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思考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sa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年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承担了为中小学培养合格音乐教师的重任,但是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等具体方面与培养未来音乐教师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改革仍需进行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 音乐教育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陈春华(1978- ),女,陕西西安人,陕西省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声乐教学与研究。(陕西 西安 710061)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06-0122-01
  
  多年来,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承担了为中小学培养合格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但是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等具体方面与培养未来音乐教师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从现在的课程建设的整体上来看,基本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问题分析
  1.实际教学还是没有完全脱离音乐学院培养专业表演人才的模式。這主要体现在专业必修课的学科类课程中音乐技能类课程过多,音乐学理论类课程不足。音乐教育是理论学科,在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时候理当更加注重理论课的教授,而在实际设置的课程中涉及音乐学理论、教育学理论的比重过小。
  2.教育实践类课程单一,甚至脱离实践。比如以教育实习来说,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通常安排在第七学期一次性完成,时间为4~8周不等,多数为6周,内容是教授中学音乐课。学生在实习前由于实践太少,所以仅从理论层次对于教育活动的认识出发不可能单方面地提高未来音乐教师职业前期的学科教学水平。
  3.教材内容单一,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非常有必要整改、充实和完善上课的内容和教材等。教学一线的工作者有必要和有义务探索出一条符合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与符合专业特点的考核方式,反复实践和组织,精心编写音乐教材,把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二、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新的设想
  1.课程设置。首先,需要对技能课进行改革,改变重技能、轻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技能课的学习中,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演唱或演奏几首作品,更应当从理论上让学生们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演唱(演奏),如果不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不同效果。只有从理论的角度让学生明白了,他们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进行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其次,改变以往课程的单一性。就拿声乐、钢琴两门专业课来说,长期以来就是相互分离的,这就造成声乐专业的学生不能弹伴奏,甚至于不能在钢琴上视谱,而钢琴专业的学生又不能演唱。这种能唱不能弹、能弹不能唱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开设一种配套的课程,由不同专业的教师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使二者有机结合。再次,就是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仅仅依赖于音乐学科教学法和普修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这会造成作为今后要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学生不甚了解或完全不了解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以及该如何应对这些学生。最后,就是实践类课程的开设。实践类课程不仅仅是指舞台实践或教育实习,还应体现在学生每个学期的学生实践中。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中小学进行实地的旁听学习,教师应及时掌握当前中小学的教育动态,以及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模拟教学活动等。
  2.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力求多样化。当前很多教师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涉猎更多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更加直观。比如在教唱《龙船调》这首作品时,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峡江情歌》和《新龙船调》的演唱视频,使学生了解到具有同样音乐元素的歌曲。而且同样一首歌,教师可以提供多个歌手的演唱视频,让学生对比地去看不同艺术家的表演及演唱风格,提高音乐鉴赏力和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
  3.教学形式。在以往的教学中多是教师讲、学生听,可以改变一下教学形式,让学生以回课的形式来上课。可以同级学生互相上课、听课,或者高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上课,等等,教师在旁指导,及时纠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4.教材。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力求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各具,应包括戏剧、歌剧、舞剧等与音乐有关的一切门类,同时还应包括音像资料。教材应体现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技能训练功能等。
  三、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改革的原则
  1.课程结构以学生全面发展、学习内容创新为原则。也就是说教学要想创新,首先就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教学思维意识敢于创新,思维要创新。传统的音乐教学将学生看做是存储燃料的罐子,教师只是负责给被当做“罐子”的学生灌输燃料,不给他们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因此要想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音乐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要革新,弄清对“创新”的认识,教师只有自身先具有创新意识,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具有良好的创新意志品质。音乐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它可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
  2.课程设置要以紧跟时代步伐、母语文化为本、多元文化并重为导向。音乐教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音乐学科与教学艺术结合最密切的科学,音乐教学要创新,必须了解国际国内的音乐信息和文化信息,了解国际国内的教学动态,具有前瞻性的教学观念。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创新,应该着重于关注“创新”的发展价值,要看到学生在将来很可能会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就能使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可能。也只有在此前提下,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性教学,我们才能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开发,在学到东西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3.整体思路要坚持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师资为目标。要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加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学会科学地“教”,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始终把情感的表达放在首位。高师声乐教学首先要增强师范性,按“师范”的培养目标去培养。把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循序渐进,注重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贴近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必须体现教学内容与师范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原则,提高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学习的质量,使之系统化。
  总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最终应落实到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技能的发展上。教师要转变观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好、选好、用好高职教材,坚持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实施教学,为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服务。教师要从基础教育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出发,拓宽专业知识途径,更新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使之向综合性、应用性发展,培养出复合型声乐人才。也使得我们的声乐课适应新的音乐教育形势,稳步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为高校声乐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兰芝.高校教材管理理论与实践[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刘大巍.高师声乐教材编撰的设计思路[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吕环.高等师范声乐教学改革之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1).
  [4]李首明.关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模式的探讨——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J].中国音乐,2007(3).
  [5]李津生.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结构改革设想[J].中国音乐教育,2007(12).
  [6]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7]陈泓茹.中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2007底,国产手机再遇寒流,市场份额节节下降,但与“大盘”走势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以金立、高新奇、中兴通讯为代表的“深商”却逆势而上,
高职毕业生就业中一方面存在专业不对口、质量不高的现象,另一方面短期内跳槽现象也十分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对滞后,对职业、就业和学业三者关
3月5日,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绿色奥运·我的环保赛场”环保节能创意大赛短信征集及评选期宣告结束,十大优秀创意及2008位幸运参与者均已产生。
厦门大学发布微博称将开设爬树课。对于大学要开设爬树课一事,舆论褒贬不一。赞同者认为,爬树课是一门创新课,很有必要开设。反对者认为,此举有点盲目模仿的嫌疑,不适合中国的大学生。笔者认为,开设爬树课有诸多示范意义。  首先,厦门大学开设爬树课在全国算是开了个先河,为其他高校作了很好的示范。在我看来,爬树課是一门比较“实用”“前卫”的体育课,虽然借鉴了美国部分大学开设爬树课的经验,但对大学生们来说,其有
教学督导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的高职教学督导工作要转变观念,创新模式,突出指导,强化服务;树立"以人为本"的督导观念,坚持与人为善,服务发展;开拓以"导"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高速发展,产生了许多教学矛盾。文章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指导,运用生态位原理、耐受定律、花盆效应等理论,以混合式学习方法为实现手段,建立生态化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探索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Photoshop 混合式学习 生态位 耐受定律 花盆效应  [作者简介]姜双林(1976- ),男,江苏苏州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2008年8月8日,北京将会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中国人的梦想也将在这一天放飞。四年一度的奥运会,不仅是体育健儿展示的竞技场,同样也是信息通信技术竞逐的大舞台。奥运指挥调度系统
运用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VOCSCUM)方法开发高职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实践证明,VOCSCUM课程体系的实施,可以在学生就业、师资培养和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因此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化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旨在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意识,创造一种轻松、和谐、互补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本文从存在的问题、观念的转
近日,中国移动与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正式签署了奥运战略合作备忘录。中国移动将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为NBC的3000多名记者和重要客户提供高标准的移动通信服务和增值服务,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