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细菌耐药监测与临床·耐药菌感染治疗专题学术会议纪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ror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主办,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微生物学组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协办的“第五届全国细菌耐药监测与临床·耐药菌感染治疗专题学术会议”于2012年5月9至11日在安徽省合肥市顺利召开。

其他文献
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包括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ies,DMD)和Becker型肌营养不良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ies,BMD)。DMD/BMD共同的分子基础是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基因的部分缺失、重复、点突变或者重组。DMD基因共79个外显子,研究发现,约65%DMD/BMD患者存在DMD基因外显
期刊
患者男,48岁。反复发热咳嗽7个月,脸部皮肤红肿3周入院治疗。既往史:患者2004年10月14日起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发热,最高40 ℃,伴寒战、发冷、咳嗽、痰中带血。无胸痛、咽痛,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黑便史,无关节痛。当地医院予以输液治疗,具体不详,无明显好转。2004年10月19日转省级某院呼吸科,一般查体尚可,肝、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血常规:WBC 2.6×109/L, Hb 56
期刊
目的通过对未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患者中分离的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型分析,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产生和传播的危险因素。方法2006年4月至2008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三二〇一医院从未使用碳青霉烯治疗的住院患者中分离出37株亚胺培南不敏感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菌株对1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通过肉汤稀释法测试了外排泵抑制剂 (PAβN)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性的
本文从做药敏试验的原则和考虑因素、无需做药敏试验的情况、选择最适药敏方法、复核罕见耐药表型结果、连续监测治疗中重复分离株的耐药性发展、检测耐药机制对药敏报告及治疗的影响等方面解读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最新药敏标准文件,并综合了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的相关药敏规则,帮助广大临床微生物室正确应用药敏标准,向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药敏结果。(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685-689)
耐药性细菌的传播和流行,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根据耐药机制,可将细菌耐药分为天然耐药(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天然耐药是由染色体所决定的,不同的细菌细胞结构与化学组成不同,使其本身对某些抗菌药物天然不敏感,如大肠埃希菌对万古霉素天然耐药;获得性耐药是由于敏感的细菌发生基因突变或获得外源性耐药基因所产生的,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获得mecA基因,产生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细菌的天然
期刊
及时准确的病原体诊断是控制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关键。检测血清特异抗体可间接判断病原体感染情况和机体的免疫状态。血清检测包括酶联免疫法、间接免疫荧光法、血凝抑制试验和中和试验等方法。临床研究表明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具有其技术优势和诊断价值,结合其他方法学可为临床呈现客观全面的病原学结果。(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697-700)
期刊
目的探讨基于血肌酐(SCr)和胱抑素 C(Cys C)建立的4个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组(CKD-EPI)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方程对我国CKD患者的适用性,为我国CKD群体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方程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9月至2010年12月就诊于中国境内不同区域的4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CKD患者共254例。以双血浆法99mTc-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血浆清除率作为
弯曲菌属是一类呈逗点状、弧形、S状或螺旋状弯曲的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温血动物,常定居于家禽及野鸟的肠道内,是人类常见的胃肠道致病菌。引起人类肠道感染的菌种主要为空肠弯曲菌和大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空肠亚种最为常见,由胎儿弯曲菌引起人类感染的报道甚少。我们从2例蜂窝织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2株胎儿弯曲菌,进行形态学、生化检查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相关药敏分析,现报道如下。
期刊
潜伏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是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重要来源,但是LTBI的诊断迄今还没有金标准,目前国际上主要将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s,IGRAs)结果阳性但是没有结核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阳性结果者视为LTBI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