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的浅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i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有了更高的要求,呼唤绿色,热爱大自然,在城市建设中更加重视园林绿地的发展。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园林工程设计实践,从生态园林的功能、配置原则、生式、艺术手法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方法和生态学原则,对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充分发挥植物配置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生态园林绿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城市生态系统通过能量与物质交换,具有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能量高效利用、生态效益最高,与城市生态系统高度和谐的高级人工系统。其对改善城市日益恶化的环境,为城市中的人类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实现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植物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功能
  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中不仅可以改善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场所,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园林植物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气候、防风和庇荫等功能。
  1.1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1.1.1园林植物是城市中最大最好的“空气净化器”
  首先,园林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CO2,放出O2,调节空气中CO2和O2的平衡。其次,园林植物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和评价监测环境质量的作用。许多园林植物能有效吸收空气中的CO、HF、Cl2等有害气体,同时还可以应用部分园林植物对部分有害气体的敏感特性来评价监测环境质量。再次,园林植物具有良好的吸尘和杀菌、灭菌作用。此外,城市园林植物还是天然的“消声器”,它能有效地减弱由于交通工具、人等产生的噪声。
  1.1.2调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小气候
  园林植物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子。园林植物能有效吸收太阳辐射,降低空气温度的作用;园林植物通过自身的蒸腾作用有效调节空气湿度;园林植物具有净化水体,保护水土的作用。
  1.2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城市景观不仅给城市增添生机与活力的景色,还能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园林植物以其不同的姿态、色彩、气味,使人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等获得对大自然的审美享受。
  2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要乔木、灌木、草坪相结合,落叶与常绿相结合,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结合,遵循四大原则。1)统一的原则:植物配置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变化太多,整体会杂乱无章,没有变化,又会单调呆板,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2)调和的原则:植物配置时,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产生协调感。用差异和变化产生对比的效果,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3)均衡的原则:色彩浓重、体量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以厚重的感觉;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简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要根据周围环境,做到配置有规则式均衡(对称式)和自然式均衡(不对称式)。4)韵律和节奏的原则:在宽阔的大道两边,可以间隔地等距离或不等距离栽植一些同一树种的行道树,中间穿插同一品种的小灌木或灌木球,形成韵律和节奏,可以開阔心胸,陶冶情操,给人以整齐划一的感觉。
  
  2.1 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确立生态园林的概念
  1)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生。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且生长得好。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2)重视生物多样性。地球上多数自然群落不是由单一的植物区系所组成,而是多种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组合。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园林建设,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
  
  2.2 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美学原理
  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根据美学要求进行融合创造。不仅要讲求园林植物的现时景观,更要重视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创造“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具体到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笔者认为应掌握以下几点:1)重视植物多样性;2)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单群结合;3)注意不同园林植物形态和色彩的合理搭配;4)注意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3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1)对比和衬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问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2)动势和均衡。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榆树、合欢。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3)起伏和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4)层次和背景。为克服景观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
  
  4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1)植物配置应以绿地的自然状况为前提,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习性合理选择搭配树种,配置成乔、灌、草、藤复层植物群落,并遵循植物群落生长规律,进行良性人工干扰,形成一个合理、稳定、能进行自我更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群落系统。2)园林绿化树种可选择以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乡土植物为主,大大减少由引种、迁移、运输而成活率低造成的不必要损失,且不选择有飞絮、有毒、有异味、易过敏的植物,还要防止恶性杂草入侵。3)
  植物配置应考虑一年四季营造不同的优美的生态园林景观,对于冬季寒冷时,阔叶树要进行落叶休眠,在植物配置时要注意阔叶树与针叶树搭配的比例,使植物群落在一年四季都高效发挥生态效益。4)在园林绿地中营建开放性耐践踏草坪,以提供避灾避难场地,同时可以让人们近距离感触到绿地,从而达到人与生态园林绿地的和谐共生,满足人们对绿地的生理和心理需求。5)对生态园林植物群落中爆发的病虫害,避免或尽量不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药剂,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也可以采用生物学方法对绿地进行生态维护。
  
  5 结语
  总之,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离不开生态学和美学,园林本身就是一门交叉的学科,涉及许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因此,生态园林设计时要与农业、林业等行业,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生态园林设计不能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能是简单的返璞归真,而是各生态群落的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因此,要继续认真学习研究中国园林的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国园林的艺术手法,把生态学理论与园林景观艺术相结合在一起,创造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休憩地,极大地改善丰富和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 刘 蔓.景观设计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赵和文.园林树木栽植养护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5.
  
其他文献
KBA-Flexotecnica(高宝集团旗下企业)将在drupa 2016印刷展展示全新组合印刷机CI flexo NEO XD LR.该机支持最多12色印刷、400~1200 mm的裁切尺寸、1650 mm的最大纸带宽度和50
传说,吃遍山珍海味的慈禧太后,特别喜欢平民老百姓的家常便饭——窝头。这个窝头,可不是普通的玉米面窝头,而是宫廷特制的栗子面小窝头。说起这宫廷窝头的来历,竟然和京剧名优孙菊仙以及天津卫的贴饽饽熬小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孙菊仙,师从程长庚,工老生,同戏曲名家汪桂芬、谭鑫培齐名,被誉为京剧新“三鼎甲”。孙菊仙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进入升平属(宫廷中掌管戏曲演出的机构),任“内廷供奉”达十三年之
健康是金,可以带来金钱和财富;健康是神圣的人权,是人们生存、发展、享乐的基本条件。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用水果、低糖、无糖等健康产品来代替含糖量较高的食品和饮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所伴随的农村运输业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农村公路作为我国公路网的基础,是农村地区重要的运输渠道,承担着当地农民生产及生活的客货交通流量
数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是我们从小除了母语就要学习的科目,这无疑说明了数学在当今社会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很多工作和社会
摘要:岭南建筑,入户花园,大型中心园林  (一)地形分析:  旧广州水泥厂--住宅部分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湾路以西,在城市建设分区中属密度2区。用地北面与20米宽的新规划路(与东面的西湾路相接)相邻;用地西面与30米宽的规划路相邻;用地南面与20米宽的规划路相邻;东面是现有的西湾路。南北均为规划中的城市公园,西面毗邻增埗河,东面紧邻规划的中小学。基地现状地形起伏较大,整个基地地形呈东高西低态势,标高
笔者小柔想把自己的照片上传到博客空间与网友共享,可是又觉得自己上传的照片都是一味的静止状态,毫无动感,更无个性可言,为什么不请pqdvd帮忙呢?利用它,只要有照片,轻点鼠标,会唱歌的照片轻松做来!
期刊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各种基础性建设正在逐渐加快,而交通设施作为关键建设设施,公路比重占据较大,尤其是二级公路建设,关乎人们日常出行。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二级公路
积极开展实训课程教学,可有效地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改变过去教学中所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结合就业市场对学生的专业能力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并实施计算机实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