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性利尿取石通道建立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来源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sdfdf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和评估刺激性利尿取石通道建立技术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PCNL手术治疗的24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逆行输尿管插管技术建立取石通道114例(逆行输尿管插管组),采用刺激性利尿技术建立取石通道127例(刺激性利尿组).比较两组通道建立时间、肾脏出血、肾功能、通道建立失败、集合系统穿孔、结石下移进入输尿管、顺行留置双J管失败等指标.结果:逆行输尿管插管组和刺激性利尿组在通道建立时间、术后血红蛋白(Hb)下降值、术后肌酐(Cr)变化值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逆行输尿管插管组有1例向肾盂逆行注水后集合系统声像突然变得模糊,无法辨认肾脏集合系统结构导致穿刺困难,但仍然成功完成穿刺和取石手术.两组所有患者均成功建立取石通道,无穿刺失败及通道丢失等病例;无结石碎片下移进入输尿管中下段而需要改行截石位下输尿管镜处理的病例.结论:刺激性利尿取石通道建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通道建立技术,可以代替逆行输尿管插管取石通道建立技术.
其他文献
前列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威胁男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前列腺癌疾病进程会经过多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但同一阶段患者对某种治疗的反应及其预后存
目的:观察不同能量、频率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对肾结石患者的疗效,以及手术前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γ-谷氨酰胺转移酶(γ-GT)和血清胱抑素C(Cys C)的变化及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标准手术治疗方式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合并盆腔淋巴结清
目的:通过分析儿茶酚胺分泌瘤患者的手术结果,总结经验并评估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该类肿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2月我院行腹腔镜儿茶酚胺分泌瘤切除术的93例
本文辨析了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但生态经济不是生态文明的全部,指出发展生态经济的关键在思路,基本路径是一靠技术,二靠改革。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cological e
患者,女,52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半年”于2017年5月22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出现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为洗肉水样,偶含少量血凝块,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腰腹部疼痛,未重视,来我
精子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热应激引起生精障碍的因素又是多种多样,本文拟综述热应激诱导生精细胞凋亡、生精细胞DNA完整性的破坏、HSP在热应激诱导生精障碍中的作用以
目的:评估术前CTU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CNL)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6年6月采用Mini-PCNL治疗的1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影像
目的:肾细胞癌(RCC)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的RCC发病率逐渐增加,所以探究RCC发病的相关因素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代谢性疾病与肿瘤的关系日
保留肾单位手术(NSS),特别是腹腔镜下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的NSS,成为近年来局限性肾细胞癌(RCC)治疗的主流术式.在治疗局限性RCC的众多NSS中主要关注三个问题,即最大限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