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现代释义学

来源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20080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马克思主义滋生在各种学说争相求存的环境中,它同各种学说的相互接触、冲突与渗透是不可避免的。国外学术界对这一现象予以重视,有的地方还出资组织专门的学术活动以促进各种交流和渗透。七十年代后几年间,在南斯拉夫的杜布罗夫尼克就组织过由东、西欧学者参加的学术活动,专门讨论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现象学的关系。释义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研究也是其中的课题之一,本文拟就这方面的情况作一简要述评。一这里说的释义学当然不是指中世纪解释宗教神学教义的诠释学派。现代释义学同中世纪宗教神学的释义学相比,除了释义学这个名称相同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共同点,它在问题领域的浓度和广度大大超出了宗教释义学,甚至被人们认为已经取得 The emergence of Western Marxism in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 competing for survival in the environment, with its various theories of mutual contact, conflict and infiltration is inevitable. Foreign schola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is phenomenon, and in some places, they also organize special academic activities to promote all kinds of exchanges and infiltration. In the latter part of the 1970s, academic activities in East and West Europe were organized in Dubrovnik, Yugoslavia,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stern Marxism and phenomenology. One of the topics is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metaphysics and western Marxist philosophy.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give a brief commentary on this aspect. The paraphrase referred to here, of course, does not refer to the Middle Ages, the hermeneutic school of religious doctrine. Compared with the paraphrasing of medieval religious theology, modern paraphrasing has almost no common denominator other than the same name as paraxialism, and its concentration and breadth in problem areas goes far beyond religious hermeneutics and is even thought to have been achieved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在赵丽宏眼中,文学体例本无高低,但对诗歌,他似乎有种特别的偏爱。“他是非常君子的一个人。”谈到好友赵丽宏,诗人西川如是说,“不管时代变得多粗鄙,他始终优雅地做着自己。
时光把生命快递给我,我签下送达的收条  在油盐酱醋茶中浸泡一番,从瓮缸里提出  交给太阳翻晒,月亮打霜  交给秋风拧干,雪刀刮毒,然后  交给大地永久收藏,封于尘埃  人都是这样被不断封口,投递,打开  再封口,再投递,再打开……  永无止境传递下去的信函  只是,谁最终剪开缉口  从信封里抽出万千嫩芽,抽出了春天  生命不是。它是一张随时贴上函件的邮票  函件送达,而邮票作古  时光不是。它是一
<正>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逐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哲学社会科学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过程中的独特职能愈益突出,为此,本刊编辑部曾于7月8日邀请首都部分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举行了座谈。为了进一步推动有关这方面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探索,11月4—7日,本刊编辑部又与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管理科学院综合研究所、浙江大学、浙江社会科
《学术研究》连续编发了关于“应用哲学”的争鸣文章,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借此机会,我也发表下列看法,以就教于对这些问题有兴趣的同志。一、应用哲学不是哲学应用学一般认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正>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国际环境下,掌握和运用舆论武器的能力是一个国家和军队"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军事网站作为舆论战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近年来,美军十分
<正> 由本刊编辑部和山东大学哲学系、吉林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天津社会科学》编辑部联合发起召开的哲学与当代社会发展研讨会,于1991年8月26日至30日在北戴河召开。来自北京和全国部分省市的30余位学者与会。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作一概述。 一、关于发展哲学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一些同志指出,经典社会发展理论诞生于19世纪末,当代的社会发展理论诞生于本世纪50年代。它是关于不发达国家如何加速经济增长、追赶发达国家的各种理论,或者说,它探讨的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过渡的
不考虑人的理论对于我们理解个人和群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解决最充分地发挥人的历史创造性这一任务能有什么帮助,可能就无从谈超该理论对实践有什么贡献
文章认为,宗教从发生、发展到变异都始终处于一种人格化倾向之中。上帝只是人格构成的一部分,神性也无非是人把自身的人性集中或升华了。上帝之全知万能全然出之于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