再从观察中设置问题的导入方法。
曹瑞霞老师在进行八年级语文课《桥之美》的教学时,认为语文离不开美,《桥之美》更是句句携美、段段示美。她在讲授的开始,用优美的音乐,配以各种名桥的图片,再配上简洁的介绍,把学生引入一个全新的天地,激发他们深入学习课文的欲望。下而是她的具体导入过程。
师:俗话说,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我要说,一水一情韵,一桥一风景。小河上赵州桥的端庄,康河上康桥的妩媚,永定河上卢沟桥的自然,西湖上断桥的忧郁。睛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一句旬优美的诗,一座座动人的桥。下面,就请我们一起欣赏一些桥的图片,感知桥之美吧。
播放图片——认知“桥之美”(播放轻音乐,教师介绍)。
卢沟桥:闻名世界的卢沟桥,桥头上每根柱子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宝带桥:现存最早的也是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环境的配合使它如诗如画。
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与本课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段。
初中音乐教师吕琼在《让世界充满爱》一课的教学中,利用从远程教育资源网中找到的故事《天堂与地狱》(背景音乐《祈祷》)进行导入。这个故事告诉学生:只有在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的互帮互助中,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满,我们的世界也才会更加美好。这样做既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又能够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复习导入
教师以复习、提问、做习题等教学活动引出先前知识做铺垫,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连接点,将新知识纳入先前的认知结构中。
邵艳丽老师在三年级英语上册《Let’s act》一课的教学导人环节,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复习单词,教师说汉语,学生说英语,用升降调练习“doctor,WOrker…”,在全面进行新课前,扫除学生在单词音、形义方面的障碍,为下一步的听说、练习打下基础。接下来,用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应)教学法复习了本节课要遇到的几个小动物,学生们看到屏幕上可爱的小动物,顿时情绪高涨,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为下一步课文内容的学习埋下伏笔。
设疑、悬念导入
设疑、悬念导入是指,教师在教学之始,编排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形式多样的、富有内涵的问题,以渗透本课学习目标和研究的主题。
焦敬伟老师在讲授九年级数学(上)《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从远程教育资源网中搜集埃及著名的胡夫金字塔的图片、河流的图片、旗杆的图片等材料,从百度网下载音频,创设问题探究情境。
多媒体播放: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被誉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约230多米。据考证,为建成大金字塔,共动用了10万人花了20年时间。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9米,但由于几千年的风吹雨打,顶端被风化吹蚀,所以高度有所降低。埃及著名的考古专家穆罕穆德决定重新测量胡夫金字塔的高度。在一个艳阳高照的上午,他和儿子小穆罕穆德来到了金字塔脚下,他想考一考年仅14岁的小穆罕穆德。
师:借助太阳的光线帮我们解题,你想到了吗?
学生纷纷回答。
猜谜导入
宫敬老师在教学三年级美术课《风凉的扇子》时,利用农远资源库里的媒体资源,制作了符合本课教学导人所需的课件。课堂上她先鼓励学生说:“同学们,听说我们班个个都是猜谜高手,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看看吗?”接着,运用多媒体播放谜语:一件东西生得怪,轻薄像片小云彩;烈日炎炎不用愁,摇来清风人人爱。打一生活用品。如此激趣导人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事例导入
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例来导入课程,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
韩学杰老师在四年级数学《线段、直线和射线》教学伊始,利用多媒体请学生一起欣赏几幅美丽的图画,课件出示图片,播放音乐,并加以解说。
师:第一幅图画:城市的夜空如此美丽,是由霓虹灯发射的无数条彩色光线构成的。第二幅图画:手电筒发射的光线照亮了夜行的道路。第三幅图画:通过电线杆之间的一条条电线输送而来的电源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第四幅图画:笔直的公路像一条直线无限延伸向远方,给我们出行带来方便。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都是由线条构成,正是这些线条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五彩缤纷、美丽多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线的世界,共同学习有关线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韩老师利用远教资源及学生学过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的生活背景和学习素材,初步认识数学的客观存在性。
“农远工程”资源不仅可以用于课堂教学导入,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解读教材,把握教学重点,从而更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能有助于教师用新的课程观指导、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注:文中所举的教学案例均取自洛阳市电教馆李建聚老师提供的《2009年洛阳市远程教育应用评比资料》。
远程教育网上的同步课堂、示范课、多媒体课件、教育动态、课程改革、优质教案等资源极其丰富,涵盖了初中和小学的各个学科,结构完全与教材相同。内容安排上考虑到教师备课的需要,包括:教案示例、典型例题、媒体展示(图片、课件、视频)、探究活动、习题精选、扩展资料等。教师可从媒体展示中选择合适的视频、图片等素材,直接应用于教学导入;可选择资源中的课件或对其加工处理,形成具有自己教学特点的助教课件,用于教学导入环节;也可参考示例的教案,看其中是如何进行教学导入的,为自己设计导入提供思路;还可以通过扩展资料,渗透与本课相关的知识和资料,使自己的导入设计更加新颖和丰富。
直观导入
直观导入是一种以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图表,观看影视片段或幻灯片等活动方式,引起学生兴趣,再从观察中设置问题的导入方法。
曹瑞霞老师在进行八年级语文课《桥之美》的教学时,认为语文离不开美,《桥之美》更是句句携美、段段示美。她在讲授的开始,用优美的音乐,配以各种名桥的图片,再配上简洁的介绍,把学生引入一个全新的天地,激发他们深入学习课文的欲望。下而是她的具体导入过程。
师:俗话说,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我要说,一水一情韵,一桥一风景。小河上赵州桥的端庄,康河上康桥的妩媚,永定河上卢沟桥的自然,西湖上断桥的忧郁。睛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一句旬优美的诗,一座座动人的桥。下面,就请我们一起欣赏一些桥的图片,感知桥之美吧。
播放图片——认知“桥之美”(播放轻音乐,教师介绍)。
卢沟桥:闻名世界的卢沟桥,桥头上每根柱子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宝带桥:现存最早的也是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环境的配合使它如诗如画。
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与本课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段。
初中音乐教师吕琼在《让世界充满爱》一课的教学中,利用从远程教育资源网中找到的故事《天堂与地狱》(背景音乐《祈祷》)进行导入。这个故事告诉学生:只有在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的互帮互助中,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满,我们的世界也才会更加美好。这样做既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又能够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复习导入
教师以复习、提问、做习题等教学活动引出先前知识做铺垫,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连接点,将新知识纳入先前的认知结构中。
邵艳丽老师在三年级英语上册《Let’s act》一课的教学导人环节,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复习单词,教师说汉语,学生说英语,用升降调练习“doctor,WOrker…”,在全面进行新课前,扫除学生在单词音、形义方面的障碍,为下一步的听说、练习打下基础。接下来,用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应)教学法复习了本节课要遇到的几个小动物,学生们看到屏幕上可爱的小动物,顿时情绪高涨,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为下一步课文内容的学习埋下伏笔。
设疑、悬念导入
设疑、悬念导入是指,教师在教学之始,编排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形式多样的、富有内涵的问题,以渗透本课学习目标和研究的主题。
焦敬伟老师在讲授九年级数学(上)《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从远程教育资源网中搜集埃及著名的胡夫金字塔的图片、河流的图片、旗杆的图片等材料,从百度网下载音频,创设问题探究情境。
多媒体播放: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被誉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约230多米。据考证,为建成大金字塔,共动用了10万人花了20年时间。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9米,但由于几千年的风吹雨打,顶端被风化吹蚀,所以高度有所降低。埃及著名的考古专家穆罕穆德决定重新测量胡夫金字塔的高度。在一个艳阳高照的上午,他和儿子小穆罕穆德来到了金字塔脚下,他想考一考年仅14岁的小穆罕穆德。
师:借助太阳的光线帮我们解题,你想到了吗?
学生纷纷回答。
猜谜导入
宫敬老师在教学三年级美术课《风凉的扇子》时,利用农远资源库里的媒体资源,制作了符合本课教学导人所需的课件。课堂上她先鼓励学生说:“同学们,听说我们班个个都是猜谜高手,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看看吗?”接着,运用多媒体播放谜语:一件东西生得怪,轻薄像片小云彩;烈日炎炎不用愁,摇来清风人人爱。打一生活用品。如此激趣导人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事例导入
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例来导入课程,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
韩学杰老师在四年级数学《线段、直线和射线》教学伊始,利用多媒体请学生一起欣赏几幅美丽的图画,课件出示图片,播放音乐,并加以解说。
师:第一幅图画:城市的夜空如此美丽,是由霓虹灯发射的无数条彩色光线构成的。第二幅图画:手电筒发射的光线照亮了夜行的道路。第三幅图画:通过电线杆之间的一条条电线输送而来的电源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第四幅图画:笔直的公路像一条直线无限延伸向远方,给我们出行带来方便。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都是由线条构成,正是这些线条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五彩缤纷、美丽多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线的世界,共同学习有关线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韩老师利用远教资源及学生学过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的生活背景和学习素材,初步认识数学的客观存在性。
“农远工程”资源不仅可以用于课堂教学导入,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解读教材,把握教学重点,从而更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能有助于教师用新的课程观指导、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注:文中所举的教学案例均取自洛阳市电教馆李建聚老师提供的《2009年洛阳市远程教育应用评比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