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简约质朴 字字如珠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茂 林
  口渴死,恨不能咬近旁的树皮吮。好林子,一架山森森的引眼。不想再走,情愿将自己栽在这里,也绿绿的活个痛快。
  林子不是野生,齐齐的极有章法。山也只是普通的山,却因为树而雍容非常。
  正想躺下去,忽然就有咳嗽声,如折干枝而又有韧皮,响响的不断。回身望去,林子深处闪出一个老者,眼睛却亮,远远的就有光过来。
  老者走近了,如空树般笑,嘴里只有一颗牙装饰着,问:“后生子,赶脚么?”我点一点头,忽然问:“有水么?”老者定定地看着,似在打消他自己提出的疑问,说:“山有好树,就有好水。”站起来,随他沿齐齐的树走。
  并不上坡,走不久,有泥屋一幢,自然有鸡的咕咕声。早就防着有狗,走近了,果然有。半人高的畜牲,黄黄的窜出来,狺狺地屁股调来调去,眼睛却紧盯着。老者不知从什么部位发一声响,那狗就蹲伏下来,尾巴不停地摇,肚皮一缩一缩地喘。
  老者推开门,哑哑地朝里说:“有客喝水哩!”一面就跨进去。
  灶间极干净,不多的罐罐在暗处都映出方形的门亮。灶台没有一点污水的痕迹,锅盖洗得发白,略略高出灶台一点。一只炊帚如新的一般吊在灶边的墙上。
  里屋有轻轻的响动,帘抢在老者前掀开,现出一位婆婆。
  这婆婆老而不暗,极是清爽,那眼如一碗温水,消一身乏渴。极恭敬地问了好,被让到炕上坐。
  婆婆也不多说,转身去沿墙一条小柜上提过一吊黑釉陶壶,又在炕桌上摆一个小陶碗,斜斜地斟满了,偏着身子坐在炕沿上催着喝。
  心下暗暗赞叹,不觉问他们是不是守山林的。
  老者蹲在地下,嗬嗬笑着,举手比了一个八字。不觉问:“八年就长成这样好林子?”婆婆宽宽一笑,说:“他有八十了。”老者脸上闪出些光,说:“这一辈子,就是给人守林呢。”
  于是透窗望去,再想看那些树。不料目光再也不能远,只定在窗上。
  好剪刀。
  原来窗纸上,反面贴了许多剪纸窗花:公鸡、母鸡、小兔、大狗、偷油的鼠、骑驴的媳妇子,又有一个吃烟的老汉,还有一个织布的女子。都剪得大氣,粗如屋檩,细若游丝。那鸡那狗那兔那鼠,若憨若巧若痴若刁,闹闹嚷嚷,上上下下,一时竟看呆了。
  婆婆见不喝水,就说:“有甚好看?这东西家家都有的呢。”我点点头说:“有是都有,可这些铰得好,铰得奇,不一样哩!”老者站起来,走出去,磕一磕烟锅,又进来,说:“好的都在柜里头哩。”当然执意要看。
  婆婆竟有些腼腆,笑着从柜里取出一个纸包,打开,各色的纸都有。看那包的纸,是一张极早的《陕西日报》,黄了,只是不坏。婆婆将各色纸铺开,一时我竟喜得哑住。
  只见各种人物极古极拙,怕是只有秦腔才吼得动,又有房屋竹树,都奇诡异常,满纸塞而不滞,通而不泄。
  婆婆说:“这是四旧哩!你是客,喜欢这些,又看了走路,不怕的。”
  忍不住,问:“婆婆可能为我铰一个?”婆婆说:“呀!老了呢!”急忙说:“不怕的。会的不难,难的不会。”老者说:“这个同志喜欢,你就铰,怕甚?”婆婆就在炕里摸出一柄剪刀,奇大无比,心下疑惑,只不言语,看她铰。
  婆婆一脸欣喜,忽然消失掉,皱纹拙起来。并不马上铰,对着纸沉思半晌,才将剪上纸边。之后竟再也看不出婆婆如何铰,只觉得游剪如龙,落纸纷披。看看老者,眼温温地虚着。
  再看婆婆时,正将大剪放在盘着的腿上,扭身向亮处举手照一照,动一动嘴,并不说什么。我待要看,婆婆已经递过来。
  这是一只牛,肚上一朵大梅,如风火般转。牛额上散星月般空白。眼睛一只巨睁着,令支开的四蹄如怒如奋,另一只则似偷窥,支开的四蹄反而是闪避不及的慌张。我说:“铰的实在好。”老者说:“喝水,喝水。”婆婆说:“铰了是为自家欢喜。”
  喝一口水,仔细将纸牛夹好,放进袋里,说:“不敢多要,这张是一定自己收好。”
  老者和婆婆一起看我,说:“也值得收藏?”却是笑笑的。我说:“若婆婆有空闲,我倒还想要个人物的。”便用眼睛询问着。
  口不再干,只懒懒的乏,便只靠了墙斜倚着。看婆婆铰,听老者蹲着咳,还听狗狺狺的。鸡大约是养出了蛋,紧着叫,便斜过眼,将感激寄托出去,在那林上。
  (选自《遍地风流》,有删改)
其他文献
写作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衬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法。所谓衬托,就是为了凸显主体,有意地将另一些對象放在一起作陪衬或对照。衬托这一手法在《荆轲刺秦王》中运用得非常成功。荆轲的形象之所以“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除了人物的性格因素以外,也与太史公具体、细致、生动的艺术描写分不开,尤其是衬托手法的运用,使荆轲的形象更加突出、饱满和鲜明。分析本文中的衬托手法,然后借鉴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期刊
【佳作展示】  何谓“工匠精神”?古有“庖丁解牛”,厨师手起刀落,技艺娴熟,精益求精;今有瑞士的钟表匠,耗数年之功,打磨零件,孜孜以求,让众多老字号逾百年而不倒……这份执着,这份对完美的追求,便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玉不琢,不成器,唯有通过千万次的打磨,才能绽放艺术的华彩。记得多年前,我曾有幸参观在沪举行的一次工艺美术展。展览馆里,一件件精美的玉石作品,色泽华美,造型独特,在明亮的灯光下诉说
期刊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與梦时同。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公元725年亲祭孔子时所作的一首诗。此诗嗟叹了孔子复杂坎坷、栖遑不遇的一生,对孔子生前的际遇深表同情,对他寄予了深深的悼念。  全诗以疑问入笔,表现出作者于孔子神像前谦恭行礼,心中感慨万千,口内喃喃自语的情状。作者以“叹”“嗟”“伤”“怨”四字,写出
期刊
世界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第39届普利兹克奖于北京时间3月1日23点正式揭晓。拉斐尔·阿兰达、卡莫·皮格姆和拉蒙·比拉尔塔分享了该奖项,创造了由三位建筑师共同获此殊荣的历史。  三位建筑师紧密协作,以一种对建筑严谨审慎而细致入微的方式做建筑,近30年如一日。  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三位建筑师所有的作品都极力与地貌景观充分融合,这种无缝的关联来自对当地历史、自然地形、习俗、文化以及种种区域特征的充
期刊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
期刊
吃完饭,三爷让孙子小顺把他的坐椅搬到胡同口。三爷的坐椅是社区的一道风景,黄包袱皮裹着红靠背,靠背后面撑着把太阳伞。耳聋的原因,三爷喜欢拿着个半导体,哼腔拉调的。他最爱唱的是《前门大碗茶》,逢人就愿瞥一嗓子“嘛去?坐车吗?”  是的,三爷是三轮车夫,踩着黄包车在颐和园—北海一带混饭车。风里来,雨里去,每天躬着腰,缩着背的,常常是饥一餐,饱一顿,结果临了就挺出病来了:耳聋,驼背,静脉曲张,手臂上,脚肚
期刊
①三爷的坐椅是道风景线:黄包袱皮裹着红靠背,靠背后面撑着把太阳伞。(开门见山,揭示三爷的身份特征。)将半导体收音机调到最大音量,哼着《前门大碗茶》,逢人瞥一嗓子“嘛去?坐车吗”。是的,三爷是三轮车夫,踩着黄包车在颐和园——北海一带混饭吃。风里来,雨里去,躬着腰,缩着背,饥一餐,饱一顿,结果临了就挺出病来了:耳聋,驼背,手臂、腿肚青筋暴起,就像大旱之年暴出地表的树根。(短句能够体现三爷生活不易,比喻
期刊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这道作文题简洁明了,围绕“车”字展开,具体角度如下:  一是车有很多种,围绕车的变化发展,写生活的变化、历史的变迁。在这个维度上,考生可以思考车轮带动起来的快时代,也可以反思在快
期刊
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方式,也是一种写作手法和构思方式。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产生联想。一提及“秋风”,我们立刻就会想到“落叶”。何以觸“秋风”而思“落叶”?因为“秋风”与“落叶”不仅在时空上常常相伴出现,而且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相关联想”和“因果联想”;我们喜欢将小女孩比作“花朵”,因为花朵的鲜艳、惹人喜爱和小女孩有相似之处,这就
期刊
留下乡音 留下方言  在湖北咸宁,有一位六旬老人,因为自费出版了一本书而小有名气。这本叫《咸宁话》的书,包含了咸宁市6个县、市、区的1萬多条方言的注释以及例句、出处等。作者陈大银是一位退休老人,为编纂当地的第一本“方言词典”,他前后花了9年时间搜集、整理材料,反复考证。投入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还是自费出版,值吗?“值!再不整理,就晚了。”老人说。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普通话得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