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梗死心肌胶原重构的双重调节作用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梗死心肌胶原重构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大鼠心肌梗死(MI)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结扎冠状动脉,n=8)、MI+ PBS组(结扎冠状动脉+心肌注射PBS溶液,n=8)和MI+ MSC组(结扎冠状动脉+心肌注射MSC,n=8)。通过心脏超声检查、血液动力学检查和组织学染色方法分别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收缩末压力(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力(LVEDP)、左心室压最大升降速率(±dp/dtmax)、心肌梗死面积和梗死扩张指数等指标,评价MSC对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同时采用免疫组化、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测量胶原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MI大鼠心室重构和心脏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MI+ MSC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小于MI+ PBS组[(38.27±2.70)%比(46.20±3.17)%,t=5.386,P<0.001],FS显著高于MI+ PBS组[(29.98±4.50)%比(23.43 ±3.34)%,t=-3.305,P=0.005],LVSP显著高于MI+ PBS组[(113.63±10.81)mm Hg(1 mm Hg=0.133 kPa)比(99.25±16.76)mm Hg,P<0.05],LVEDP显著低于MI+PBS组[(12.10±4.28) mm Hg比(20.08±4.26) mm Hg,P<0.05],+dp/dtmax显著高于MI+ PBS组[(4616.63±363.34)mum Hg/s比(3912.75±248.79) mm Hg/s,P<0.05],- dp/dtmax显著高于MI+ PBS组[(4254.63±324.34) mm Hg/s比(3530.88±309.71)mm Hg/s,P<0.05]。(2)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MI+ MSC组大鼠梗死区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MI+ PBS组,而非梗死区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MI+ PBS组(P均<0.05)。结论 MSC通过促进MI大鼠梗死区胶原蛋白修复性合成,减少非梗死区胶原蛋白沉积,从而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
其他文献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上皮细胞表型向间质细胞表型转变的过程,是一种重要的病理生理现象,与肿瘤侵袭、转移及耐药等恶性行为密切相关;micr
阐述了公立医院利用社会资本的必要性,分析了公立医院的融资方式及其特点,指出在融资方面保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关键在于融资中需要确定清晰的政府及市场职责,设立合理的投资方获
工程的质量控制是所有工程项目立项的根本,而工程项目的地质勘探又是其重中之重,本文结合工程地质勘探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工程勘察的重要性进行说明,充分利用地质勘探的有利条件
我国地质遗迹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平较低,浪费和破坏地质遗迹资源现象比较严重,人们的认识肤浅,甚至片面。这些都说明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工作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快地质遗迹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IKD)的早期诊断和临床特征,以提高川崎病(KD)的早期诊断率,减少KD延迟诊断及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发生。方法对2000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42例IKD患儿和
目的 探讨眼眶外侧壁击人性骨折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住院诊治的12例眼
背景 腺样囊性癌(ACC)是泪腺上皮性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肿瘤,侵袭性强,复发率和死亡率高。尽管可以采用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综合性治疗,但疗效仍欠佳。 目的 探
目的 研究小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 L)总黄酮对前列腺癌PC-3M细胞生长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法测定小飞蓬总黄酮对人前列腺癌PC-3M的生长抑制作用.绘制在不同药物浓
目的:探讨太空微重力对鸡胚耳蜗神经元的形态发育有无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太空发育鸡胚和地面发育鸡胚各2只,利用计算机显微测量技术测量耳蜗神经节神经元截面的面积、周长、
乙烯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属于植物特有的一个转录因子家族,这个家族保守的DNA结合域称为ERF结构域.根据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rm)和其它植物物种中EREBP基因家族的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