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如烹小鲜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sh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曰: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是说治理一个国家如同烹饪鱼,要注意火候,而且要方法得当,该翻动的时候翻,该煎的时候煎,并且烹饪者必须耐心细心,不能急躁。如今,对儿子教育一年多后,我深刻地感受到教孩子也如烹小鲜。
  开始对儿子进行早教时,我处处很“急”。比如语言学习,儿子刚出生,我就抓住一切机会跟他说话。他醒着的时候,我会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给他朗诵儿歌。每天坚持给他朗诵优美经典的散文,如朱自清的《春》;晚上临睡前给他讲故事,不管他听不听得懂,直讲到他睡着。儿子一个半月后,只要天气好,我每天都带他到外面走走看看。在公园里给他讲花草树木的名称、形状、颜色和用途;在马路边给他描述路灯的形状和用途,看过往的汽车,大声数出有多少辆,说出是什么颜色和类型。
  日子一天天过去,儿子已经七八个月大了,可他还是不会明确地说一个有意义的词。他九个月大时,终于会叫“妈妈”了,可“爸爸”的发音却像“大大”。看到辛苦教育的结果不过如此,热情高涨的我有点失望,随后的日子我对儿子的语言教育就没有那么一丝不苟了,比如不再给他讲睡前故事,而用听音乐代替。
  大概是在儿子13个月大的一天,我重新给他朗诵《春》。当我朗诵到“春天的脚步……”时,儿子突然接着说“近了”,当我朗诵到“太阳的脸……”时,儿子又马上说出“红起来了”。我欣喜若狂,看来之前给他朗诵还是有效果的。
  到十六七个月大时,儿子对说话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此时有一件事让我特别震惊:我教儿子学识字卡片,200张左右的卡片,他大概在四五天时间里将那些名称全记住了。我指着图形问他“这是什么”,他马上能回答出来;或者我说出一个名称,如“眼镜蛇”,他马上就能把相应的图片找出来。盼望已久的儿子的语言敏感期终于到来了,于是我又开始信心百倍地每天坚持给他朗诵散文,讲故事,念儿歌,听音乐,有空就带他散步,给他讲所见所闻。
  如今儿子27个月大了,已经能够与大人作简单对话。不仅如此,儿子还会背简短的儿歌,唱曲调简单的儿童歌曲了。
  
  妈妈感悟:
  1.教孩子学东西一定要坚持细水长流,日教不辍,切忌半途而废
  2.要留心观察,掌握孩子的学习敏感期,这样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3.要注意教育方法,比如教语言的时候,多次重复非常有利于婴幼儿掌握口形、发声等的要领。
其他文献
梅西亚山是秘鲁南部安第斯山脚下一个圆顶的小山。公元600年,第一批殖民者到达此地,在这里安营扎寨。这是瓦里帝国地貌改造和灌溉区的一部分。瓦里人民都是了不起的工程师,他们改造原有的地貌使之利于粮食生长,修建层层梯田阻止水土流失,还开凿了运河灌溉沿岸20千米的崎岖山地。最让人惊叹的是,瓦里帝国管辖的最远区域离瓦里首都超过500千米。统治者如何管理这么遥远的属地?答案无人知晓,但他们的确做到了!  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