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学好数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englu1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教师要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
  关键词:生活问题 走进 数学课堂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教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發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对数学的认识
  说到数学,大家都会觉得只是“计算”和“证明”,学生学数学只要会做题就行了。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我们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体现。我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
  1、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在这个现实世界中生存的,离开了现实生活这个世界,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和发展。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日记中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发现、应用和理解。
  2、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是思维与线条的文化。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由于实际的需要,数学在古代就产生了,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分支众多的庞大系统。数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
  作为21世纪的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学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数学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的东西。我们说,无论是哪一种学科,都要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数学学科尤其重要,应结合一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优良的学习习惯,老师不仅要做经师,更重的是要做人师,教书的同时一定要育人,把育人放在首位。
  二、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问题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例如我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围绕“今天我当家”这样一个主题,根据当家必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事情,结合钱、时间、如何安排等具体事情,设计了一系列的方程应用题:如何统筹安排买菜做饭的时间、买菜的时候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哪些不同的菜……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了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
  1、创设和谐的情境,使学生能有所感悟。“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触动生活积累,在体验中使学生自悟自得。感悟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先有所感,方有所悟。感悟主要借助感知,感知的形成又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依靠平时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有的知识讲得越多,学生越不明白,而应主要让学生自悟自得。
  3、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悟性的高低,标志在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在教学中,不同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悟性,言语、思维有的产生“奇思怪想”,有的是“平淡无奇”,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因为思维撞击所溅起的“智慧”火花,引导或利用学生去矫正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学生自己去梳理自己的思路,去捕捉别人思维的闪光点。
  总之,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他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作者单位:河北省安国市西城学区)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微小RNA-183(miR-183)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索 miR-183是否能通过调控埃兹蛋白(Ezr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而影响卵巢癌细胞的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将传统的以传授、继承为中心转变为着重培养创造性思想和创新精神。重视人的个性和才能的发展,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以往教学习惯于教材、教师的引导,习惯于被动地学习、封闭式地思考。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
摘要: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关键,多种生动活泼的兴趣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动机,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更好地开发智力。  关键词:英语 学习兴趣 培养策略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在英语教
摘要:物理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构成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及理论的基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为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对概念教学要进行系统研究并总结出基本规律。  关键词:初中物理 概念课 方法  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在教学中应遵循什么样的规律,是摆在我们物理教师面前的一个核心问题。以下就如何上好初中物理概念课进行探讨:  一、概
中国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的关系与发展一直是当下关注的焦点.中国有着千年的陶瓷业发展基础,一直领先于世界,但随着西方陶艺的崛起与涌入,如何平衡现代陶艺风格与传统陶艺风格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何给学生带来知识、带来智慧、带来欢乐,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愉快教学”的着眼点问题。实施“愉快教学”,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自信力和强烈的求知欲。激趣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要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摘要:教学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近年来提出抓好“双基”、“发展智力”教学,这是由,于随着文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仅仅抓“双基”又不够了,必须在抓“双基”的同时,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聪明才智。  关键词:智力开发 小学数学 科学技术  l、发展学生的智力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实现“四化”的需要。  当前,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上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