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存在句的语义特征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d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英语存在句的典型句式“There+be+NP+LP”极其发展句式“There+be+NP+doing+LP”结构进行了考察。文章以“存在动词be”与“英语存在句的时间特性”为指标,重点考察了各个语义类型的成立条件,得出结论:1. 英语存在句中的存在动词be是二元谓词。2. 英语存在句的时间特性的存在动词be的时态变化展现出来。3.存在谓词be表达的事件在时间上不晚于存在句中其他谓词do表达的事件。
  【关键词】英语存在句  二元谓词  时间特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66-02
  一、研究背景
  英语存在句是各语言学派关注的重要语言项目。存在句是世界上所有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1]。语言学家Jespersen首先对英语的存在句给出了语言学定义,即句子结构的一种特殊形式,用来表达名词事物(包括人、动物、概念等)的存在。其句法结构为:There+be+名词短语+地点短语(+时间短语),也就是There+be+NP+LP结构。如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英语存在句结构:There+be+NP+doing+LP结构,其中,而doing做前面名词的后置定语,而且因为是现在分词,所以doing与前面的名词之间是主谓关系,且该动作正在发生。如:There is a girl singing in the classroom.表达的意思是“教室里有一个正在唱歌的女孩”。后来,在总结前人对存在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张绍杰得出英语存在句的语法定义,即由非重读的引导词there和be的某种形式或表示非及物意义的动词构成的小句结构都是存在句。
  前人对于英语存在句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对其进行的生成语法研究上。研究者认为存在句的两个重要问题,即确指性和一致性涉及句法及非句法因素,诸如语篇、情景等,不可能只从某个角度作出全面的解释[2]。而之前乔姆斯基对存在句的there从最简方案理论框架视角的研究[3],中国学者认为,一致问题和副主语的确指问题均未在这一框架内得到很好的解决[4]。另外,对存在句中虚词there的研究也不胜枚举。存在句中的there,从被认为是格传递者[5],到作为位置填充成分,再到作为LF词缀,经历了不同的句法地位。这些方法能部分地解决一些问题,但没有从语义特性角度,给出英语存在句应有的解释。而针对英语存在句的语义特征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对于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语义对比上[6]。
  因此,文本拟从语义学角度出发,对英语存在句的典型句式“There+be+NP+LP”极其发展句式“There+be+NP+doing+LP”结构进行语义特性的考察。
  二、英语存在动词be的二元性质
  英语存在句中的存在动词be一直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而其语义特征,前人有过对其从情状、语态和有定性等角度进行的分类[7]。本文将从论元结构理论出发,对英语存在动词be的论元性质进行探讨。
  如果英语存在句中的动词是二元动词,那么还要看这个二元动词表达的事件的小类,也就是There+be+NP+doing+LP结构中doing所表达的事件。当该动词表达的事件的语义角色承载者(存在主体NP)不依赖于该动词的事件而存在时,也就是说,存在主体NP的存在,不受存在动词be之后动词表达的时间的影响,该动词就可以出现在英语的存在句结构中。如:There is a car collecting the rubbish along the street.此句中,存在主体car的存在不依赖于collect表达的事件(收集垃圾)而发生,且不受其事件发生的影响。这样的存在句表达是通顺的。
  相反,当该动词表达的事件的语义角色承载者(存在主体NP)依赖于该动词的事件而存在时,该动词就不可以出现在英语的存在句中,如*There are two rivers forming under the mountain.这个句子之所以不可以接受,是因为存在动词be后面的名词短语表达的事物(即存在主体two rivers)按照存在动词be与另一动词form的事件关系推断,应在动词事件form发生之前已经存在。但在这个句子中,存在动词be后面的动词form则要求其非施事角色的承载者two rivers在事后才存在(即形成),这导致存在动词be后面的名词短语two rivers无法从后面的动词form处获得语义角色,最终导致句子在语义上前后矛盾,不可接受。
  三、英语存在句的时间特性
  1.There+be+NP+LP结构的时间特性
  英语的存在句是一种静态句,存在动词be不表行为,而只表示“某人某物在某地存在”这一静态含义。但在英语存在句There+be+NP+LP结构的实际表达中,我们不难看出,英语存在句是有相应的时间特性的,而这一时间特性是由存在动词be的时态变化展现出来的。 如:
  a. There is a theatre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city.
  b. There was a theatre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city two years ago.
  c. There will be a theatre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city soon.   d. There had been a theatre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city before I moved in.
  在这四个英语的存在句中,“is”、“was”、“will be”和 “had been”是“be”的不同时态表达形式,分别表达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和过去完成时。显然,英语存在句中的基本存在动词be因其自身的时态变化,赋予了英语存在句鲜明的时间特性。
  2.There+be+NP+doing+LP结构的时间特性
  存在句的时间特性制约着能够出现在这个句子构式中,除存在动词be之外的另一个动词的本体类型。存在动词be表达了一个二元关系,在这个关系中,“存在主体NP”和“存在处所LP”的存在时间T1早于存在动词be之后动词表达的事件的确立时间T2。既然这个存在时间T1早于发生时间T2,那么存在动词be之后名词短语(也就是存在主体NP)表达的事物的存在时间T3也早于T2。因此,英语存在句中的存在动词be后存在主体NP与动词之间存在一种时间关系,那就是:该动词的论元就其语义角色而言,必须在动词表达的事件发生时间T2之前就存在。
  例如,在英语存在句There is a person leaving the room.中,动词leave的唯一论元是存在主体a person,而a person在该动词表达的时间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否则,存在句固有的时间特性就不能实现,句子表达出来就会不通顺,如:*There is an apple growing on the tree. 在这个错误的句子中,动词grow的论元an apple,在该动词表达的时间发生之前是不存在的,因此这个句子就不符合存在句的时间特性。
  四、结论
  本文对英语存在句的典型句式“There+be+NP+LP”极其发展句式“There+be+NP+doing+LP”结构进行了考察。文章以“存在动词be”与“英语存在句的时间特性”为指标,重点考察了各个语义类型的成立条件,得出结论:1. 英语存在句中的存在动词be是二元谓词。2. 英语存在句的时间特性的存在动词be的时态变化展现出来。3.存在谓词be表达的事件在时间上不晚于存在句中其他谓词do表达的事件。此结论对于英语存在句的研究与教学,尤其是对英语存在句中存在动词be与其后其他动词的选择,以及英语存在动词be与其论元的制约关系的研究,将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Frezz, R. Existential and Other Locatives[M].1992
  [2] 戴曼纯,梁毅.“中国学生的英语存在句习得研究”,《外语研究》,2007年12月.
  [3]Chomsky. N. The Minimalist Program. Cambridge, MA: MIT Press,1995
  [4]戴曼纯.“最简方案框架下的存在句研究”,《外国语》,2001年01期
  [5] Jianhua Hu, Haihua Pan. Focus and the Basic Function of Chinese Existential You-Sentences. Studies in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Volume 84, 2007, pp 133-145
  [6][7]王初艳.英汉存现句句法和语义层面的分类[J].科教文汇,2014,(12).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4CWYJ12)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语言应朴素、自然、流畅,在此基础上,精心锤炼语句,使文章朴素而不失优雅,自然而不失波澜,流畅而不失内涵。  【关键词】写作 技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51-01  现代高中学生作文的语言经常会走入两个误区:其一,过分注重语言的雕饰、词藻的堆砌,使文章过于华丽、厚重甚至艰涩,因而
期刊
【摘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问题有很多,最突出的则是课堂的“超载”现象了,这些“超载”现象主要有学习方式复杂、教学激励频繁、课堂提问繁琐、教学内容冗长。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教学问题,上好每一节语文课,笔者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笔者的观点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超载”现象 举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
【摘要】 山下湖镇是世界闻名的“珍珠之乡”, 一颗颗优质绚丽的珍珠、一串串优美亮丽的珍珠项链……这些本土资源,自然也成了提高孩子们应用英语的能力的法宝。既让学生在多种任务的驱动下,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在英语学习活动中亲历实践,亲近生活,开阔视野,对英语学习学得兴趣盎然,又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品质和能力。  【关键词】 本土资源 学生 语言技能  【中图分类号】G623.2
【摘要】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正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笔者尝试从国际上认可的阅读素养出发,对同一主题的多篇文本展开阅读教学,打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群文阅读 快乐 兴趣 练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53-02  提到阅读教学,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一直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便是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科学发挥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必然会受到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母语迁移出现偏差所带来的影响也会是非常严重的,母语正迁移对于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写作能力是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因此,英语教师一定要找到母语正迁移的有效途径,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就巧借母语正迁移,促学生快乐提高英语写作能
【摘要】在全球文化交流的时代背景下,多样的外国文化教育被引进我国,其中,日本文化教育备受关注。日语文化教育以语言为基础,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据此,我国多数地区都开展了日语教育课程,其目的是培养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实现更好地文化交流。因此,如何在利用日语教育课程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了当下的一大重点,本文正是基于此种情况,对其发展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并据此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日语教育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英语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课程,教学模式一直在改进和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成了改革的最主要目的之一。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现状,探讨构建与自主学习相适应的大学英语自主教学模式的方法以及对策。  【关键词】大学英语 自主教学模式 构建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本文选用一般载重车辆报废的汽车轮胎进行热解研究,通过废旧轮胎胶粉基础性质分析,发现废旧轮胎胶粉含有大量的C元素,含量为83.62%,且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较大,含量分别为58.75%和35.
淮南潘集杨庄塌陷区所在的潘集地区是淮南地区最大煤矿采集基地,杨庄塌陷区是淮南塌陷区中面积最大的,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本文通过在夏季对杨庄塌陷区中中表层沉积物的分析,分析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党的历代领导核心,都非常重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作用.从“生命线”到“两手抓、两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