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仪式感,并不代表过好了生活

来源 :时代邮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你是如何告别某种状态?比如,告别颓丧、告别一段感情甚至告别某个人。再比如现在,要告别旧的一年。
  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某种被你自己认可的仪式。其实这个词你可能早就深有体会:比如你朋友圈里那位喜欢每天发早餐的朋友,又或者是喜欢在每个“特殊日子”里庆祝的你自己。这些或大或小被我们坚持下来的仪式,因为带给我们独特的体验,产生了仪式感。
  不管是庄严浩大的仪式还是简单微小的仪式,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流程,这种流程代表了秩序,以及随秩序产生的崇高感。这种感觉一方面让我们通过仪式可以告别过去,一方面也通过仪式幻想未来。
  最常见的就是我们通过“节日”这样的仪式,期许未来,比如春节。就算是日常生活里,你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制造仪式感从而产生幻想,比如浑浑噩噩了一上午,为了告别这种状态,你给接下来的时间制定了一份完美的日程表。通过这个行为,你希望接下来的工作是高效、有序的。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仪式所带来的仪式感或者满足感不是延迟的,而是即时生效的,即使它可能还没有产生效果,但是你可以提前幻想它可能产生的美好结果。
  这简直就是最小成本地“重新做人”。因为很多仪式只需要很小的代价似乎就可以产生不错的效果。正是因为如此,它才被很多人追捧,并且让人们陷入这种制造仪式感的旋涡。可是,如果空有仪式却没有理解仪式感的本质,有再多的仪式,也未必过好你的生活。
  因为这样的新奇感随着时间以及仪式的重复,慢慢就会失去作用。就像是身体激动时,可能会激发我们的热情,但是它不可能永远保持激昂的状态。随着新奇和激动的状态逐渐平复下来,你会发现,仪式感对于那个“颓丧”的我们所带来的应激反应也丧失得差不多了。
  制造新的仪式很简单,有时候代价也很低,我们完全可以重新给自己再创造新的仪式,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人本来就是一种“庆典仪式的动物”。但是我们需谨慎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频繁的仪式,乃至仪式崇拜真的能够让我们“生活得更好”吗?
  说了这么多,我并不是想否认仪式感。仪式感,就像之前流行的小确幸一样,是一种微小但是切实可见的满足感,但是除此之外我们更要看到仪式感与小确幸的差别之处:即仪式感的反思性所在。
  仪式感的反思性代表我们企图利用仪式达成自我状态的过渡,与过去的交割。过去不是一个天生的贬义词,但是谁都有想要摆脱的“过去”。马里奥·佩尔尼奥拉就曾通过分析发现这样一个现实:只要我对过去怀有一种痛苦的反感和憎恨,那么我其实是离不开过去的,我的人格只不过是对应于过去的人格。要想摆脱过去,只有一条路可行,而这条路则矛盾重重地显示了过去的占有性和吸收性。这条路便是无穷的重复,永恒的回归。
  如何理解这样的重复和永恒回归?很简单,它不过揭穿了我们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生物,不管享乐还是颓废都是一种本能。但是我们同样是一种有意志的生物,想要改变、试圖向上。就是在这样的有差别的重复中,我们实现了“一种非常令人振奋的和极富活力的价值。”
  我们可以通过仪式感找到重新开始的理由,但是要小心真正的问题并没有随之解决。如果做好了不仅仅靠仪式去获得生活勇气的准备,那就在当下去解决问题。因为如果“你不能在当前的环境里解决这个问题,就算跑得再远也还是解决不了”。
其他文献
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条信息:如何让你的表达变得更温柔更尊重人?只要稍稍改变一下用词,比如把“谢谢”改成“谢谢你”,把“随便”改成“听你的”,把“我不会”改成“我可以学”,把“聽明白了吗”改成“我说明白了吗”,把“关我屁事”变成“你开心就好”,把“关你屁事”变成“你猜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些你在聊天中最不喜欢听到的硬词,处处显得“我比你高明”“我不在意你的感受”的句子,脱口而出前最好先过滤一下
FAMAS 5.56mm突击步枪是继美国M16自动步枪之后出现的第一支无托型小口径自动步枪,它的出现在全世界掀起小口径、无托化的热潮。一直以来,FAMAS步枪以其紧凑的结构外形,良好的武器性能倍受轻武器爱好者的推崇。本文详细介绍了FAMAS系列步枪中的初始型号—— FAMAS F1突击步枪,它的魅力究竟在哪里?从文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发展中生存     FAMAS(法文为Fusil
也许,你和我一样,有着这样的父母他们曾经用半辈子的身体力行,苦心储备生活智慧、社会经验,然后用他们的阅历见识教育儿女。然而,时代,突然变了。他们被裹挟着一脚踏入了互联网时代,知识迭代更新的速度一日千里,社会变迁急剧加快,他们曾引以为傲的阅历见识,已经陈旧落伍了。  我们的父母,曾经那样精明强干,他们将一个家庭经营得红红火火,将儿女送进大学的殿堂成为“有出息的人”,他们也有过峥嵘岁月,然而现在,他们
白领们追剧,口味各不相同。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常常是有人追韩剧,有人追日剧,有人追美剧,有人追英剧据说还有一条追剧鄙视链,看英剧的鄙视看美剧的,看美剧的鄙视看日剧的,看日剧的鄙视看韩剧的……然而,有一种剧,却是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追得热火朝天的,那就是宫斗剧。  因为宫斗剧给职场中人一种代入感皇宫,皇宫,就是供职的公司啦!皇帝、皇后、王爷、妃子、太监、侍卫,就是职场上的老板、领导、主管、同事以及下
这次疫情期间,除了来自抗疫一线的消息,朋友圈最让人意外的,是很多男性朋友开始下厨了,他们纷纷晒出自己做的饭菜。  能发朋友圈秀厨艺,这说明他们平常是很少下厨的。但是在这段特别的时间,他们完全融入了“家庭生活”,开始参与到家务中,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  男人的厨艺在突飞猛进,女人们以赞赏的眼光,看待丈夫的变化。她们当然希望疫情快点结束,同时也希望疫情之后,男人下厨能够成为生活的常态。  男人做饭
【人物小传】褚时健,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和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褚橙创始人,先后经历两次成功的创业人生,被誉为中国烟草大王、中国橙王。  1943年夏天,父亲病了一年之后,去世了。那时我最小的弟弟褚时佐还不到1岁,对于父亲,他一点记忆都没有。生生死死,一下子在我面前具体起来。我明白,家里所有的困境还会继续,日子会越来越难过。父亲的死,意味着我们家的生活会变成另一个样子,母亲、我
2017年5月5日,我国首架国产民用大型客机C919一飞冲天,这是对大国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从2006年立项,到2017年首飞,可谓是十年磨一剑。其间充满各种各样的坎坷和艰辛,“永不放弃”4个字一直贯穿始终。  带领C919翱翔蓝天的,是一支由5人组成的“特种尖兵”,这也是我国民机首批试飞员和试飞工程师团队。首飞当天,5个人身穿清一色的橙色飞行连体衣。橙色,代表高风险试飞科目。把危险试遍,就是他们
摘 要:韩寒的小说最受瞩目的时候,可以说是流行文学进入网络时代的过渡期,但韩寒的小说却丝毫没有网络小说的影子,他的小说风格在流行文学中也极为少有,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现代因素,文字中透露着鲜明的时代感。本文要从其小说的结构和语言中,找到其中展现的当代青年的心理状态及审美追求,从而挖掘出韩寒小说在当今所具有的价值。  关键词:杂乱 狂欢化 简单化  自21世纪以来,我国的商品经济日趋稳定与成熟,同时我国
你见过所在的城市深夜是什么样子吗?  午夜12点过后,城市并没有都进入温柔的夜色,尤其是一些繁华的闹市区,甚至呈现出一种“安静中的热闹”:窗外不时有大车小车开过,有的写字楼未灭的灯光照亮夜空,吃夜宵的人更有兴头,24小时不打烊的便利店里还有进进出出的顾客……此时,城市里还有许多未眠人。  下半夜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也讲不完。不眠的人们,为工作熬夜,为生计操心,为爱情辗转难眠,也被網络聊天、游戏、电影
2018年第一场火,今年要火。在这里祝大家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要笑着面对……广西一对情侣刚灭完自家火,还不忘玩自拍,这对“史上最乐观情侣”瞬间走红网络。  在这段视频里,只见房间的墙面被熏得漆黑,身穿冬季睡衣的钟先生,坐在被烧坏的沙发上,浑身也被熏黑。  即便如此,他仍手拿灭火器,一脸轻松微笑说了一段话:“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冬天防火很重要,还有就是笑着面对所有一切。”  据钟先生回忆,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