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

来源 :今日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flyg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昨晚坐Uber(网约车)去喝酒。司机是个土耳其人,小心翼翼地问我是不是日本人。我不想借友邦的幌子转移这段时间的“歧视”,便如实相告。司机连忙问我,是从武汉来的吗?这个信息时代啊,令原来分不清北京和上海的欧洲人,连“WUHAN”这个词都学会了。
  我说我刚从柏林来。他反应过来,我德文比他好,应该不会是个从武汉跑出来的旅游者。“我也不信媒体的夸张。”他喃喃自语,“但这种传染病听上去挺可怕的。”我说你别怕,洋葱和羊肉能抵御大部分的传染病。他话题一转,说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中国司机在撞到行人后,不但不报警报医,竟然又倒回车,碾死伤者,为的是逃避高额的医疗费。“这是真的吗?”他问我。
  我也不知道是否真实。这种新闻,我自己好像也听过。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在社会巨变时期,总有一些细节被放大,误解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总算到了目的地,我赶紧下车,把土耳其小伙子一肚子的其他问题留在了车上。
  歧视是怎么产生的,我后来很长时间在想这个问题。23年前我来德国时,感受到的歧视可能远超现在。在语言班,喀麦隆的同学叫我“嘿,中国”;在大学,老师问我,“你为什么眼睛那么大,为什么你不是‘Schlitzauge’(眯缝眼)”;在聚会上,总被问“你吃狗肉吧?”;在Cyan的工作室,她问我:“中国有平面设计吗?”诸如此类的事还有很多。维基百科上说,歧视是针对特定族群的,仅仅由于其身份或归类的特殊性,而非个人特质,遭到不同且较差的对待。但我觉得歧视的根源是不了解。
  2001年,我通过招聘竞选的形式留在柏林艺术大学做老师,而且是柏林艺大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的老师。应聘期间,我挺自信的,在专业能力上我比其他竞选者好得太多,但在德国与德国人竞选,必须好三倍以上,否则胜算也不大。
  大学开学的第一天,有些德國学生进来一看老师是亚洲人,掉头就走。但大学毕竟是象牙塔,歧视不是那么明显,在街头就会吃相更难看些。周末遇到喝了酒的柏林人,冲我大叫:“回家去吧!”我也只能苦笑。那时心想,我从中国来这里学习,学完了非但没回家,还“抢”了他们的大学教职工作,一个挺好的饭碗;若是倒过来,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大学抢了中国人的教职岗位,我们也会心有不甘吧?这样想想,反而心里没那么不痛快了。
  后来我在柏林自由大学遇到一位日本籍的女教授,她也吐苦水——在上世纪60年代,她来柏林求学,去租房子,西柏林人一见是亚洲人便马上拒绝,说不租给她,还字正腔圆、趾高气昂的。现在,至少这样的现象没有了。德国修改了法律,如果是证据确凿的歧视,将会受法律制裁。
  有时我在想,西方文明讲究自由、修养,有些时候也只是将内心的歧视包装得更好了,在有些人的内心深处歧视依旧存在。在中国也是如此。新冠肺炎的疫情出现之后,恐慌之下,总有人忘了平日的教养,露出歧视的马脚来。
  (梅林荐自《三联生活周刊》)
其他文献
周末和朋友逛街吃饭,才知道她辞职了。  曾经的她在知名的国企有一份旱涝保收的工作,先生同样有着十分稳定的工作,收入可观。而现在的她,自己创业做线上的教育培训,近乎007(从0点到0点,一周7天不休息)的工作机制。  朋友的选择令人咋舌,我问她原因,她只告诉我一句:因为太舒适了,所以想改变。  每天朝9晚5,工作悠闲。同事是一群叔叔阿姨,保温杯里泡着枸杞,张口闭口都是哪家超市免费送鸡蛋。  这样的氛
期刊
我从小喜欢吃香菜,周围人也喜欢吃香菜,就以为吃香菜跟吃米饭一样,喜欢是天经地义的事,直到上中学。  那是中午去校门口的小店吃面,去得晚了就在门口排队,前面的人却吵了起来。凑过去打听,原来有个女生点单时,嘱咐老板娘不要放香菜,老板娘嘴上答应,手里忙乎忘了,给女生端上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绿汤面,上面撒了一大把的香菜呢。  女生生气不接,老板娘委屈:“香菜多好吃呀,这面汤要没香菜,味道差一半。我特意多放了呢
期刊
毛巾作为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用到它。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新买来的毛巾非常的柔软,但是用一段时间后,毛巾就变得又黄又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实际上,毛巾变硬并不是你没有洗干净。因为在人体内,汗水中98%是水分,1.5%是盐分,0.5%是蛋白质和尿素等。用毛巾擦拭汗水时这些物质就会留在毛巾上。把毛巾放在水中洗脸时,皮肤排出的汗中的盐、尿素及其他一些有机质能溶于水,用水可以很快把它们洗
期刊
有人问我吃不吃口香糖,我回答说“不吃,那东西太像人生,我把它划为‘悲惨食物’。”  对方被我吓了一跳,不过小小一块糖,哪用得上那么沉重的形容詞?但我是认真的,人人都有怪癖,不肯吃口香糖大概还不算严重的。我对口香糖的味道并没有意见,我不能忍受的是:它始于清甜芳香,却竟而愈嚼愈像白蜡,终而必须吐之弃之,成为废物。  还有什么比嚼口香糖更像人生呢?大多数人的一生也是如此,一切最好的全在童年时期过完了,花
期刊
1984年,我去看了电影《太空先锋》,有两处地方深深打动了我。首先是约翰·葛伦搭乘太空船从窗户往外看到的地球,实在美极了。其次是七名太空人之间的情谊。我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这样组织的一分子。  还在麻省理工学院就读时我就向太空总署提出了申请,表示想成为太空人。对方回函表示对我兴趣缺乏。我等了两年再次递出申请,收到的答复与上次大同小异。第三次申请,这回获得面谈的机会,但他们再次拒绝了我。  我再
期刊
夏虫不可语冰是《庄子·秋水》里的一句话,意思是你不可以跟只在夏天生存的虫子,谈冰是什么东西,因为它没有在冬天生活过,对冰不会有概念。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也是这个道理。同样,对井里的青蛙,你跟它谈大海的广阔,它也是不知道的,因为它们都受到自身生存时空的限制。  我们作为自然界的高级动物,认识也一样受限制。时间、距离、利益、地位、阅历、受教育程度、世界观等等,都限制着我们的认识。如果看不到这种
期刊
不少人胃口不好时,总喜欢用汤泡饭,增加食欲。人们常常认为,经汤泡过的饭会变得更松软,更容易下咽和消化,但事实并非如此。  不同于将米完全煮软的米粥,汤泡饭中的米粒仍然保持着完整结构。而吃汤泡饭时不用细嚼,米粒未经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就直接进到胃中,增加了胃肠负担,容易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胃痛、胃胀等不适,严重者可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又因为吃汤泡饭时咀嚼时间少,唾液、胃肠道消化液分泌时间也跟
期刊
误解一:指甲上“月牙”多、越大、表明体质越好  真相:“月牙”的数量、大小因人而异,与体质无必然联系。  人们通常所说的“月牙”,是指甲与皮肤相邻处呈新月状的淡色区域,学名为甲半月,一般在拇指(趾)最明显,其他手指或足趾上的甲半月常常部分或全部被近端皮肤所覆盖,并非不存在。  甲半月的數量、大小与角蛋白生成速度有关,如同人之高矮胖瘦,存在个体差异,不是疾病的特异性体征,与个人体质、营养状况也没有必
期刊
如果你每次打喷嚏就会开始下雨,你就会相信打喷嚏跟下雨有绝对的关系。我们的信心都是建立在之前的经验上,反复尝试而每次获得同样的经验,就足以构成一个非常牢固的信念。  因此,如果你要改变自己面对挑战的自信,就要重复给自己设定一些目标,并享受每次达成目标的正面效果。要诀是:不要一开始把目标设得太高,反而要设得比较低,让自己稍微多努力一点就能够达成。  举例来说,我之前买了一只智能腕带。那是一个科技手环,
期刊
靖康之难靖康之难时,宋徽宗赵佶一行从汴京到五国头城一共走了约5000里的路,跨越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回首这段近900年前的往事,非为一家一姓哀悼,而是通过这条“北狩之路”去感受遭遇大难时人性的高贵与卑劣、文明遭受涂炭时的愤懑与痛惜。  为尊者讳的传统文化语境下,同一件事有不同说法。比如皇帝逃出京城或被俘掠走,叫狩,就是打猎去了。1126年,金军铁骑包围北宋帝国都城汴京。次年春,以艺术知名的宋徽宗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