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颈椎病72例体会

来源 :云南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xiao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颈椎病;中药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1-0021-01
  
  颈椎病是因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压迫颈脊髓、神经根和血液循环功能障碍等所引起的综合征。包括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等,以颈肩部疼痛或者向枕部发展、颈活动受限、眩晕、上肢麻木、肌肉无力、猝倒、步履蹒跚、甚至四肢瘫痪为特征,属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04年~2006年采用中药治疗该病7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72例,男47例,女25例;年龄25~68岁,其中45~55岁46例,占64%;病程2周~10年;神经根型42例,椎动脉型25例,脊髓型5例。自觉颈部僵直,活动受限者41例;从颈向上肢放射性麻木者46例;上肢有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者3例;颈肩固定性疼痛者5例;当头部转移到一定方位时即感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物不清,当头部脱离某一方位时。症状即消失或减轻者13例。本组63例摄正、侧位X线片,9例行颈椎CT检查;生理曲度消失51例,椎体后缘唇样增生42例,钩椎关节增生22例,椎间隙变窄39例,项韧带钙化2例。
  
  2 治疗方法
  
  处方组成:海藻20g,昆布18g,土鳖虫20g,蜈蚣3g,三七参15g,威灵仙15g,当归15g,川芎15g,乌药15g,蒲公英18g,紫地丁18g,野菊花15g,桃仁lOg,忍冬藤15g。葛根12g,羌活15,丹参30g,黄芪18g。每日1剂,水煎分服,20天为1个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自觉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显效:主要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恢复原工作;有效:症状及体征部分减轻,能从事轻工作,无效:症状及体征未见改善。
  3.2 治疗结果 本组72例,服药时间最短14天,最长60天,平均27天。按上述标准评定,治愈28例,显效3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8.6%。
  
  4 典型病例
  
  李某,女,42岁,于2000年6月5日初诊。诉头晕、项强向右肩、臂、手指放射痛3个月。查第5颈椎棘突处压痛(+),压顶试验(+)、右上肢牵拉试验(+),颈椎X线片显示:第3、4、5颈椎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诊断为颈椎病。按上方治疗1周,2000年6月13日复诊,诉诸症状有所减轻,继续上方治疗2周,2000年7月1日三诊,诉诸症状基本消失,查压顶试验(-),右上肢牵拉试验(-),嘱其停服中药。
  
  5 讨论
  
  颈椎病多为久劳或积损,或随着年龄增长和机体衰老,骨、筋发生退化性改变,为本虚标实之证。最常见的原因是椎一基底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血栓形成,阻塞椎动脉.亦因颈椎肥大、椎间孔狭窄、骨质增生等压迫椎动脉或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椎一基底动脉痉挛,造成供血不足,导致脑功能障碍发生眩晕。笔者经过临床观察发现,本病多有血瘀的病理机制存在,治疗的关键是改善椎动脉的血液供应。故本方选当归、川芎、桃仁、丹参、三七参等活血祛瘀;蜈蚣、忍冬藤、乌药通络;葛根引经、舒筋善治项强;昆布、海藻、土鳖虫软坚散结、消散瘀滞、续筋接骨;羌活、威灵仙、乌药散瘀止痛;蒲公英、紫地丁、野菊花清热解毒消肿;黄芪大补元气,使气行血行;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络、祛瘀舒筋之功。本组病例中,凡属有效病例,一般服药2~3周症状即可明显减轻。
其他文献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参附桂芪葶苈汤;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2-0022-01    笔者自2004年10月~2007年2月,应用自拟参附桂芪葶苈汤治疗各种疾病出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中,20例为门诊病例,30例为住院病例;男35例,年龄10~70岁,平均5
期刊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热薰;推拿  中图分类号:R681.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2-0027-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发于青壮年及老年人,尤以30~60岁左右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目前常采用手术,胶原酶溶解等方法治疗。但痛苦大,患者不容易接受。笔者从2006年5月~2006年12月,采用热薰联合推拿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温面散热敷乳突穴治疗难治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难治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就诊时间依次编号,奇数号为温面散治疗组,偶数组为针灸对照组。就诊时及治疗3月后,分别由本院神经科与针灸科医师进行H-B分级及面神经功能评分,2组间及治疗组治疗前后H-B分级以及面瘫评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32例,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4例;对照组32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11
期刊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中西医结合疗法;桂枝加桂汤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1-0011-01    随着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临床上出现的糖尿病合并症亦逐渐增多,糖尿病胃轻瘫就是其中之一,主要表现为食管动力减弱和括约肌张力降低,胃排空延迟,扩张。胀气,甚至恶心呕吐、腹泻与便秘交替。笔者自2006年1月~2007年5月采用中西医
期刊
关键词:2型糖尿病;甲皱微循环;血液流变学;麝香保心丸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1-0013-0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病后的很多异常可以不同的机制影响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进而导致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笔者以甲皱微循环为主要指标,观察了麝香保心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甲皱微循环及血粘度的影响,结果报
期刊
关键词:化腐生肌膏;宫颈糜烂;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1-0018-01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一种病理变化,已成为已婚妇女的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占妇科门诊60%左右,且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笔者从2006年12月~2007年4月,采用化腐生肌膏治疗宫颈糜烂30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期刊
关键词:肠系膜淋巴结炎;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63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1-0016-01    笔者自2005年12月~2006年1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46例,并设46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本
期刊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药疗法;人参三七汤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1-0010-02    近10年来,笔者自拟人参三七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1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1例中,男42例,女9例;年龄16~65岁,平均45岁.其中胃溃疡1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3例,出血性胃炎11例,肝硬化并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法治疗NSAIDs相关性潰疡42例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NSAIDs相关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予中药健脾活血汤剂,对照组予奥荚拉唑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后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5%,对照组总有效率91.66%,无显著性差异;6个月内复发率治疗组为7.14%,对照组为36.11%,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用药前后实验室指
期刊
关键词:荨麻疹;过敏停合剂;对照观察  中图分类号:R758.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1-0020-02    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自2003年1月~2007年1月,笔者采用文山州中医医院制剂科生产的纯中药制剂过敏停合剂治疗荨麻疹2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本院门诊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