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与微信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l0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木心先生的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心中会生出绵密湿糯的乡愁,时光的纹理里满满都是细腻、散淡的从前:慢腾腾的绿皮火车,缓缓升起的炊烟,一针一线手工缝制的衣饰,缓慢从容的步履,还有,望穿秋水的书信。
   闲暇时光,整理旧物,在箱子底下发现一堆束着丝带的信件,有家书、有朋友之间的鸿雁往来、有编辑的回信等等。除此之外,还有贺年卡、明信片之类,多而繁杂,虽然都是只言片语的问候与祝福,但却是语短情长,有一种久违的感动在心间缓缓升起。
   慢慢翻阅那些信件,记忆之门“哗啦”一下就被撞开了,慢慢走进时光隧道,从前那些写信的时光渐渐浮现在眼前,清晰而鲜活。情窦初开的年纪,收到第一封情书,那些大胆的话语,那张青涩的面庞,让人脸红耳热,心如撞鹿。青葱岁月,芳华时代,一个人踏上异乡之旅,跌跌撞撞中,心中充满孤独和恐惧,唯有收到家书才会让人略感安慰。
   记得那一年秋天,是我工作之后的第一个秋天。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里流浪,举目无亲,到处是陌生的面孔,心中凄惶无依,碰巧又生病了,觉得整个天空都是阴沉沉的,而我就像一只弱小的麻雀,蜷缩在房间里,慢慢梳理羽毛。
   第二天,刚好收到父亲的来信,我的天空一下子晴了,心中的阴霾也被驱散了。那封家书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言辞朴素,并无华丽的辞藻,但我还是看得热泪盈眶,心中的孤独、惶恐、焦灼一下子云开雾散。
   那时候,也常常会和文友交流,和编辑通信,和同学交往。一盏孤灯下,铺开稿纸,慢慢地写一封信。笔尖流转,洋洋洒洒,一泻千里,每一个字,每一笔,每一划,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寄托着深深的情思。
   等信的日子是惆怅的,每次从邮局门口路过,看见绿色的邮筒,都会忍不住瞟几眼。收信的日子是雀跃的,听到有人喊,那个谁,传达室里有你的信!心中立刻会被快乐和惊喜充满。
   “见字如面”系在一枚小小的邮票上,承载着时光的印迹和岁月的变迁。想起古人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还是觉得幸福很多,也快捷很多。试想,一封家书,竟有万金的价值,可见其珍贵难得,同时也传达出音讯难通的怅惘与无奈。
   从前的书信很慢,要紧的事情常常被延误,很难想象“陇头寄梅”,抵达友人的手里时,那支梅花是不是只剩下枯枝,而并无花。好在,想传达的只是友情与问候,只是寄赠“一枝春”,而并非真的是梅花。
   光阴流转,从最初的期盼、揣测、想象、等待的书信时代,转换到电报、电话、BP机、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的信息时代,这中间似乎并没有经过太漫长的等待,这一切似乎都是不经意间的水到渠成。
   微信时代,世界仿佛一夜之间缩小了,小到只剩下一个圆点。失联很多年的亲戚、朋友、同学、熟人,甚至是陌生人一下子都联系上了,都聚拢到身边来,纷纷建立了各种群,工作群、朋友群、同学群、亲友群,兴趣群等等。晒心情、晒孩子、晒美食、晒旅行、晒一切能晒的。一时之间,只觉得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热闹纷繁。
   少了婉约之美,多了直截了当,少了抓心挠肝,多了方便快捷。
   我是一个慢熱的人,不爱用手机,也不习惯用微信,生活在自己的节奏里。直到有一天,小眼镜先生出国,我一下子慌了,他还那么小,这可怎么是好?等我在微信里看到他的文字,在视频里看到他的音貌,一颗悬着的心才慢慢地放下来,双手合十,深深地道了一声:感谢微信!想了想,不禁又莞尔,仅仅是感谢微信吗?我们生活在一个方便快捷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有人说“夕阳西下,是我最想念你的时候”。想念,始终都是一种美好的情愫,适合花前月下,适合在时光里慢慢发酵。微信时代,想念,成了一个很奢侈的词汇,因为想念可以直接变成原动力,不再有悬念,不再有盼望,无论你想谁,都可以在微信里看到。
   书信,传递的不仅仅是问候、祝福和关切,也呈现出汉语之美,被赋予了独特的内涵和魅力。印花小笺,纸墨芬芳,终是渐去渐远,只留下一个美好的背影,延展在怀旧的情愫里。
  (编辑·李军)
其他文献
我叫姜海龙,2013年1月9日,我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双鸭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的一名新警察。初为警察的我是懵懂的、紧张的、兴奋的。经过短暂而又充实的理论学习后我被分配到尖山大队。当时我们这些新警没有跟随各中队工作,而是给我们指定路口来打交通手势指挥交通,我开始了作为一名新交警的工作!  对于我们这些新交警哪见过这等阵势!看着四面八方的车流、熙熙攘攘的人流、看不见的交通信号灯我顿感手足无措。有人会想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哈尔滨铁路青年响应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的号召,闻令而动,迎难而上,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砥砺前行,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哈铁青年的家国情怀和勇挑重任的担当精神。
八款数码广角变焦镜头测试     对于APS尺寸影像传感器和4/3系统的CCD而言,较小的成像面积是这类数码相机的一大特点。这个特点使感光体的成像范围小于135胶片的标准成像范围。也就是说相同焦距的镜头在APS及4/3尺寸影像传感器的成像时,视场角明显小于135胶片的成像范围。和35mm相机镜头的焦距相比,镜头的实际焦距并没有改变,但成像范围改变了。所以镜头的长焦部分可以进一步放大,比如AP
孟祥瑞,1995年12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共党员,黑龙江大学法学院2014级法学三班班长,黑龙江大学首届青马工程“黑大菁英”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四班宣传委员。一直以来,该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以向上向善先进人物为榜样,努力通过一言一行传播社会正能量。先后被评为“大庆市美德阳光学生”“大庆市十佳中学生”“2014-2015年度校三好学生”“黑龙江大学2014-2015年军训先进个人”等
在昆明,朋友们都说:“不到石林,不算到了云南”。拿地图一看,石林在昆明东南一百二十多公里,位于路南彝族自治县境内,有公路可通,距离不算太远。  风采多姿的胜景  夏末的一天,阳光灿烂,天宇澄澈,我们乘车经过宜良,来到了石林。  石林的面积达三百平方公里,过去从照片上见到的,只是风景区的一小部分,即开发最早,游人集中的大、小石林。那里群峰壁立,千嶂叠翠,巍峨怪石,平地拔起,层层叠叠,莽莽苍苍,宛如林
小雪那天的雪,给秋天来了一个干脆的结束。这样利落地跨入冬天,在南京并不多见。这里的冬天多数是拖泥带水地来,扭扭捏捏地去。你不时就会有一种穿越季节的感受。  在南京,小雪、大雪时节,甚至进了腊月里,甚至于整个冬天,都还时不时地下些细雨。临窗望去,那些叶未落尽的水杉,黄了叶儿的银杏,是不多的,多的是那些不落叶的香樟啊、木樨啊、冬青啊,在湿润的空气中,静默着,微微摇晃着依旧绿得浓郁的身躯,似乎和初春时一
故乡像一只古老的木船,泊在宁静的山坳里,四周都是树木和庄稼,风一吹,草木摇曳,稼穑生香,野花灿烂。   小时候,我住在乡下,那里有我最亲的人,最爱的狗,有我深深眷恋的山和水,是我年少时光的乐园。我喜欢静日听鸟鸣,夜阑听虫语。尘嚣不喧的夜晚,看天幕上繁星闪烁,我喜欢在清泠的月光下,听风走、听雨唱。   我喜欢每天早晨都在清丽婉转的鸟鸣中醒来,霞光树影盈窗,鸟鸣悠扬悦耳,高一声、低一声,或轻灵、或
作为一台采用3900万像素传感器的高级自动对焦数码相机,哈苏H2D-39拥有了太多的骄傲。抛开那些令摄影师产生产生无数联想的蔡司镜头不说,仅是那些经过设计师不懈努力得到的诸如数码消色差纠正技术以及哈苏独特的色彩解决方案等等,已足以使专业摄影师们为之倾倒了。     整体设计的优势    H2D-39在H2相机基础上研发而成,与哈苏H系列的数码中央镜间快门镜头完全兼容。该系列的镜头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
我喜欢看一个在春天里的孩子,或者春天就像一个孩子,明明净净,有着一种好奇的感动。浩浩荡荡的风,把清澈的目光吹拂得四散飘扬,便发现了许多让心荡起涟漪之处。  喜欢看在春天里奔跑的孩子。他自己就带着风,脚步与大地的接触,柔柔软软,像一串温暖的吻痕。他的简单的快乐,就不离不弃地跟在身后,像那条一样和他奔跑的花狗。干干净净的草甸上,一片新鲜的绿,不停地咬痛着他的裤角。于是他累了,便停下来,便躺在了草地上。
荀子释“审”乃“详观其道”。推而论之,“审美”自然是人们对美这一哲学课题所涉猎的领域进行仔细观察,掌控其法则的活动。  化,古文同匕,意为变化,并可引申融会、化解等意。反观现代汉语中的诸多用法,诸如革命化、现代化、年青化、大众化之种种,更能意会“化”乃是因了某种变化与目标带来的某种状态与趋势。  “审美数字化”之言,虽有生编硬造之嫌,本意却是想说明,现今影像世界的审美活动因了数字时代的到来而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