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ganlee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因材施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体制推广过程中所提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作为化学教师,本文中我主要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对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  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  分层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162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虽然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以数学为代表的理学的作用,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数理化这一类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我看来,理性学科大多存在可观性强,学习难度较大的特点,尤其是高中阶段,随着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地提高,所学科目的知识深度、专业性也不断增加。以我所教授的高中化学为例,初中化学不论是在方程式还是实验步骤方面都较为直白、简单,一些知识仅靠机械记忆就可以,而高中化学所涉及的专业术语增加,因此知识点一般偏向于理解型地记忆,并且方程式和实验内容复杂多样,这就造成学生学习上的难度加大。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实现教学方法的革新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保证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是整个高中阶段化学教学改革和突破的重点所在。
   “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所大力提倡的一种教育理念,它始终围绕学生这一教学核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的个性和心理因素容易教学考量依据之中,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分层次教学,最大限度的保证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因材施教”教学理念所催生出的分层次教学方法在化学这一类教学难度相对较大的学科方面能够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以下我主要从备课、上课、课下作业等三个方面对分层次教学在化学这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进行阐述。
   一、备课阶段
   备课时每位教师新课程教授之前的基础性工作,高质量的备课可以间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课堂教学秩序与氛围的恰到好处,尤其是在班级学生学习水平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分层次的备课可以最大限度的照顾到不同群体学生地听课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因此,在化学分层次教学过程中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作好备课工作。
   (一)了解学生化学知识水平
   不同学生由于先天基因或者后天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感受是各不相同的。通过对我所教授的班级的学生调查后发现,极少数学生在化学方面存在先天的优势,这类学生在通常表现为理性思维较为活跃,举一反三的能力较强。这类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往往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大多数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预想的学习效果,而这部分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这就需要教师在接手班级教学一开始就要对学生的化学基础和认知能力进行一定地测试,从而对备课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教学例题的选择
   对于化学这样一门典型的理性学科来说,教师上课过程中一般会通过例题讲解的方式来教给学生基本的化学知识和解题技巧,因此备课过程中教师要筛选出具有针对性的例题。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的限制之下对于例题的学习程度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进行例题的选择。如一个班级中大部分学生的化学水平趋于中等甚至是偏下水平,那么教师在选择例题过程中就要偏向于基础知识占主导的例题,尽量简化例题的难度,从而帮助学生首先将化学基础打牢,才能进一步实施拔高性训练。
   (三)确定教学方法
   一个班级是由几十个具有独立个性和思想的人组成,因此不同班级在教学氛围和学生特性上都有所区别,而每个高中化学教师一般会负责两个班级以上的化学教学工作,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个性特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我所教授的班级为例,有的班级学习整体气氛沉闷,学生在听讲过程中习惯于沉默寡言,这种班级在教学过程如何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是一个大问题,对于这样的班级我在备课过程中会预先设定如探究型、问题启发型等较为民主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让课堂教学氛围流动起来。
   二、上课阶段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与经验传播的主要渠道,因此师生之间的配合度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教学成效,更决定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吸收效率,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投其所好”,从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得师生之间的精神实现零距离的交流与吻合状态。
   (一)注重基础教学
   化学是知识类型较为明确的学科,所关注的领域范围相对集中,这就导致化学知识的专业性较强。虽然中学阶段化学教育注重基础化学素养的培育,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相对于正式性的化学研究成果来说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都处于入门阶段,但对于高中生来说依旧存在相当大的学习难度,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是应付基础知识内容就会感觉到吃力。因此,在我看来,化学教学过程中盲目性的拔高训练是不科学的,表面上看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防治考试过程中在延伸性题目上丢分数,但实际上却会导致学生基础存在漏洞,在做题细节方面丢分严重。所以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帮助学生打好化学地基,在此基础上逐渐增加知识的高度。
   (二)关注“潜力生”
   偏向于理性思维的学科容易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瘸腿”科目所造,化学作为理科的一项也不例外。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化学是大部分高中生公认的难学科目之一,这也就导致化学“潜力生”人数比例的居高不下,如果放任不管只会导致班级成绩两极分化现象的日益加剧。而衡量一个班级学习水平的高低往往不是对比资优生的数量而是对比“潜力生”的比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关注班级中“潜力生”的化学学习状况,从学习的兴趣、学习方法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一刀,从而实现班级整体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三、课下阶段
   课下阶段是教师整理教学信息反馈,利用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关键阶段。在此过程中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对当天的教学信息进行整理,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反馈进行总结和分析,这样可以及时的确定学生学习重难点所在,从而在新课程开始的过渡阶段及时对知识进行补充性讲解和巩固。另外教师在不知课下作业过程中要遵循精细化原则,不能“以多取胜”根据当天所学内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课下练习,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我关于“因材施教”教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性方面的一些建议,仅仅反映了我个人的教学想法,也许会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希望对其他化学教学教学工作的改进提供一些灵感和启发。
其他文献
近年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迅速,高校档案管理特别是教学档案的科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高校教学档案在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本文通过对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的内容、任务的分析,指出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针对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应采取的措施:更新观念,建立健全系级教学档
【摘 要】高中数学知识对学生十分重要,同时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虽然现代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本文就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当前小学英语教师成效一直处于较低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浓厚的学习兴
数学观是指导数学教学的重要思想,也是影响数学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学数学观对促进小学数学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所以,教师没有从数学的角度去考虑数学教学,也就是缺乏正确的
摘 要: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危机,危机的发生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压力,善于对危机进行有效管理,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本文通过分析民办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提出民办高校危机管理对策,以期为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作出理论指导。  关键词:民办高校;危机管理;对策  危机管理在欧美是一个发展相当成熟的领域,但在中国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对危机管理的认识无论在
由于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再加上学生年龄小,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往往受直观形象思维的限制,所以,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往往感到枯燥和缺少兴趣.因此,在数学教育活动中,要千方百计
地方综合档案馆是按行政区域设置的收集和永久保管多种门类的档案和有关资料,首要任务是为本地的政治、经济服务,为繁荣本地科学文化事业服务.要做好这一点,就必须加强档案馆
煤与瓦斯突出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利用突变模型原理建立突变模型,通过分析突变模型。确定煤与瓦斯突出尖点模型,把围岩应力与应变作为控制参数,采矿活动作为状态参数,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