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三膜覆盖西瓜高效栽培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来源 :中国瓜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g1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根据江苏省东台市大棚西瓜高效栽培的经验, 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有的放矢地提出了重视品种和种子的选择利用、栽培季节的有效调节、穴盘轻基质育苗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科学施肥、温湿度调节和病虫害防治、植株调整技术的合理应用等保证大棚西瓜优质高产高效的措施, 可供各地借鉴。
  关键词: 大棚三膜覆盖; 高效栽培; 技术措施
  近年来, 随着高效农业的发展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本市大棚西瓜种植规模越来越大, 产量与效益明显提高, 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农户的栽培技术水平不一, 西瓜种植效益存在较大差距。根据本市大棚西瓜高效栽培的经验, 笔者认为在大棚三膜覆盖西瓜栽培中有以下问题值得重视:
  
  1 品种和种子的选择利用
  
  选用耐低温弱光、易授粉、坐果力强、品质优、产量较高的早熟品种是实现大棚栽培西瓜高效目标的首要条件。经过多年实践证明, 小果型礼品西瓜和中果型优质高产品种, 既适应大棚西瓜早熟早上市的要求, 又符合家庭小型化消费的需要; 市场竞争力强, 价格高, 经济效益好。目前比较受消费者欢迎, 产量品质都比较好, 可以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主要有: 早春红玉、春红玉等小果型花皮红瓤西瓜品种, 特小凤、小兰、京阑等小果型花皮黄瓤西瓜品种, 以及京欣2 号、抗病京欣和新优3 号等中果型优质西瓜品种。由于种子市场全面放开, 西瓜品种多乱杂的现象比较严重, 农户因误种伪劣品种造成西瓜减产降质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会影响到西瓜种植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而且还可能引发群众集访事件, 导致社会矛盾的增加。因此, 在大棚西瓜栽培中要十分重视优良品种和优质种子的选择利用。
  
  2 栽培季节的有效调节
  
  就东台西瓜而言: 由于全市保护地西瓜种植面积逾1.3万hm2, 且栽培方式以大棚三膜覆盖栽培为主, 占90% 上下,双大棚四膜覆盖和中小棚覆盖栽培面积只占10% 左右, 再加上播栽期又比较靠近, 结果头批瓜的上市时间都集中在5月份, 第2、3 批瓜的上市时间在6 月中下旬至7 月初, 芒种前后和小暑至大暑高温季节市场上东台西瓜很少。这不仅造成了东台西瓜短时间集中上市销售, 瓜农之间相互竞价, 影响西瓜种植效益和瓜农的收入, 而且未能充分抓住大面积露地和小棚西瓜上市前, 市场上西瓜少、价格高的有利时段, 提高大棚西瓜种植效益。因此, 在大棚西瓜生产中必须重视并强化西瓜栽培季节的有效调节。通过加强栽培管理、采取不同的栽培设施手段, 早、中熟品种合理搭配, 播栽期科学安排,达到高效的目的。
  首先, 要抓好三膜覆盖头批瓜的栽培管理, 以充分发挥大棚西瓜上市早、价格高的优势, 实现高产量、高效益的目标。第2, 要加强头批瓜采收后的田间管理。在春大棚西瓜头批瓜采摘后, 要保留顶膜, 加强肥水管理, 抓好烟粉虱、红蜘蛛等害虫的防治, 减少梅雨、高温、风灾、虫害等对西瓜的影响, 努力提高2、3 批西瓜的产量, 并借鉴外地保护地西瓜长季节栽培经验, 争取多结几批瓜。第3, 要适当错开播栽时间。对种植面积在3.3 hm2 以上、应用大棚三膜覆盖栽培的种植大户, 要在不影响西瓜高效的前提下, 通过适当拉开播栽期的间隔时间, 应用小果型早熟礼品西瓜和果实发育期较长的京欣2 号、新优3 号等中果型西瓜品种, 延长西瓜采收上市的时间, 缓解劳力紧张、产品过于集中上市的矛盾, 达到规模大、效益好的双重目标。第4, 要利用春大棚设施条件, 积极发展秋西瓜。充分利用春大棚, 采用遮阳网覆盖育苗技术,种植秋西瓜, 使西瓜上市期延至中秋、国庆双节, 通过复种指数的提高, 增加大棚西瓜的全年效益。第5, 采用双大棚多层覆盖栽培。经济实力强、栽培水平高的瓜农尽可能应用双层大棚四膜覆盖栽培方式, 选用小兰等耐低温、坐果能力强、成熟早的品种, 使西瓜上市时间提早到4 月中下旬, 实现争早上市, 获得更高效益。当然就1 个基地、1 个产区来讲, 还是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植规模, 把握市场需求, 确立栽培方式, 科学安排栽培季节, 力求形成自己的产品特色和优势, 获得高效益。
  
  3 穴盘轻基质育苗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目前保护地栽培西瓜的育苗一般多采用营养钵电热线加温育苗技术, 但这种育苗方式却存在着制钵与移栽花工多、苗床面积大、成本高、移栽时根系易损伤和土传病虫草害较重等突出问题。而穴盘轻基质育苗与常规营养钵育苗相比具有4 个明显优势, 即: 出苗整齐, 成苗率提高; 成本降低, 经济效益提高; 节约用地, 土地利用率提高; 缓苗期短, 促早发效果提高。因此, 在大棚西瓜栽培中还要重视穴盘轻基质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
  在技术措施上要抓好以下4 个环节: 一要根据苗龄选择适宜孔径穴盘和基质。一般以选用4~5 cm 大孔径50~70 孔穴盘为好。二要建好苗床, 填装基质, 浇足底水。要选择非瓜类作物茬口建好苗床大棚, 按照“电热线育苗技术”中的电热温床铺设办法建好温床。把基质均匀倒入穴盘中填满, 再用叠在一起的3~4 个穴盘压实基质, 压出播种用的小穴, 最后把装填好的穴盘排到苗床中; 在播种前要1 次喷足底水, 浇透基质, 底层开始见水时就可以满足播种发芽出苗的要求,播种后用基质盖种, 再在上面覆盖地膜以保温保湿, 温床育苗要及时加温, 促进齐苗、全苗、匀苗。三要及时揭膜, 防止高温烫苗。播后覆盖地膜至齐苗前, 要注意观察, 当出苗达到50% 时应及时揭膜放苗。四要加强管理, 促进齐苗壮苗。全苗后要密切注视天气变化, 及时通风散湿, 促根防病, 根据天气情况, 开启通风口, 调节棚温, 将白天棚温掌握在25~30 ℃,夜间15~18 ℃, 以适温促进秧苗健壮生长。同时要适量补水,防止僵苗。一般掌握在基质表面发白时补水。并要搞好移盘换位, 防止根系下扎, 促进瓜苗平衡生长。
  对大棚重茬栽培的西瓜, 穴盘育苗要积极推广嫁接换根技术, 以减轻重茬田西瓜枯萎病的危害, 努力促进大棚西瓜产量效益的提高。
  
  4 科学施肥
  
  目前在大棚西瓜栽培的施肥上存在不少誤区, 如有的农户氮肥施用过多, 导致西瓜营养生长过旺, 生育期推迟, 瓜皮变厚, 糖分下降, 严重影响了西瓜的产量和品质; 有的农户施肥量过大, 导致肥料的利用率降低, 经济效益下降; 也有的施用含氯复合肥, 造成土壤中氯离子偏高, 影响西瓜的正常生长; 还有的大量施用含盐量较高的鸡粪, 致使土壤返碱严重, 西瓜生长受到抑制, 品质明显下降; 还有的大棚栽培西瓜因土壤墒情不足, 补水困难, 致使肥效下降, 西瓜产量品质受到影响。因此, 在大棚西瓜高效栽培中, 要更加重视科学施肥。在施肥中, 要做到“三个杜绝”, 坚持“三个结合”, 即杜绝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疗中合作行为及结果的影响。方法:对门诊口腔科60例青少年[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由从事正畸工作5年
目的:探讨肿胀技术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Ⅰ期手术时,在扩张器置入的区域,根据置入的部位和置入的层次注射0.06%肿胀液,然后切开皮肤皮下,按
期刊
江苏省徐州地区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全年无霜期210d(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4℃,温光资源丰富,夏季雨量充沛,年平均总降雨量853.1mm,适宜设施蔬菜及水稻的种植发展。徐州市农业科学院综合多年农业综合开发经验,总结出一套瓜-稻-菜结合的高效生态栽培模式。早春利用多层膜覆盖技术,种植大棚甜瓜,“五一”前上市;甜瓜收获后种植水稻,通过夏季水稻种植,利用高温缺氧条件杀死设施
【正】主要职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开发研究中心)成立于1979年,以西甜瓜和葡萄育种、栽培技术研究等为主的专业研究机构,是自治区
我院2004年5月为一名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行毛发毛囊移植种植胡须、种植腋毛、种植阴毛,阴茎延长、隆鼻术等系列手术。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心态明显改善。
【正】手术室作为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其工作具有特殊性和独立性,而且工作紧张、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责任十分重大,这就要求手术室护理教
近几年鲁西南地区早春早熟甜瓜发展迅猛,特别是济宁、荷泽两地每年生产面积成倍增长.目前已达2.67万hm^2.已成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而小拱棚
电灼术磨削面部皮损是一种精确、术中不出血、术后创面修复快和并发症少的皮肤美容外科技术。笔者用电灼术持续治疗面部损容性皮肤病患者2286例,获得了满意效果。
流星雨是以四倍体西瓜790016B为母本.回复突变的二倍体西瓜返祖1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三倍体西瓜品种。中熟,果实发育期31~33d。生长势中等,易坐果,单果重6kg左右,普通栽培667m^2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