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浅谈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_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总结了一套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
  1 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
  1.1 创设问题情境。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注重问题的设计。教师要考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何卓有成效地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持续发展,从而更有效地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很难独立地从生活、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所以,教师要营造积极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直面新、奇、趣,感受矛盾,发现疑问,提出问题。每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都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可以说,在启发学生思考、全面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方面,“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1.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结合点,要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点,要尽可能利用语言的情境、思维情境、实验情境给学生创设问题疑问,诱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强化学生产生问题,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人,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达到启发思维,引导学习的目的。
  如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一节的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观察连有灯泡的电极插入相同条件下的HCl、NaOH、NH3水、NaCl、蔗糖等溶液中的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另一方面让学生回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并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且进行对比,这时学生很容易得出蔗糖为非电解质,其它五种为电解质,而按照逻辑思维的形式可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①不同电解质溶液在相同的条件为什么灯泡亮的程度不同?②不同的电解质溶液在相同的条件为什么导电能力不同?③不同电解质溶于水后的变化有何不同?④电解质溶液是靠什么导电?⑤不同电解质在相同的条件为什么粒子的浓度不同?⑥不同的电解质在溶液中为什么电离的程度不同?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不仅揭示出教材研究的问题,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自我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3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例如,在学习“AlCl3和NaOH反应”时,学生明确了实验是为了验证操作顺序、试剂用量对实验现象的影响,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试管、滴管的使用方法,强调做好实验纪录,但由于在操作顺序和试剂用量上各个学生不尽相同,结果给出了以下不同的实验现象:①出现乳白色浑浊。②开始出现乳白色浑浊,又部分溶解。③开始出现乳白色浑浊,又变澄清。④开始无现象,接着产生乳白色混浊物。⑤开始无现象,接着产生乳白色混浊物,乳白色混浊物又部分溶解。⑥开始无现象,接着产生乳白色混浊物,乳白色混浊物又全部溶解。这时的学生由于现象不同感到惊奇,进而产生强烈的探究心理,教师就要抓住时机,及时指导启发学生间相互对比操作顺序、试剂用量,并进行讨论,分析反应原理,解释现象,得出结论。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我探究的实践方法,既可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又可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2 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注意点
  2.1 摆正位置,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讨论的组织、悬念的设计都离不開教师,教师要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浅入深地创设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制造矛盾,引起争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讨论时教师要巡视各组,从中恰当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即使学生有不正确的看法,也要分析,找出其中有利于深入解决问题的因素,让学生进一步探讨。讨论时,教师还要抓住讨论的中心,防止跑题,但不要过早表态、下结论,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2 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多从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经历中寻找问题,探究学生所熟悉的问题,能够使其认识到探究的价值,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②情境新颖,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可以注意到问题的存在。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探究意识的激发。③探究的问题难度恰当。太简单的问题,学生无需探究就能回答;太难的问题,学生会认为高深莫测,解决问题简直是望尘莫及,从而彻底丧失探究的信心。
  2.3 创设良好的学习和讨论环境。教学过程受到各种各样情感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民主作风、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等都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学生的认知学习。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教师可用幽默的语言来调节气氛,创设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若教师信任、关心学生,经常给学生鼓励或赞扬,可以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所以,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问题情境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地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标理念得以有效地落实。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通过剖析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借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的理念,结合实际情况阐述学生干部选拔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从明确选拔标准;调整选拔主体,规范选拔程序;引入动态机制等方面入手,来探索提高学生干部选拔工作效率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 学生干部选拔 明确标准 规范程序     学生干部是实现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体系的有力载体和纽带,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发挥着宣传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Swain的“可理解输出假说”理论以及王初明教授的“以写促学”研究成果为背景,基于一项注重口语输出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结果,以“说”为突破口,通过加强“说”的技能从而提高“听”、“读”、“写”等方面的语言综合技能。结果表明,“说”和“听”、“读”、“写”等语言能力是相辅相承、互相促进的。大学英语教学完全可以以“说”为突破口,结合设计合理的教材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
期刊
【摘 要】 在我们研究多普勒效应时,确定频率变化是通过单位时间的波数来确定的,为了使更多方面理了解多普勒效应公式的推导,在此建立一个新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 多普勒声效应 频率 周期     有一道这样的高考题:在高速公路上的超声波测速仪,测迎面过来的小车的速度,它每隔t0秒发出一列信号,每隔t秒接受一列信号(在此信号可理解波数),求车速,由这道题一种的解法分析我们可以建立一种很易理解的
期刊
实施语文创新教育,让学生自主学习语文,需要语文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 激发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或者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满堂问”的语文课堂,都难免枯燥乏味,死气沉沉。这样的课堂学生反感、厌倦;教师也是讲得精疲力竭,教得一筹莫展,而且效果总让人灰心丧气。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活起来,在语文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
期刊
【摘 要】 心理素质教育在学生整体素质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历史教学要利用学科优势,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树立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形成良好的品德。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心理素质     学校教育是综合工程,素质教育是中心。在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身
期刊
背景分析:给句子排序是高考语文语言运用之语言连贯考点中的常考题型,是高三复习课的重要内容。给句子排序不仅会以单独的考题出现,而且也关涉学生的语文作文得分、散文类主观题的答题规范性问题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提高学生对此类题型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快速掌握正确给句子排序的方法就成了这次复习课的主要目的。  教学过程呈现:  解读考纲:(运用多媒体展示)语句连贯就是语句之间流畅贯通,内容上话
期刊
【摘 要】 中职生国家资助政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已经暴露出不适应、不完善的问题,而且在执行层面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只有进行改革和完善,才能使这项政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免学费为基础,奖学金为主,助学金为辅”的资助体系,建立“保障资助资金足额筹措、及时到位”的财政体制和“政府牵头、协调一致、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助学金 免学费 改革 
期刊
1 潜水泵的结构和原理  1.1 潜水泵的结构特点。潜水泵是电机与水泵直联一体潜入水中工作的提水机具,电机、水泵一体,潜入水中运行,安全可靠。它适用于从深井提取地下水,也可用于河流、水库等提水工程。潜水泵具有质量轻、可移动、安装简单等优点,因而广泛运用于农田灌溉中。潜水泵按其内部结构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常见的潜水泵的外形如图1-1所示。  1.2 潜水泵的工作原理。潜水泵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水处理工
期刊
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笔记记满一大本,成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虽然在知识传授方面有容量大、花费时间少等优越性,但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制约着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容易偏重讲授英语语言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训练,这样极易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使不少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制约了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及发展,这些已很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综合性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完全接受模式,把学生推到各种情景、时空中,在活动表演、交流讨论、交往交际中学习。这样既拓展了语文课文的教育功能,又为语文学习设计了多元化的学习方法,真正把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引进了课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成为了新课程教育教学的主题。目前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而学生在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