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辽宁故事 共享文博盛宴

来源 :侨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ongy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又见大唐”到“又见红山”,为庆祝建国70周年,一场场文博盛宴在辽宁省博物馆精彩上演。
  2019年10月7日,由國家文物局、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辽宁省博物馆合力打造的大型文物特色展览“又见大唐”书画文物特展隆重开展。本次展览是世界范围内首次以传世书画来呈现唐代的缤纷绚丽,展品以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与唐代有关的绘画、书法为主体,辅以唐代金器、三彩器、木器、雕塑等多种品类文物,可谓主次分明,众彩纷呈。利用最先进的数字化辅助手段,全面展现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民族融合及丝绸之路带来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体现大唐盛世的繁荣昌盛。广大观众可通过展览,全方位、多角度感悟唐代社会生活,感受那时的物阜民丰、国泰民安的盛世氛围,增加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此次展览,辽宁省博物馆不仅将馆藏唐代书画倾囊展出,还商借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以及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旅顺博物馆、朝阳博物馆等文博机构的珍贵藏品。在1 00件展品中,有38件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空前,《簪花仕女图卷》《萧翼赚兰亭图卷》《虢国夫人游春图卷》《万岁通天帖》《仲尼梦奠帖》《古诗四帖》《论书帖》等中国书画史上的巨作赫然在列。展览由“盛世画卷”和“浩荡书风”两大部分组成,共八个单元。配合展览,辽宁省博物馆举办了“多维透视”和“国宝生辉”两场高端学术论坛,面向海内外网络直播;邀请国内外40余位定级专家学者举办了“又见大唐国际学术探讨会”;围绕展览中的展品,开发了100余种文物创意工艺品;主要面对青少年群体,举办了多场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编撰出版了《又见大唐》精美国录。
  2019年10月16日,由国家文物局作为指导单位,辽宁省文物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于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
  “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是国内外首个以红山文化为视角的专题展览。展览分生产与生活、祭祀与崇拜、以玉为葬、红山之路四个单元,全面反映辽宁地区多年来以牛河梁遗址为中心的红山文化考古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奠定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红山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一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也是东北亚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中占据独特的地位。“又见红山”是首次集中展示红山文化出土精品文物,展出石器、陶器、玉器等文物展品246件,包括玉玦形猪龙、玉C形龙、玉勾云形器、玉斜口筒形器、玉人、玉凤等十分珍贵的红山文化玉器。不仅集中了辽宁、内蒙古地区考古发掘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精品,并辅以从南方的凌家滩文化,中原腹地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到北方的黑龙江小南山等相关文化遗址及墓地出土的红山文化风格玉器,可谓南北红山文化玉器的荟萃。本次展览依托历年来辽宁和内蒙古两省区一系列与红山文化相关的考古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出土文物全方位展示的形式,全面展现了红山文化的完整脉络和独特内涵,揭示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是红山文化研究工作成果的阶段性总结和汇报。展览兼具专业性、知识性和科普性,力争为观众呈现一场雅俗共赏的展览。在展览举办的同时还出版了精美的展览图录,作为展览在纸上的重现和传播延伸。同时配合展览,省博物馆不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让观众在陶器拼接、考古体验中,领略红山文化的内涵。
  一场场文博盛宴充分展示了辽宁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辽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丰硕成果,对于讲好辽宁故事,树立辽宁品牌,提升辽宁形象,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粉煤灰空心微珠(flyashcenosphere)是一种中空、球形的新型多功能材料,在其表面镀覆一层合金后,可制备出质量较轻的吸波材料,本文采用改进后的化学镀方法对空心微珠表面进行金属
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副局长、辽宁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吴娟介绍说,辽宁省委、省政府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推进辽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发展环境最优省。  近年来,辽宁省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为统领,坚持建设与监督并举,努力使营商环境从“短板”变“跳板”,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
期刊
美食的形成,背后总有文化的力量在推动。一个地域的美食,见证着一个地域文化的脉络。澳门,作为一个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之地,它的饮食里也深刻地烙上了这种文化交融的特色。  香港美食家蔡澜曾说,澳门的美食更甚于香港,也许是碱水的问题,或者是生活节奏慢,工细一点。总而言之,澳门虽小,却美食遍地。  澳门的面积很小,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作为一个国际化都市,这里一直是东西文化的交汇点,同时也是中西方文化
期刊
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作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促进对外贸易、引资、会展业务发展、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等工作的部门,围绕“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一个中心”是指“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一个平台”是指“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内地及葡语国家的经贸联系,有序推进“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及其“三个中心”(即葡语国家食品集散中心、中葡经贸合作会展中心和中葡中小企业商贸服务
期刊
明嘉靖年间(1553年),葡萄牙从明广东地方政府手中取得了澳门居住权,成为第一批入驻中国的欧洲人。当几名葡萄牙人在妈祖庙附近登陆,询问这里的地名。谁也想不到,孩童的一句“Macau(妈祖)”,使澳门与原本发源于东南沿海的妈祖文化结下了永远无法解开的缘。  一、妈祖文化的发源与继承  妈祖,叉名湄洲妈祖。据史料,原名林默,北宋初年生于今福建莆田。妈祖生前为渔民预测天气风浪,采药治病,救助渔船。28岁
期刊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岁周年,也是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中,大连太阳谷华夏小学毕业班的老师和学生们倾力排演了一场大型历史舞台剧——《中华脊梁》,致敬祖国和先辈,致敬全球华人。剧目选择了从晚清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系列伟大人物,贯穿整个近现代历史。演出结束,在场嘉宾深受感染,激动落泪,更有多位外地家长纷纷执意邀请孩子们去长春、哈尔滨等地义演。孩子们的演出竟仍有如此反响,不得
期刊
辽宁位于祖国北部边陲,依山傍海,四季鲜明,而且多民族聚居,这就孕育了别具一格的北方饮食文化。辽菜虽在八大菜系之外,但却品种齐全,菜色丰富。既有闻名遐迩的满汉全席,也有大众喜闻乐见的啤酒烤串,可谓是众口可调,老少咸宜。  辽宁的美食最出名的就是满汉全席。这是集合了满族和汉族饮食特色的巨型筵席,起源于清朝的宫廷,原是康熙皇帝的66岁大寿的寿筵。包括各种珍馐美味,极为奢华。满汉全席上菜一般一百零八种,菜
期刊
采用传统陶瓷制备工艺制备了0.935Na0.5Bi0.5TiO3-0.065BaTiO3无铅压电陶瓷,探讨了制备工艺尤其是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0.935Na0.5Bi0.5TiO3-0.065BaTiO3无铅压电陶瓷结构和
梁仲虬先生,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澳门归侨总会会长,其父梁披云是澳门知名爱国人士、澳门社会活动家、当代著名诗人。曾在辽宁工作过整整24年时间,為鞍钢的发展建设做出了贡献。时至今日,梁老仍在关心着辽宁的发展以及辽宁与澳门两地的友好交流。  ——编者  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时我18岁,从澳门来到伟大祖国首都北京求学。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正在准备考大学的我毅然决然选择参军保家卫国。此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