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oguo3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新课改的步伐如火如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大多数的教师已经应用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但是由于大多数教师对于情境教学的理念理解不够深入,致使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就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论述,希望可以帮助小学数学教学事业使其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教师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后根据现在的教学现状,了解到应用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可以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1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有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建以及设计时未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数学知识的传授也仅限于语言的描述,对于小学生而言,年龄比较小,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致使无法发挥问题情境教学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目标无法明确久而久之便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之后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
  1.2教学过于形式化
  大多数的教师对于教学形式都会过于重视,从而对于课堂的教学设计相对比较轻视,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较少,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课本知识的重难点不能及时的讲解,也没有运用实例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从而致使课堂教学过于形式化,课堂教学质量无法达到预期。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2.1从日常的教学经验出发,注意情境设计要具有童趣
  教师想要提高问题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建与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创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进行教学,问题的设计要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还要注意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于生活的关注点会有不同的变化,问题情境的设计会有所不同,像是故事、游戏类的情境会更加符合年龄小的学生,而年龄稍高的学生则会比较关注身边的生活情境。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环节策划的过程中,要注意问题内容的选择,尽量挑选具有生活化的情境,利用趣味性的内容引出问题,具有生动情节的故事也可以用于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其积极主动的去了解所学的知识。例如,在进行“轻重”这一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这样的问题情境,森林里的小兔要搬家,让学生进行动物角色扮演,兔妈妈为小兔整理出来三个包裹,豹子、小狗还有小鸟来帮忙,如何分配包裹才合适呢?当然是最重的给豹子,而最轻的留给小鸟,但怎样才可以区分包裹的重量呢?小动物很为难,角色扮演的学生也很为难,班级内观看的学生也仿佛身临其境,这样的课堂氛围比较轻松有趣,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了解课堂内容“轻重”。
  2.2让课堂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让学生可以深切的感受到知识所具有的魅力。为此,教师进行的问题情境创建设计时要注意其生活化。比如,在进行“相遇问题”的讲解过程中,可以进行这样的问题情境设计,小华跟小明是同桌,一天放学小明发现课本被小华装走了,小明怎样快速的拿回被小华装走的课本?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可以得到以下三中方案:第一,小明回家打电话告诉小华,让他给送过去;第二,小明自己去小华家取;第三,两人越好在某一地点相遇。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只是引导者的身份,适当的给予学生指导,通过彼此间的互动,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
  2.3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离不开思考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用问题情境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思考,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教师要提高思考性在问题情境教学中的重视,帮助学生挖掘潜力,激发其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下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如何用长方形的面积去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積?计算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裁剪为何要沿着它的高?长方形的什么对应平行四边形的底还有高?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再加上教师的引导,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还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了解平行四边形的裁剪需要沿高操作,自然的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为了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效,数学教师纷纷注意到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尽管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以及教学过于形式化的问题,但是,经过广大教师的不断努力改进,加强了对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思考性以及生活性的重视,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解静静.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J].时代教育,2018,(6):184.
  [2]杜峰.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思考[J].新课程·上旬,2017,(9):156.
  [3]于开洋.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18):118.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倡导教师在课堂中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提高他们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课堂中,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了解学好数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關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中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以创设问题情景为切入点,以建立
摘 要:如何让小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远离传统课堂的沉闷氛围?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培养;学习数学;兴趣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成年要想对他所干的事情废寝忘食,那一定对这件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有动力。对小学生来说也是同样如此,要想让孩子们喜欢数学,从而更好地学好数学,只有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情境教学,激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也开始迈向了信息时代,对于人们的工作和学习而言,信息技术的出现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而对于整个教育领域而言,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开始运用,这其中微课就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并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非常普遍的应用。微课在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的过程中显现出了潜在的教学优势,实现了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动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微课在;小学数学
在当前教学改革过程中,怎样做到让学生乐学、会学、会用,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是培养人的专门劳动者。如何对待所培养的对象,是教师这一行业古今不尽的话题。千百年来,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衍生出一种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这就是热爱学生。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境
期刊
摘 要:中学数学不比其他学科,它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和应用广泛性三大特点。因此,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学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先从接纳你的人再到喜欢你的课堂。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从而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师生关系;情景导入;教学方法;评价方
摘 要:数学的现实意义在于其应用价值,数学的应用范围涉及大可到金融、建筑,小到各种形式的成本-利润计算等。考虑到小学生的心智发展阶段及生活经历情况,对于小学生的数学教学宜趋于简单化、贴近生活,因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可以使教学工作更有成效地展开,也能在知识灵活生动传授的同时使小学生对于社会生活及知识的生活化应用有更明晰地理解。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含义;问题;措施  数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