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激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n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体制改革的深入给我国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在整个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的教学和讲解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的应用能力。此外,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语言的思维,将学生的思维充分的调动起来,并且利用写作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通过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建议,对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作文学习创造性思维
  创新是保持进步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种方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素材,对生活实际加以联想,更好地进行作文的写作。但是在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学生的思维比较固定,对写作的兴趣不高等现象,因此亟需相关的作文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善于从教材之中挖掘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在新课程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明确地提出了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由于教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材料,因此教师应该善于从教材之中挖掘出相关的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以培养和开发。语文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应用得十分的广泛,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教材之中有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具有很强的非智力因素,这就为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一定的前提和条件。
  科学家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成绩在很大的程度上同他们的远大志向相关,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材的讲解之后还要对科学家们的远大志向向学生进行简述,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起远大的志向,鼓励他们努力地进行实践。
  二、善于鼓励学生感悟生活
  从小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社会阅历等方面还很薄弱,因此在进行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教学时,教师首先就应该使得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鼓励学生尽量写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有亲身感受的事情,不能够凭空的瞎想,这样不但可以对学生的观察力进行锻炼,还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充分的抒发出学生的情感[1]。
  三、加强作文教学工作的实践性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影响,这就使得小学生在进行作文的写作时难以将创造性的思维充分的发散出来,思维被固化了,教师只是传统地向学生讲授写作的技巧,使得作文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这样也会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写作的兴趣[2]。学生写出的文章空洞,存在着相互模仿的现象,没有创新,针对这一现象,小学的语文作文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作文教学的实践性,这样才能够为学生体验生活创造更多的机会。
  (一)课前向生活开放
  写作的内容是源自生活的,可以说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记录和升华,如果学生在进行写作之前,可以对写作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直接体验,那么就可以极大地提升写作文章的质量。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之前,要根据写作的内容来鼓励学生提前进行观察,或者是进行相关的资料的收集。例如:在进行“难忘的童年”这篇作文的写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难忘的童年往事,必须是学生亲身经历的,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课中对生活在以再现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在课堂之中将生活进行再现,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关于生活的直接和间接的经验,并且使得他们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更好地体会生活。这时教师还要充分的运用情景教学的相关手段和方式,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以及演示等来对生活的画面进行再现,这样就可以给学生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鼓励他们细心地对生活进行观察,不断地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3]。例如:可以带学生参观烈士纪念馆,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等,这样都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扩展学生的眼界,使得他们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
  (三)课后对生活进行延伸
  由于写作课堂上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来对写作的要求和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同时伴随着学习过程的深入,将会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这时就要求小学的语文作文教师要加强课后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将教学内容加以延伸,使得教学内容能够逐步地向生活加以拓展。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学生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助于创造的环境是十分有必要的[4]。由于小学生十分的好动,因此在进行作文的教学时,教师要鼓励他们进行适当的想象,甚至可以是幻想,解放他们的双手和眼睛,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思想充分的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写作技能进行训练,巩固他们的写作基础,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得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更加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此外小学的语文教师要想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需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研究,丰富教学的形式,完善写作教学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够处于一个相对活跃的状态之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写出有新意的文章,促进我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淑娟.让学生在对话中实现作文能力的提高[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5(Z1).
  [2]陈连梅.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7).
  [3]李艳荣.作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新课程(小学). 2010(11).
  [4]胡助金,王玲湘.开展师生“对话”指导学生作文[J].小学青年教师. 2003(05).
  [5]梁超珍.在多媒体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J].中小学电教.2005(06).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无尽的渴望和期盼中,终于迎来了山明水秀、草长莺飞的春.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明媚春天里,季节被柔和的春风染得满目苍翠,大地被浙沥的春雨滋润得生机盎然.寻着春的脚步,品味着
英语素质教育的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等,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1.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
[摘要]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单片机应用成为市场的主流,学习和运用单片机技术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中得到了普及和加强。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单片机的兴趣,降低学习难度,本文将重点介绍以“技能操作”为核心的项目式教学,并运用“六步教学法”,使学生能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逐步掌握单片机的应用技术。  [关键词] 单片机课程 项目式教学 六步教学法     单片机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成为电子技术的核心器件和技
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一句话,写作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学生既然是写作的主体,写作教学自应以学生为本位,学生的写作活动自应是自主性写作。 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不再是写作的主体,而是被异化成应试的工具。创新作文冲破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束缚,能真正做到在习作中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自主作文权还
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一切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则常常成为课堂上的听众和书记员。老师无意中把他们的大脑当成了一个巨大的存储知识的容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他们本身存在的巨大潜能,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使学生对语文没有好感,常常因此导致消极的学习态度和被动的学习策略。  那么如何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我认为课堂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境——巧设教学疑问——建立课堂讨论——突出实践教学。  一、激发学生语文兴趣  职业学校的学生语文素养低,对学习不感兴趣,特别是对文化课更是不愿学习,上课一沾课本就瞌睡,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所以首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著名的心理学家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