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老过敏,小心手机捣乱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5432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款智能手机频频上市,人们玩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往往会出现一些原因不明的皮肤病。
  主要表现为:一是皱纹加深。虽然很多智能手机都采用大屏幕,但文字还是很小,很多人读手机的时候会不自觉将眼睛眯起来,这些动作会无形中增加眼角以及眉间的皱纹。二是黑斑增加。一些习惯煲电话粥的人,会因为手机变热而感到耳朵也变热。这是电子,手机产生的紫外线,时间一长,极易在面部形成黑斑。三是皮肤过敏。手机荧幕沾到的细菌或脏污物,在煲电话粥时直接粘在脸上,成为产生粉刺或肌肤干燥的原因。此外,一些生产厂商在制造外壳时,常添加镍、镉、铬等金属成分,使其外观更漂亮,这些金属又是常见的过敏原。炎热天气下,人出汗多、毛孔扩张,容易引起接触性皮炎。
  如果一段时期皮肤过敏反复发作,且又属于“低头族”,就必须警惕手机捣乱了,可尝试以下办法进行验证。
  1.用手机前勤洗手。使用手机时,不要吃东西或喝饮料,避免细菌的侵入,以及手机沾上食物残渣;少把手机借给别人,避免病菌交叉感染。
  2.尽量使用耳机。让皮肤远离手机,可以降低手机辐射,使易感染的面部、口唇、耳朵等部位减少细菌侵害。
  3.选择干净地方放手机。必要时买个专用手机套,并和钱包等物品分开放。过敏体质患者,休息时尽量将手机置于离身体两米开外的地方。
  4.定期清洁手机。可用沾有酒精的棉球经常擦拭,或将手机送维修、销售点,让客服人员进行专业清洁。
  如果采取上述措施后症状仍没有好转,需考虑到医院做深度检查。
其他文献
人都是有惰性的,有事情赶着,才会马不停蹄。一旦现实环境稍稍宽松一点,就有了放弃的理由。  其实短暂的安全只是表面现象而已。如果沉湎于内心里自以为是的安全感,等到真正的危机突如其来,就会措手不及,再想努力往往也是徒劳。  想起一个实验,把一只青蛙放进沸水里,它会很快跳出来,而把青蛙放进温水里然后慢慢加热,青蛙最后的结局是被水煮熟,死于非命。  倘若习惯了放任自己,就会被温柔的尖刀刺伤。  每个人都有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句咖啡文化的经典写照说的是法国。法国人的浪漫情趣世界闻名,他们喝咖啡讲究环境和情调,慢慢地品、细细地尝,读书看报,高谈阔论,可以在咖啡馆一“泡”就是大半天。没有人认为这是在挥霍时间,他们更愿意相信,那些深邃的哲思、智慧的火光,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诞生的。在中国,没有他们那种情调,也没有那种资本和时间去浪漫,但还是喜欢那种浪漫的感觉,甚至羡慕他
读过乔忠延的经典散文《打春》,将春天拟人化,化在了中国古老文化深厚的文明积淀里,读来亲切感人。  寒瑟的乡村传递着一句谚语:春打六九头。它是严寒岁月里的安慰。农民说:打了春,被窝里温。也就不时板着手指掐算哪日六九,哪日打春。春打六九头是人们对温暖的期望。  过去的冬日是难熬的,数九时候,地面冻成一道道裂口。老人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还有的说:三九四九冻破石头!这是多么可怕的寒冷。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