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和根管疗法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10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根管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牙齿松动、牙周炎、牙齿叩痛发生情况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牙齿松动、牙周炎、牙齿叩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采用综合疗法较传统根管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更为显著治疗效果。
【关键词】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综合治疗 根管治疗
随着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改变,牙科疾病在临床中具有较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为牙周病和牙髓病联合损伤,其临床症状、表现较为复杂,治疗较棘手。传统根管治疗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治疗时间长、疗效差,且治疗后易复发。临床中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应对病因和病灶进行综合治疗,在消除病因和病灶同时,尽可能保留患牙,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为探究综合疗法和根管疗法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治疗效果,笔者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10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39~77岁,平均(52.6±3.6)岁;患牙58颗,其中磨牙28颗,前磨牙20颗,前牙10颗。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7~76岁,平均(52.4±3.9)岁;患牙57颗,其中磨牙29颗,前磨牙18颗,前牙10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分组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在医师告知下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并了解本次治疗、研究方法,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进行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根管治疗,根据患者病变情况行洁牙、牙龈刮治、牙龈翻瓣、根面平整术等,同时清除患者牙石、菌斑,除去患牙周围刺激物。将患牙根管内坏死物质清除,适当消毒后行根管充填,将根管内容物充分去除,避免对牙周、牙髓造成刺激。研究组采用综合疗法,包括牙周治疗和牙髓治疗,治疗前同样清除患者牙石、菌斑,除去患牙周围刺激物。牙周治疗:根据患者牙周病变情况行牙周基础治疗,包括洁牙、龈下刮治、袋内冲洗上药,必要采取牙周手术治疗,包括根龈组织切除、翻瓣刮治术、袋内壁刮治术等。牙髓治疗:在传导麻醉阻滞下,于牙合面进行开髓,将冠髓切除后拔出根髓,将根管扩充并消毒后进行填充,磨合牙体并充分清洗牙合床上面。两组患者治疗后指导患者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并定期进行随访1年。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牙齿松动、牙周炎、牙齿叩痛发生率。(2)疗效评定:根据患者治疗1年后临床症状、X线表现评定。显效:患者牙痛、牙齿松动、咀嚼功能障碍显著好转,牙周探查无出血,X线显示牙槽骨吸收显著缓解;有效:患者牙痛、牙齿松动、咀嚼功能障碍明显好转,牙周探查少量,X线显示牙槽骨吸收部分缓解;无效:患者牙痛、牙齿松动、咀嚼功能障碍无好转,牙周探查出血明显,X线显示牙槽骨无吸收。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牙齿松动、牙周炎、牙齿叩痛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牙齿松动、牙周炎、牙齿叩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为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病变累及牙周、牙髓,以牙痛、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为主要临床表现,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临床研究指出,牙周和牙髓解剖结构相互沟通,牙周袋感染厌氧菌后可在牙髓和牙周内部相互交叉感染,引起炎症反应、免疫反应[4-5]。感染为引起牙周牙髓主要因素,由于牙周和牙髓解剖结构具有相通性,因此,临床中引起感染具体原因难以明确,一旦发生感染牙周和牙髓可相互影响并将感染扩散,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治疗较为困难。
综上所述,牙周牙髓联合病变采用牙周和牙髓综合治疗,相对传统根管治疗不仅能有效消除病灶周围刺激因素,还能对发病因素进行彻底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更为显著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付冬梅,熊萍,陈丹等.经根管使用派丽奥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X线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1):43-45.
[2] 陈思洁.综合疗法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3,34(9):1323-1325.
[3] 吴海林,俞少杰,吴风华等.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与牙周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10):1017-1019.
[4] 陈海燕,吕金.自拟中药方联合根管治疗急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临床研究[J].中國中医急症,2013,22(1):126-127.
[5] 刘春秀,谢丽娟,陈海等.165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2013,33(8):537-539.
【关键词】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综合治疗 根管治疗
随着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改变,牙科疾病在临床中具有较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为牙周病和牙髓病联合损伤,其临床症状、表现较为复杂,治疗较棘手。传统根管治疗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治疗时间长、疗效差,且治疗后易复发。临床中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应对病因和病灶进行综合治疗,在消除病因和病灶同时,尽可能保留患牙,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为探究综合疗法和根管疗法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治疗效果,笔者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10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39~77岁,平均(52.6±3.6)岁;患牙58颗,其中磨牙28颗,前磨牙20颗,前牙10颗。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7~76岁,平均(52.4±3.9)岁;患牙57颗,其中磨牙29颗,前磨牙18颗,前牙10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分组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在医师告知下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并了解本次治疗、研究方法,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进行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根管治疗,根据患者病变情况行洁牙、牙龈刮治、牙龈翻瓣、根面平整术等,同时清除患者牙石、菌斑,除去患牙周围刺激物。将患牙根管内坏死物质清除,适当消毒后行根管充填,将根管内容物充分去除,避免对牙周、牙髓造成刺激。研究组采用综合疗法,包括牙周治疗和牙髓治疗,治疗前同样清除患者牙石、菌斑,除去患牙周围刺激物。牙周治疗:根据患者牙周病变情况行牙周基础治疗,包括洁牙、龈下刮治、袋内冲洗上药,必要采取牙周手术治疗,包括根龈组织切除、翻瓣刮治术、袋内壁刮治术等。牙髓治疗:在传导麻醉阻滞下,于牙合面进行开髓,将冠髓切除后拔出根髓,将根管扩充并消毒后进行填充,磨合牙体并充分清洗牙合床上面。两组患者治疗后指导患者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并定期进行随访1年。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牙齿松动、牙周炎、牙齿叩痛发生率。(2)疗效评定:根据患者治疗1年后临床症状、X线表现评定。显效:患者牙痛、牙齿松动、咀嚼功能障碍显著好转,牙周探查无出血,X线显示牙槽骨吸收显著缓解;有效:患者牙痛、牙齿松动、咀嚼功能障碍明显好转,牙周探查少量,X线显示牙槽骨吸收部分缓解;无效:患者牙痛、牙齿松动、咀嚼功能障碍无好转,牙周探查出血明显,X线显示牙槽骨无吸收。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牙齿松动、牙周炎、牙齿叩痛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牙齿松动、牙周炎、牙齿叩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为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病变累及牙周、牙髓,以牙痛、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为主要临床表现,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临床研究指出,牙周和牙髓解剖结构相互沟通,牙周袋感染厌氧菌后可在牙髓和牙周内部相互交叉感染,引起炎症反应、免疫反应[4-5]。感染为引起牙周牙髓主要因素,由于牙周和牙髓解剖结构具有相通性,因此,临床中引起感染具体原因难以明确,一旦发生感染牙周和牙髓可相互影响并将感染扩散,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治疗较为困难。
综上所述,牙周牙髓联合病变采用牙周和牙髓综合治疗,相对传统根管治疗不仅能有效消除病灶周围刺激因素,还能对发病因素进行彻底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更为显著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付冬梅,熊萍,陈丹等.经根管使用派丽奥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X线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1):43-45.
[2] 陈思洁.综合疗法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3,34(9):1323-1325.
[3] 吴海林,俞少杰,吴风华等.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与牙周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10):1017-1019.
[4] 陈海燕,吕金.自拟中药方联合根管治疗急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临床研究[J].中國中医急症,2013,22(1):126-127.
[5] 刘春秀,谢丽娟,陈海等.165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2013,33(8):537-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