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应加强“三个认识”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dfafsf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集体,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发展的关键。”在某种程度上,班主任工作就是一所学校工作质量的缩影,学校的全部工作都与班主任有关。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都负有直接的教育责任。班主任以其创造性的工作和奉献精神,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直接影响。班主任对学生的直接管理、组织、教育所付出的心血和精力,是其他教师不能相比的。实践证明,保证学校教学秩序正常化的基本力量是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工作质量。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开展班主任工作时,应该注意加强“三个认识”。
  一、认识到班级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它需要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坚持不懈的努力
  开展班主任工作,建立一个良好的集体,从而形成一个优美的育人环境,这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但是这些工作,并非是我们在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好的,它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及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作为一个导航灯。这几年来,对此我深有感触。对任何一学期的学生都一样,开始接触他们,未作深入的了解,就急于求成去开展工作,就会等于盲人骑马,无头苍蝇一样,到处碰撞,根本就找不到什么头绪,甚至因此而脫离实际,与学生越走越远。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需要对学生作详细、深入的了解,方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于此同时,还需要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的目标。即是说,对于班级管理,我们最终应达到什么标准,创建怎样的集体,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会变成有力无处使,有劲无处用。小学阶段只能一个小循环,即使这样,也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比如,我一直以来都是担任五六年级班主任,所以我接手的班级,结合学生成长特点和教育教学实际制定了这样一个成长目标:小学五年级,出现变声现象,男孩会很明显,变声期经常会发出一些自己控制不了的怪声调,引起哄笑这是正常现象。教育目标是增强学习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智力品质,激发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鼓励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促进自我意识发展。小学六年级,学生进入青春早期,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有时还对老师的正当干涉感到反抗抵制。教育目标是注意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认识青春期,调节控制情绪,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
  二、认识到转化“问题生”的重要性,它是建立良好集体的决定因素
  “问题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相当突出的工作,既花精力又花时间,甚至常常吃力不讨好。这就对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里我认为应该注意下面两点。
  首先,在“问题生”犯了错误时,应该注意帮助他们消除犯错误后就准备挨骂的心理障碍。我做过这样的调查,发现90%的“问题生”有认为犯错误后就一定会挨老师批评的心理障碍。他们自控能力较差,会经常出现大事少犯,小事不断的情况。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定势心理,犯错误了,就准备挨骂挨批评吧,或者来个死活不认账。在这种心理障碍的影响下,如果我们贸然地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要求班主任在做“问题生”的工作时,应该使学生首先消除这种心理障碍,与他们进行近距离的谈心,深入地查找原因, 从而使他们正确地认识错误,面对错误,进而改正错误,这样才有可能真正使学生体会到老师是在关心他、帮助他、使他改过。
  其次,班主任应该敢于向学生承认自己在工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误,哪怕是向学生当面道歉也无妨。人无完人,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必定会存在或这或那的失误。如果老师自己在失误或错误面前打肿脸充胖子,把圆的说成是方的,为维护自己所谓的尊严,而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那将何以服学生,使学生面对错误,改正错误呢?尤其是在“问题生”面前,如果班主任不深入调查而批评错了他们,自己还是强行维护自己所谓的尊严,那将会使他们越走越远,师生感情冷淡,鸿沟加深。这样,做起工作来,就事倍功半了。因此,作为一个明智的班主任,加强这一方面的认识是很必要的。
  三、认识到教会学生学会读书的同时学会做人的重要性
  党和人民要求我们的是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而不是培养一个四肢发达而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社会蛀虫。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注意新一代人的思想素质的培养,而一味简单地向他们灌输书本知识。那么,就等于不是在为国家和人民培养人才,而是在给国家和人民制造了一个个的“定时炸弹”。作为师者,我们又何功之有?所以,班主任要在上好课的同时,尽量利用一切的时机,加强对学生思想质素的培养,使他们懂得该如何去做人,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平时的课堂上,我经常渗透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诚信、敬业、和谐等优秀品质,做到润物无声。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很值得探讨的艺术。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对这门艺术的研究和探讨更是日显重要和迫切,同时也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在广大班主任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掏到“真金”的。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及时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对学生进行选择性和针对性的提问,且教师的课堂提问水平会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在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策略,以期提高小學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对策  课堂提问是现代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也是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开始随时随地、时时刻刻地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以及学习。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也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的话题。“电子教材”“智慧课堂”“资源中o”等各类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开始渗透至我们每个人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小学科学课堂也不例外。在这样的社会发展环境下,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成为了当代小学科学教师十分关o的问题。传统小学科学课
【摘要】创客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也逐渐进入中小学教育中。为了更好开展创客教育,笔者积极思考如何利用编程猫与硬件相结合去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编程猫是一款图形化编程软件,学生只需要拖拽指令积木模块就可以快速实现程序的编写。它简单易学,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创客教育起步阶段。本文将基础培训、创意制作、汇报分享与评价三个方面探索编程猫在农村小学创客教育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编程猫;创客教育 
【摘要】家校合作是现阶段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之一,班主任在山区农村的中学教学中面对很多特殊的中学生,需要在家校合作中创新育人理念,提升育人水平。本文的研究从山区农村初中德育主任的德育教育视角出发,分析农村中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家校合作的策略,为山区农村初中学校的德育主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育人理念;农村中学;家校合作  新课程改革下的家校合作开展影响着德育教育的开展,于山区农村的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暑假是溺水高发期,全国各地的溺水事件屡屡发生,危及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儿童发生溺水可能性比较高的地点有哪些?带孩子去公共游泳池、水上乐园,家长该注意哪些?下面这些防溺水知识应学习起来。  1.儿童发生溺水可能性比较高的地点有哪些?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伤害防控与心理健康室主任、研究员段蕾蕾: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溺水发生的高危地点不同,4岁以下小儿童的溺水
本报综合消息 7月23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专题报告和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有关情况。  工作报告显示,2015—2019年,遴选认定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4126所,建设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38个,遴选校园足球试点县(区)135个,在全国布局建设“满天星”训练营47个,招收高水平足球队高校181所。面向近2000万在校生每周开设1节足球课、组织课余训练
从教二十余年,笔者由当初步入工作岗位时的懵懂无知、踌躇满志到今天成熟安详又饱含沧桑。面对工作,也从刚入行时的热情高涨到今天的思考和沉淀。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必须先问道、悟道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只有摆正教育者的身份、位置,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形势的要求。  笔者报考了师范,成了一名教师。刚出来工作,淳朴的农村家长,不管在菜市场还是在马路边,不管在书店还是走过偶尔碰头,
瑞士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心理特征,也是促进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由于小学数学逻辑严谨,抽象性高,学生尤其是尚未完全形成抽象思维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无聊。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本文认为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师生之间的相处之道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
【摘要】隨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老师演示实验已不能满足教改需求和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因此,小组合作式动手实验模式被广泛关注。物理分组实验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物理知识探究习惯和学习物理兴趣,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提高物理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分析当下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探究合理优化措施,希望可以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打开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主要有五个类型,包括认知性问题、推理性问题、创造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常规管理性问题。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它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诗歌文字的信息量非常大,在阅读时必须紧紧把握其中的关键字词,才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要写的内容和要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