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地区小学生合唱的教学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aini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唱是世界上声乐表现中最常见,最普及的一种艺术形式, 各按自己一组的曲调同时演唱同一歌曲。是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 优美和谐动听的合唱引导小学生思维进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而且还能使他们得到良好心理情感的健康满足,受到正能量高尚美的熏陶,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艺术情操和音乐文化素质。
  【关键词】合唱 训练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81-01
  一、培养学生对合唱音乐的兴趣
  (一)合唱教室
  用学校一间教室专门作为音乐教室,或称合唱教室,用世界著名合唱团的简介图片, 走向世界级的歌唱家范竞马、阳光、廖昌永的照片美化环境,给学生充满音乐环境美感, 有适合学生合唱时使用的台阶 “合唱台”,音乐教室周围附近应有鲜花、释放氧气好的竹林或者银杏树,绿色植物等。优美的音乐环境是会深深地吸引小学生观看充满音乐的图片,阅读歌唱家范竞马、阳光、廖昌永的故事,并到音乐台上去唱歌。
  (二)观看网络视频,音乐会录像和聆听音乐
  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 国内外合唱团的网络视频, 音乐会录像,光盘是很好的音乐资料。
  让学生观看国内外专业童声合唱团的录像、光盘或对录音进行欣赏学习等,学生聆听美声专家的演唱,感受声音的高位置状态,感受“竖”的声音,感受歌唱声音在咽管中运动的气息“音柱”,感受声音在咽管道里的歌唱等。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认知与欣赏水平。
  二、培养学生良好歌唱习惯
  对学生良好歌唱行为习惯的培养,音乐教师要求学生遵守纪律 按照学生常规进入教室,上课时认真听老师的范唱讲解,仔细地观看老师歌唱时的口型和面部状态。歌唱良好习惯的培养首先是坐姿;要求身体坐正,脚放平整,抬头平视讲台。站立时抬头挺胸眼要平视前方指挥。整体状态是精神饱满,表情自然;注意力集中,注意倾听习惯、呼吸习惯、合唱中只有整体团队 “在唱自己声部的歌唱, 同时要能够聆听到另外一个声部也在歌唱”等。严格要求学生会产生教学好效果也就是声部的和谐与声音的融合。
  三、合唱教学
  合唱音乐教学是一种声乐教学集体大课方式,它能把每个学生的个性声音统一到共性声音之中去。学生们在演唱多声部合唱,要独立完成自己的声部演唱任务,还又要与其他声部合作完成协调,这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平衡感、音色感、协调感方面的综合音乐素养起重要作用。音乐课的合唱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教学实践中,学生音乐理解能力强的与一般的均同等耐心指导。小学生童声合唱是在许多学生在变声期前, 少数学生正在开始变声, 因此,特别注意正确地使用嗓音、保护嗓子。
  四、合唱的基础训练
  (一)合唱的歌唱气息基础训练
  歌唱气息状态训练理解“气息是歌唱的发动机。”没有气息就没有歌唱,歌唱必须有气息的支撑。童声合唱的教学中,从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特征出发,把吸气和呼气动作分解开来,从生活的呼吸习惯进行指导。用“像闻花香”做深呼吸练习;用自然放松的生活呼吸半打哈欠的状态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呼气动作进行单项训练。训练采用 “打嘟噜”,口鼻同时吸气,吸到两肺叶的底部,感觉是腰部向外扩张;然后小腹略稳住,然后均匀地吐气,吐气出来时双唇不停的始终均匀 “打嘟噜”,感觉气息的支点在横隔膜,声音集中、明亮、有共鸣,再配合歌唱的呼吸三种训练, 歌唱呼吸的发声训练, 歌唱呼吸的练声曲等,形成气息要深的,位置要高,声音要竖的歌唱气息基础。
  (二)歌唱声音咽管通道训练
  培养学生用“高位弱声”的发声状态, 产生明亮、集中、轻细的整齐,统一声音质量。在合唱初级阶段教学就采用声音进入后鼻孔通道 “高位弱声”的方法来训练学生歌唱习惯。教师示范,让学生领会:1.歌唱声音气息是波动。 把声音“唱到额头上去”感觉声音气息在流动,感觉声音气息是波浪式的“高位置声音连绵”。2.歌唱声音气息像是颗粒性跳动。当腹肌运动时又产生 “有弹性、有力、短促跳跃。”感觉歌唱声音气息跳动。
  (三)音准节奏训练
  统一的节奏、准确的音高是合唱声音艺术基础。训练时,首先要求学生唱准上下行的自然音阶。对长音,三度音,四度音,五度音和声音的转换练习,每堂课应该让学生练习几分钟,让他们唱准全音和半音,大调式音阶的概念逐渐地加强。有听辨和模唱后。两声部或多声部合唱练习,学生演唱时做到能监聽另一声部的音高及和声,做到高、低声部和谐统一的音准。
  (四)分声部练习
  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合唱作品的训练要分开声部来进行。第一步,先进行低声部的训练;第二步是进行高声部的训练;第三步是合唱作品的训练;第四步,排练,排练过程是指挥、伴奏、学生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全程,核心是舞台正中央的“指挥”,伴奏和学生的行动都要随“指挥”的手势来进行。
  作者简介:
  王涂伟(1987-),男,汉族,四川乐山人,本科,乐山市马边县高卓营小学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学与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在日语教学中合理导入动漫Cosplay、日本和服文化、日本饮食文化等非语言因素的文化,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跨文化体验。在学习日语知识的同时,更能感受到日本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日本文化 动漫Cosplay 和服 日本饮食  【Abstract】In Japanese Teaching of non linguistic factors into reasonabl
期刊
【摘要】本文以感知和个性学习风格为例,探讨学习风格是如何影响口语学习策略的,并提出学习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使用恰当的口语学习策略,达到提高口语能力的目的。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学习风格的同时,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口语。  【关键词】学习风格 口语学习策略 影响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21-01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
期刊
【摘要】“动手做”是苏教版教材的一大亮点,在学习数学中,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可以有效地实现《标准》提出的四维目标。本人在平时教学中,也注重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很牢固,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从而参与面也越来越广。  【关键词】“做”数学 数学试验 动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22-02  一、教学背景  本节课是在市优质课评比时上的一节公开课,面对的是刚进入初中生活一个多月的初一新生,又是借班上课。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时间过得真快,今天已经是10月15日了,国庆长假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今年的长假同学们都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呢?  (同学们纷纷举手)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体会,就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优势进行了整理与归纳。  【关键词】小学数学 微课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40-02  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微课逐渐成为了年轻的基层教育工作者热衷于运用的新型教学手段。教育实践表明,微课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的合理、科学运用对于提升数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42-01  攻城掠地,除战略规划外,活而精到的战术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高效的教学策略是十分迫切与必要的。几年来我有些尝试,具体操作如下:  一、合理分组 责任明确  要有的放矢,教师针对的是自己的学生,根据儿童喜群、善借鉴模仿、互相启迪等特点,我从三年级起,在班
期刊
【摘要】当今的物理教育、教学正在探索中逐渐成熟。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我们需借鉴世界各国的教学经验,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我们现在的物理教育应该是创造性的教育,以培养创造性的人才为主。  【关键词】差异 借鉴 创造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59-01  一、中西方物理教学差异  目前世界各国的理科教育,特别是物理教育
期刊
【摘要】本研究主要针对甘南藏族自治州教师信息素养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待对这一地区教师信息素养现状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给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民族地区 教师 信息素养 分析研究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师信息素养与专业化发展分析研究》批准号GS[2014]GHB1157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期刊
【摘要】教育,作为人类之本,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变化之中,也在不断的革新和优化,与时俱进。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健康成长,因此,班级管理的改变,是教育革新的重中之重。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在班级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调整管理思路,予以正确的管理导向和措施,引导学生的素质在健康的道路上前进。本文主要从以爱为先,确立正确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75-02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丰厚素养。着眼学生的未来素养,要求教师首先是一名素养的示范者,一名人文的关怀者,必须有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超专业素养”。他(她)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更要有积极友善的生活态度,澄净明澈的心灵世界,独立思考的自信睿智。而实施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