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中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25z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深度学习以培养学生的高价思维能力为教学目标,致力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中应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在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中采取“设置认知冲突,解决具体问题;案例整合,联系新旧知识;自主建构,实现思维深化”的策略,可有效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关键词]高三化学;深度学习;二轮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1-0056-03
  一、问题背景
  1.时代的变化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百度搜索”为我们查找信息带来了很多便利。因此,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吸收整合并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而這正是高阶思维能力的体现。可见,时代的发展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促使我们的教育理念要从“教育是为了知识”转变为“知识是为了教育”。
  2.高考的变化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试题素材陌生度高,情境呈现方式新颖,大部分的题目都需要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分析、评价及创造”,这正是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较为直观地说,现在的高考题,已经很少考查“是什么”,而更多地考查“为什么”。
  3.认识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针对孤立记忆和非批判性接受知识的浅层学习而提出来的一个概念。近年来,深度学习愈来愈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2013年4月,《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将深度学习列为2013年十大突破性技术之首。
  按照布卢姆认知领域学习目标分类所对应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及创造”六个层次,浅层学习的认知水平只停留在“记忆、理解”这两个层次;而深度学习的认知水平则对应“应用、分析、评价及创造”这四个较高层次。浅层学习关注学习者解决简单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低阶思维能力;而深度学习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为教学目标,学习者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把握学科观念、本质、思想和方法,注重批判理解。可见,深度学习致力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经历过一轮复习之后,学生对各个知识点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但在二轮复习当中,很多学生容易陷入“题海”,知识的获取能力和解题能力的提升只是依靠大量重复机械的训练,而这种复习方法容易造成知识和思维的碎片化和表面化。基于以上背景,我们亟须在高三二轮复习中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同时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黎加厚教授曾对深度学习进行了界定,即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基于此,笔者尝试在二轮复习中通过以下策略以“点—线—面”为主线索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二、教学策略及案例
  1.设置认知冲突,解决具体问题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当学习者发现不能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来解释一个新问题或发现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悖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衡。为了重新保持平衡,就会激发学习者探索未知领域的强烈愿望,而这正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展高阶思维的有效时期。
  【教学片段1】《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复习。
  [提出问题]在复习《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题时,笔者引领学生回顾众多资料书在《钠盐》一节中注明的“CaCl2溶液可以鉴别Na2CO3和NaHCO3”这一知识点,提出“是否真的如资料书所说的,Na2CO3会产生白色沉淀,而NaHCO3没有明显现象”这一思考问题。学生此时陷入思考,众说纷纭。
  [产生冲突]笔者在课堂上做了以下三组对比实验(如图1)。
  结果发现:除了第③组很低浓度的CaCl2和NaHCO3钠溶液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之外,其余都有产生白色浑浊的现象(和学生强调NaHCO3溶液没变质)。这明显和资料书上说的不一致。
  [提出猜想]既然浓度较高的CaCl2和NaHCO3溶液可以反应,那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什么?笔者让学生在小组内先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猜想和探究方案,再进行展示。笔者整理了部分小组方案,如下所示。
  猜想一:是微溶物Ca(OH)2。
  学生探究方案①:过滤出沉淀后取少量沉淀加水溶解,测溶液pH,若呈碱性,则证明沉淀是Ca(OH)2
  实验视频:往沉淀中加水没有明显变化,pH试纸颜色没有明显变化。
  结论:沉淀不是Ca(OH)2。
  猜想二:生成溶解度较小的Ca(HCO3)2沉淀。
  学生探究方案②:过滤出沉淀,干燥,置于试管中加热,将气相产物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和澄清石灰水,若看到无水硫酸铜变蓝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Ca(HCO3)2沉淀。
  教师:方案从理论上可行,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因为Ca(HCO3)2加热干燥时易分解。(补充资料:常压下,Ca(HCO3)2固体,很容易分解,不能从溶液中获得。因此在通常条件下,溶液中不会产生大量的碳酸氢钙。)
  结论:沉淀不是Ca(HCO3)2。
  猜想三:沉淀是CaCO3。
  学生探究方案③:生成沉淀CaCO3的过程中,会导致HCO-3CO2-3 H 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c(H )增大,因此测定溶液pH是否呈现酸性可以证明是否生成CaCO3。
  实验视频:往碳酸氢钠溶液中持续滴加氯化钙溶液,用pH计测得溶液pH的确在下降。
  教师:溶液中HCO-3过量,溶液酸性增强,还会发生什么反应,方程式怎么写?
  学生:H 还会和过量的HCO-3结合,方程式为:Ca2 2HCO-3=CaCO3↓ CO2↑ H2O。
  [问题延伸]课堂上还有个别学生提出疑问:既然上述反应可以进行,为什么在第三组实验中碳酸氢钠溶液看不到明显现象?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介绍石佛寺水库均质土坝填筑中三点击实试验法的基本操作,证实了采用三点击实试验法对土方填筑进行质量控制不仅操作简便,而且还能快速地确定填土的压实度及最优含水
本文针对水电站工程中常见的高边坡施工,结合施工单位高边坡开挖支护的施工经验,论述了三个部分的内容。首先,简单叙述了造成边坡失稳的几种原因和现行设计中的常用支护型式;然后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政府职能必须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向转变,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政府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职能经
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是一本编排别致、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诗品》全校全注本。它用以校勘的版本达 2 8种 ,罗列异文、判断是非颇少漏讹 ,是当时中国大陆搜集版本最多、
从当前统计学网络教学课件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原因,探究解决方法,用以支持学生的个体化学习。
[摘 要]纵观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不难发现高考政治试题重点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突出考查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合作探究的能力。这启示政治教师在高考备考中应重视知识点的复习,创新方式方法,引导考生建构知识体系,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学科素养,增强复习效能。  [关键词]知识体系;政治核心素养;知识目标;末梢知识  [中图分类号] G633.2 [
[摘 要]学习障碍是指在智力没问题的情况下,无法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一种障碍,其实质是学习成绩与智力不相匹配,这个现象在农村初中的中下层学生学习物理时比较严重。教师要掌握学生物理学习中出现的障碍及其原因,发现其规律,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  [关键词]农村初中;中下层学生;物理学习;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
水库复核是指通过对水库设计洪水推求、调洪演算、可供水量和用水量核定、水库供水调节等的计算,进而对水库的抗洪能力和供水能力进行复核。依据朝阳市小(2)型水库复核数据及相
2015年12月15日至18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12月16日,高虎城出席会议全会并作发言,强调多边贸易体制和多哈回合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解决困难的历史,世贸组织在解决发展问题上不能缺席。面临何去何从,世贸组织成员要算大账,用历史的维度和宏观的视野认真思考未来。  高虎城在发言中同与会各国代表分享了三点看法。一是多边贸易体制是
以辽宁省大伙房水库二期工程为研究背景,在对长距离有压输水工程中水锤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设置2座单向调压塔和6座双向稳压塔防止水锤效应发生的思路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