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要学会等待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lp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他强调读文和用心贵在创造。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与理解。为了聆听更多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独特体验,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阅读教学中要学会等待。在一些关键处教师还要学会“领一领”,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形成宽松、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好地品味教材。我们应为学生作些知识上或学法上的铺垫,使他们“跳一跳,摘得到”。给学生一些适当的肯定或赞许,也能使学生获得动力。本文从创设情境,注重激趣、当好向导、给学生以动起来的“跳板”、 给学生跃起的动力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阅读 激发兴趣 等待 走进文本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学生的阅读水平发展不均衡,很多学生在阅读课中只是象征性的参与者,有的干脆眼巴巴地坐在那儿,等着听教师去述说。此种现状的出现,和老师阅读教学的一些做法不可分;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怕耽误时间,影响进度,提出的问题容不得学生去思考,或只象征性地叫几名学生起来说说而已,把本该学生说的话都留给自己说了。当然,教师课前钻研过教材,说起来要比学生快还要好,而且更符合“标准”。长时间下去,学生阅读能力将会大大打折,这样一来阅读教学又会有何效果呢?为了全面提高学生阅读水平,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学会等待。
  实践总要有过程,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保障,给学生进行语言品味时间。不要为了把自已的话讲完,而不容学生说。教师在学生与课文之间,应该做一个“红娘”,引导学生去发现、发掘体味语文的美,与文本深入地對话下去,而不应该做个令人讨厌的“第三者”!教师要倾听那些欲言未吐的孩子究竟会说些什么,要等等那些“悟性”稍慢的学生来完成自己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课堂中不要一包到底,应该把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他们。我们当教师的不要老是把文章嚼得太烂,要留有一些空白,让学生去思考、去感悟。让开放式的教学真真正正地回到课堂中,恢复学生的地位。这样学生不只是听众或象征性的参与者了,他们就会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如此一来,阅读教学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展还会收效甚微吗?肯定会效果显著的。
  当然,阅读教学中的等待,不是教师的袖手旁观,在课堂中任意由学生自己去想。在一些关键处,教师还要学会“领一领”,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形成宽松、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好地品味教材,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才能不需要多等待,而能让学生多动起来呢?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注重激趣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动机,让他们乐于去思考和体会。作为教师要深钻教材,要想想学生在阅读中可能出现哪些疑虑,自己该怎样去引导。要努力创设出情境,让学生能走进文本,进而更好地进行对话。教师应当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热情之手,不要摆出高高在上,不容侵犯的样子,要让他们觉得你的可爱,他们才会在课堂中乐于互动合作。
  二、当好向导,把学生领进去
  文中的世界很精彩,可学生不进去,又怎能领略到其中的妙处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当好“向导”,把这些游客带到如诗似画的仙境中去;当学生们对课文不感兴趣的时候,我们教师把课本中最具精彩、最具魅力的地方介绍给他们,还愁学生会无话可说吗?一旦学生走进了文本,感悟起来,一定有许多独到之处,这时的向导,不妨默不作声,去倾听他们的心语!
  三、给学生以动起来的“跳板”
  课堂上的许多“冷场”是由于学生思维坡度过大产生断层造成的,这样,我们应为学生作些知识上或学法上的铺垫,使他们“跳一跳,摘得到”。例如,在教学《早》这一课时,学生们对“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这个问题感悟得不深,这个时候,可以让学生先画出描写梅花的句子,然后反复地吟涌,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自然可以领悟作者为什么把梅花的清香、颜色、花瓣写得如此美,用花来比喻鲁迅先生,他的品德就如蜡梅花一般。
  四、给学生跃起的动力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的、多变的事物能大大增强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利用好课程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堂探究。如在教学《爱如茉莉》一文时,先让学生结合平时观察所得,说说茉莉的特点,继而提问:“那棵茉莉多么平淡无奇,为何妈妈还说真爱像茉莉呢?这是本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在充分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提示学生通过找文中的细节描写来进一步地体会,在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升华学生的情感,感受这如茉莉般的爱看似平淡,却情真意切。然后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答案才会多样化。
  另外,给学生一些适当的肯定或赞许,也能使学生获得动力。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赞叹,能使受表扬的学生得到满足,会让其他同学以更饱满的精神等待下一个机会,有了这些激励措施,学生就会很快动起来。
  清朝赵翼曰:“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同作一文题,各自擅其妙;问此胡其然,各有天在窍。他强调读文和用心贵在创造。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与理解。为了聆听更多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独特体验,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阅读教学中要学会等待。
其他文献
【摘 要】学习苦难的影响因素包括生物学、社会学以及生理学因素。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学生学习困难的内涵,探索影响中学生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并对出笔者的思考。  【关键词】学习苦难 影响因素  巴班斯基认为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的缺陷是学业不良的原因。所谓“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是指以个性为中介并决定着具体的个人在学习活动范围内的潜力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统一。通常可以把学业不良的原因分为内部的、外部的和
兴趣是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越学越爱学、越想学,并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精心设计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环节至关重
新课改就是为了实现高效课堂,作为实施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载体——小组合作学习尤为重要,无论洋思经验还是杜郎口成功之处都离不开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伴随我校新课改一路走来,我深深感到当下最值得讨论的话题就是小组合作学习。  一年多课改的亲身经历,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高效课堂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学生能做的事老师不做,学生不能做的事老师指导学生做”。那么作为高效课堂最关键的学习方式小组合
一、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逆反心理属于社会心理的一部分,它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是主观与客观两方面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对逆反心理的成因进行认真剖析。  (一)主观因素  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发育的加速,性意识的萌发以及体力的发展,便产生了成熟感和成人感,认为自己已长大了,俨然以“小大人”自居,期望能独立自主。这种独立意向使自尊心、好胜心增强起来,因而自我意识有了进
【摘 要】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兴趣教学是学生学习的最终归宿,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教育教学环境。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为目的,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最终达到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有利平台,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最终能改变教学模式,从而能改变教学质量。  【关键字】课堂 兴趣 习惯  发展与教育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