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集体,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发展的关键。”在某种程度上,班主任工作就是一所学校工作质量的缩影,学校的全部工作都与班主任有关。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都负有直接的教育责任。班主任以其创造性的工作和奉献精神,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直接影响。班主任对学生的直接管理、组织、教育所付出的心血和精力,是其他教师不能相比的。实践证明,保证学校教学秩序正常化的基本力量是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工作质量。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开展班主任工作时,应该注意加强“三个认识”。
一、认识到班级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它需要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坚持不懈的努力
开展班主任工作,建立一个良好的集体,从而形成一个优美的育人环境,这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但是这些工作,并非是我们在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好的,它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及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作为一个导航灯。这几年来,对此我深有感触。对任何一学期的学生都一样,开始接触他们,未作深入的了解,就急于求成去开展工作,就会等于盲人骑马,无头苍蝇一样,到处碰撞,根本就找不到什么头绪,甚至因此而脫离实际,与学生越走越远。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需要对学生作详细、深入的了解,方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于此同时,还需要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的目标。即是说,对于班级管理,我们最终应达到什么标准,创建怎样的集体,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会变成有力无处使,有劲无处用。小学阶段只能一个小循环,即使这样,也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比如,我一直以来都是担任五六年级班主任,所以我接手的班级,结合学生成长特点和教育教学实际制定了这样一个成长目标:小学五年级,出现变声现象,男孩会很明显,变声期经常会发出一些自己控制不了的怪声调,引起哄笑这是正常现象。教育目标是增强学习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智力品质,激发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鼓励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促进自我意识发展。小学六年级,学生进入青春早期,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有时还对老师的正当干涉感到反抗抵制。教育目标是注意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认识青春期,调节控制情绪,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
二、认识到转化“问题生”的重要性,它是建立良好集体的决定因素
“问题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相当突出的工作,既花精力又花时间,甚至常常吃力不讨好。这就对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里我认为应该注意下面两点。
首先,在“问题生”犯了错误时,应该注意帮助他们消除犯错误后就准备挨骂的心理障碍。我做过这样的调查,发现90%的“问题生”有认为犯错误后就一定会挨老师批评的心理障碍。他们自控能力较差,会经常出现大事少犯,小事不断的情况。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定势心理,犯错误了,就准备挨骂挨批评吧,或者来个死活不认账。在这种心理障碍的影响下,如果我们贸然地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要求班主任在做“问题生”的工作时,应该使学生首先消除这种心理障碍,与他们进行近距离的谈心,深入地查找原因, 从而使他们正确地认识错误,面对错误,进而改正错误,这样才有可能真正使学生体会到老师是在关心他、帮助他、使他改过。
其次,班主任应该敢于向学生承认自己在工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误,哪怕是向学生当面道歉也无妨。人无完人,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必定会存在或这或那的失误。如果老师自己在失误或错误面前打肿脸充胖子,把圆的说成是方的,为维护自己所谓的尊严,而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那将何以服学生,使学生面对错误,改正错误呢?尤其是在“问题生”面前,如果班主任不深入调查而批评错了他们,自己还是强行维护自己所谓的尊严,那将会使他们越走越远,师生感情冷淡,鸿沟加深。这样,做起工作来,就事倍功半了。因此,作为一个明智的班主任,加强这一方面的认识是很必要的。
三、认识到教会学生学会读书的同时学会做人的重要性
党和人民要求我们的是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而不是培养一个四肢发达而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社会蛀虫。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注意新一代人的思想素质的培养,而一味简单地向他们灌输书本知识。那么,就等于不是在为国家和人民培养人才,而是在给国家和人民制造了一个个的“定时炸弹”。作为师者,我们又何功之有?所以,班主任要在上好课的同时,尽量利用一切的时机,加强对学生思想质素的培养,使他们懂得该如何去做人,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平时的课堂上,我经常渗透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诚信、敬业、和谐等优秀品质,做到润物无声。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很值得探讨的艺术。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对这门艺术的研究和探讨更是日显重要和迫切,同时也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在广大班主任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掏到“真金”的。
一、认识到班级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它需要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坚持不懈的努力
开展班主任工作,建立一个良好的集体,从而形成一个优美的育人环境,这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但是这些工作,并非是我们在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好的,它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及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作为一个导航灯。这几年来,对此我深有感触。对任何一学期的学生都一样,开始接触他们,未作深入的了解,就急于求成去开展工作,就会等于盲人骑马,无头苍蝇一样,到处碰撞,根本就找不到什么头绪,甚至因此而脫离实际,与学生越走越远。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需要对学生作详细、深入的了解,方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于此同时,还需要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的目标。即是说,对于班级管理,我们最终应达到什么标准,创建怎样的集体,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会变成有力无处使,有劲无处用。小学阶段只能一个小循环,即使这样,也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比如,我一直以来都是担任五六年级班主任,所以我接手的班级,结合学生成长特点和教育教学实际制定了这样一个成长目标:小学五年级,出现变声现象,男孩会很明显,变声期经常会发出一些自己控制不了的怪声调,引起哄笑这是正常现象。教育目标是增强学习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智力品质,激发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鼓励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促进自我意识发展。小学六年级,学生进入青春早期,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有时还对老师的正当干涉感到反抗抵制。教育目标是注意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认识青春期,调节控制情绪,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
二、认识到转化“问题生”的重要性,它是建立良好集体的决定因素
“问题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相当突出的工作,既花精力又花时间,甚至常常吃力不讨好。这就对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里我认为应该注意下面两点。
首先,在“问题生”犯了错误时,应该注意帮助他们消除犯错误后就准备挨骂的心理障碍。我做过这样的调查,发现90%的“问题生”有认为犯错误后就一定会挨老师批评的心理障碍。他们自控能力较差,会经常出现大事少犯,小事不断的情况。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定势心理,犯错误了,就准备挨骂挨批评吧,或者来个死活不认账。在这种心理障碍的影响下,如果我们贸然地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要求班主任在做“问题生”的工作时,应该使学生首先消除这种心理障碍,与他们进行近距离的谈心,深入地查找原因, 从而使他们正确地认识错误,面对错误,进而改正错误,这样才有可能真正使学生体会到老师是在关心他、帮助他、使他改过。
其次,班主任应该敢于向学生承认自己在工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误,哪怕是向学生当面道歉也无妨。人无完人,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必定会存在或这或那的失误。如果老师自己在失误或错误面前打肿脸充胖子,把圆的说成是方的,为维护自己所谓的尊严,而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那将何以服学生,使学生面对错误,改正错误呢?尤其是在“问题生”面前,如果班主任不深入调查而批评错了他们,自己还是强行维护自己所谓的尊严,那将会使他们越走越远,师生感情冷淡,鸿沟加深。这样,做起工作来,就事倍功半了。因此,作为一个明智的班主任,加强这一方面的认识是很必要的。
三、认识到教会学生学会读书的同时学会做人的重要性
党和人民要求我们的是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而不是培养一个四肢发达而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社会蛀虫。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注意新一代人的思想素质的培养,而一味简单地向他们灌输书本知识。那么,就等于不是在为国家和人民培养人才,而是在给国家和人民制造了一个个的“定时炸弹”。作为师者,我们又何功之有?所以,班主任要在上好课的同时,尽量利用一切的时机,加强对学生思想质素的培养,使他们懂得该如何去做人,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平时的课堂上,我经常渗透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诚信、敬业、和谐等优秀品质,做到润物无声。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很值得探讨的艺术。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对这门艺术的研究和探讨更是日显重要和迫切,同时也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在广大班主任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掏到“真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