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中的“鸡教堂”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oqwr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印度尼西亚的森林腹地,有一座令人着迷的“教堂”,它很像一只巨型公鸡,半张着鸟喙在啼叫。这座建筑被当地人称为“鸡教堂”,处于中爪哇马格兰山地,吸引着许多好奇的游客和基督教徒,以及穆斯林和佛教信仰者。
  “鸡教堂”有15间地下室,用作残疾儿童、吸毒者、扰乱治安的年轻人和精神患者的康复中心。由于运行费用太高,该中心于2000年关闭,尽管支撑房屋的8根柱子已有5根“毁坏”,但还是有许多人来访。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高一女生交给我的作文,题目是《等着我》。  我蜷在床头,像个没活气儿的纸人,机械地摸到手机拨号。刚按下4,手指就像被蜇一般地缩回。我撇掉手机,抱起那个开满红黄花朵的小被,一朵一朵地抚弄那花,仿佛要将它们抚醒。妈妈絮叨过多少遍:“这小被是我平生做的第一件棉活儿呢!缝被子时,我的手被扎破了5次!”妈妈自怜又自得地朝我举起一个摊开的手掌,拨浪鼓般地摇。我撇撇嘴:“还说呢,笨死了!”妈妈是个老师,
我教学生读一首诗:  “没有一条船能像书,使我们远离家园;也没有任何骏马,抵得上欢腾的诗篇。这旅行,最穷的人也能享受,没有沉重的开支负担;远载人类灵魂的马车,取费是何等低廉。”  初中的孩子,理解这首诗,没什么难的;我的要求有些严苛:熟读,背诵,默写,说说你的“船”载你到过哪儿。  为何如此严苛?我想播一粒种子。  那种乘书卷以游历、借文字以驰骋的感觉,太迷人!我不能不分享,不播种。春种一粒籽,必
【摘要】对2010年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有关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研究的25篇硕士论文与58篇期刊文献所作的计量分析显示:就作者分布而言,近3/4的学位论文出自音乐学专业学生,略多于1/4的学位论文出自学前教育学专业学生;期刊文献作者则主要来源于北京、江苏等几个省市。就研究内容而言,学前教育学专业学生的研究内容全部为幼儿园音乐教育,音乐学专业学生的研究内容全部指向其他机构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期刊文献的研
夜。习惯了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无星光璀璨,又无月光柔洁相伴,有的,只是灯火阑珊。霓虹灯闪烁着,刺眼;尖锐的鸣笛声划过,刺耳。站在十字路口,望着如织车流,我不知所措。  终于有一天,我不再被忙碌的学业所困,走出家门,久违的清新空气扑鼻而来。  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心中满是欢喜。  驻足远眺,月光倾泻,似乎给一望无际的稻田镀上一层银色的光华,微风吹拂,稻田似金色的海浪,细波微漾,一阵阵稻花的清
广西桂林有位90后“折纸天才”叫秦坤,给他一张方形纸,在不裁剪、不粘贴的基础上,他可以折叠出任意造型。  像大多数孩子一样,他小时候就把折纸当成一大乐趣,初中时,别的同学都看漫画书,他则喜欢跑到书店看折纸方面的书籍。每次看到书上的新样式,他就一定要把它摸索折出,这份乐在其中的成就感,让他深深地着迷。初中毕业后,他想学美术,却因父母的反对而选择了实用的水产畜牧养殖专业。刚开始对这个专业没有任何兴趣的
【1908年】  1908年2月,鲁迅发表《摩罗诗力说》;  1908年11月,王国维发表《人间词话》。  1908年2月和3月,一篇题为《摩罗诗力说》的文章,发表于一份东京出版的中国留学生杂志《河南》上。在文章中,作者令飞感叹于中国恶化的现状,呼唤“精神界之战士”——即有能力“撄人心”的诗人。令飞把中国的传奇诗人、被认为创作了《楚辞》中主要篇章的屈原(公元前340—前278)视为“放言无惮,为前
上期我们详细讲述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团体赛中张继科对郑荣植的比赛。随着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进程,乒乓球赛事再一次充斥了各大媒体的热门搜索榜单,这次让我们来看看东京奥运会中已经结束的乒乓球比赛中的重要场次。  首先要说的是大家比较关注的混双比赛。混双是日本作为东道主国家在本次奥运会上新增的一项比赛,以往奥运会乒乓球项目都是4块金牌,本届奥运会变为5块。日本近年来虽大力发展乒乓球,但论运
2018年6月开赛的足球世界杯上,C罗,这位33岁的葡萄牙当家球星,面对强敌西班牙,一人独进3球,以一己之力拯救了整个国家队。  30岁,对于足球运动员来说,已经是职业生涯的分水岭。那些曾经站在足坛顶峰的伟人也难逃魔咒:贝利34岁退役,马拉多纳30岁之后状态急剧下滑,被誉为外星人的罗纳尔多30岁后变成地球人,而C罗在30岁以后却比之前更加开挂,赫然已是当今足坛第一人。C罗曾面对媒体自豪地说:“如今
他不是摄影师,却拍出了无数让人感动的照片;他与93岁的母亲创作了系列“搞怪”摄影作品,挑战了人们关于衰老和痴呆的认知。  他就是托尼,一位年过半百广受赞誉的加拿大画家。2014年,母亲生病住院,记忆力和行动能力开始衰退,并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为了便于照顾,托尼把她接到家里,一起住在由教堂改装的工作室里。  平时,托尼画画,母亲就乖巧地坐在他身后,或发呆,或摆弄物件。一个黄昏,托尼画完画,转过身时看见
“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这句话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丰子恺先生的美学追求,这不仅是对先生漫画的概括,也同样适合于对先生散文随笔的理解。《缘缘堂随笔》就是这样一本以小见大、寓理于情的生活散文集,通过对平凡生活的细碎描述表达丰富的人生意味,在情感自然流露中阐述着哲学道理。  丰子恺先生善于发掘生活中的平常而“以小见大”。这从文集开篇《翦网》可见一斑,先生从大娘舅一句“白相真开心,但是一想起铜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