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提高对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临床特征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07—2016年以非DVT入院且住院期间发现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人口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累及部位、科室分布、危险因素。
结果期间以非DVT入院患者共305 922例,其中5 063例诊断DVT,累及5 204个不同部位;男性2 752例(54.36%);年龄1~103(74.1±15.9)岁,DVT患者以80~89岁年龄段最多(37.78%,1 913/5 063),90~99岁患病率最高(7.32%,551/7 523)。DVT总体患病率为1.65%,年患病率有逐渐升高趋势(从2007年的0.50%增至2016年的2.74%)。绝大多数DVT位于下腔静脉系统(96.54%,5 024/5 204),尤其是下肢深静脉(83.78%,4360/5 204),肝门静脉发生率高(8.61%,448/5 204),上腔静脉系统发生DVT少(3.46%,180/5 204)。内科DVT患病率高于外科(2.95%比0.97%,P<0.01),重症监护病房DVT患病率最高(9.75%);产科、新生儿内科等少数科室无DVT发生。住院患者发生DVT的高危因素包括炎症性疾病(71.54%)、年龄≥75岁(67.25%)、心脏疾病(58.98%)等。
结论有DVT高危因素患者,尤其是高危科室住院患者要加强DVT筛查,重视筛查肝门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