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活血法治疗NSAIDs相关性溃疡42例疗效观察

来源 :云南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vi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法治疗NSAIDs相关性潰疡42例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NSAIDs相关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予中药健脾活血汤剂,对照组予奥荚拉唑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后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5%,对照组总有效率91.66%,无显著性差异;6个月内复发率治疗组为7.14%,对照组为36.11%,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用药前后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在白细胞、谷丙转氨酶两项指标上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对谷草转氨酶影响亦有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后比较,对白细胞、谷丙转氨酶影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中药健脾活血法治疗NSAIDs相关性溃疡用药安全、疗效好、复发率低。
  关键词:健脾活血法;NSAIDs相关性溃疡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1-0012-02
  
  2004年10月~2006年9月,笔者运用健脾活血法治疗NSAIDs(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4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78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42例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55.4岁;病程1周~3个月,平均病程3周。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54.9岁;病程1周~3.5月,平均病程3周半。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入选病例具备以下条件:(1)患者有长期服用NSAIDs史。临床表现主要是上腹痛、饱胀、嗳气、恶心、呕吐、烧心、其次可表现为呕血、大便隐血阳性、黑便、进行性贫血;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以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为首发症状。胃镜下NSAIDs溃疡直径大于3mm的黏膜损害,具有一定深度;(2)因其他疾病的治疗必须坚持服用NSAIDs者。
  1.3 排除标准 (1)不合作者(指依从性差,不按规定用药者);(2)有消化道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3)有严重心、肝、肾等并发症,或合并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4)服用激素类药物或其他抗凝药物的患者;(5)排除消化道的肿瘤性溃疡。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健脾活血法治疗,处方: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陈皮6g,制半夏10g,川黄连5g,砂仁3g(后下),川芎10g,炒白芍10g,白及粉冲10g,参三七10g,甘草5g。每日1剂,加水300ml,水煎30min,取汁150ml,再加水300ml,水煎30min,取汁150m1.两煎混合,早晚分服。
  2.2 对照组 奥西康(奥美拉唑,扬子江药业集团)20mg每天1次口服。
  2.3 疗程 2组均以2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随访半年。
  2.4 观察指标 (1)主要症状的变化(包括舌苔、脉象);(2)用药前后胃镜检查情况;(3)用药后的不良反应;(4)用药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和大便隐血检查。
  2.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P<0.01为有非常显著差异。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刘钦天等自定标准。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消化内镜检查胃粘膜基本恢复光滑者;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消化内镜检查胃粘膜基本恢复光滑或粘膜损害直径较前缩小大于2mm者;无效;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均无明显改善者。
  3.2 治疗结果
  3.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2.2 2组6个月内复发率比较 治疗组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3.2.3 2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 治疗组用药前后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在白细胞、谷丙转氨酶两项指标上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对谷草转氨酶影响亦有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后比较,对白细胞、谷丙转氨酶影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治疗组用药安全性高,见表3。
  3.2.4 不良反应 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4 讨论
  
  全球约有一亿五千万人需要长期服用NSAIDs,尽管NSAIDs使用会引起胃肠道的糜烂、溃疡和出血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但其在关节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大肠癌的预防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所以必须合理的使用。国内外对NSAIDs相关性溃疡的治疗与预防越来越重视。通常的方法是保护性治疗用药如质子泵抑制剂、前列腺素制剂、H2受体拮抗剂和胃粘膜保护剂等,另外选用高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比非选择性的NSAIDs引起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要低得多,但费用昂贵,副作用亦较大,故不适宜长期运用。中医药治疗NSAIDs相关性溃疡有一定的优势。正如《证治汇补·心痛选方》有“服寒药过多,致脾胃虚弱,胃脘作痛”的说法。脾胃居于中焦,主运化和四肢肌肉。主要包括消化和运动系统,消化功能的紊乱主要是脾胃的功能失常。脾主升清,脾气能够上升,则营养物质才能输布全身;胃主降浊,胃气得降,则消化的糟粕方能排出体外。一旦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发生错乱,则必然会出现消化功能的减退和运动功能的紊乱。《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指出:“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可见气虚气滞皆能致瘀。脾胃虚弱主要为脾胃气虚,可致气机不畅,血行瘀滞,临床上除出现消化不良和运动障碍的症状外,多伴有不思饮食,疲劳乏力,少气懒言等功能低下的表现,并有饥而不欲食,甚或见呕血、黑便,舌质淡红等证候.这与临床所见到的症状相符合。病理性质属虚实夹杂,病位以脾、胃为主。至于治疗。正虚以扶正为先,邪盛以祛邪为急,邪正兼顾,正是针对本病的病机特点,采用健脾活血法治疗。方中党参、白术、茯苓取四君子汤之意。为治脾胃虚弱的基本方,以补气为主,共为君药;木香、砂仁理气和胃,陈皮、半夏燥湿醒脾,共为臣药;白芍缓急止痛,三七、川芎活血化瘀,白及收敛止血,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配伍,诸药合用,补其虚,除其湿。行其滞,调其气,则诸症自除。
其他文献
关键词:窄谱UVB;克玫汤;玫瑰糠疹  中图分类号;R758.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1-0007-02    玫瑰糠疹是临床常见的丘疹鳞屑性皮肤病,笔者于2004年6月~2006年12月,运用窄谱UVB照射联合自拟克玫汤治疗玫瑰糠疹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2例患者均来来自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
期刊
关键词:小儿抽动症;中医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2-0023-01    小儿抽动症又称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多见于儿童期起病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眨眼、缩鼻、摇头、耸肩,上下肢不自主抽动及喉内作响,或骂人说粗话等症状。笔者自1998年至今运用自拟钩蝉平抽饮治疗该病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期刊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参附桂芪葶苈汤;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2-0022-01    笔者自2004年10月~2007年2月,应用自拟参附桂芪葶苈汤治疗各种疾病出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中,20例为门诊病例,30例为住院病例;男35例,年龄10~70岁,平均5
期刊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热薰;推拿  中图分类号:R681.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2-0027-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发于青壮年及老年人,尤以30~60岁左右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目前常采用手术,胶原酶溶解等方法治疗。但痛苦大,患者不容易接受。笔者从2006年5月~2006年12月,采用热薰联合推拿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温面散热敷乳突穴治疗难治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难治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就诊时间依次编号,奇数号为温面散治疗组,偶数组为针灸对照组。就诊时及治疗3月后,分别由本院神经科与针灸科医师进行H-B分级及面神经功能评分,2组间及治疗组治疗前后H-B分级以及面瘫评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32例,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4例;对照组32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11
期刊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中西医结合疗法;桂枝加桂汤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1-0011-01    随着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临床上出现的糖尿病合并症亦逐渐增多,糖尿病胃轻瘫就是其中之一,主要表现为食管动力减弱和括约肌张力降低,胃排空延迟,扩张。胀气,甚至恶心呕吐、腹泻与便秘交替。笔者自2006年1月~2007年5月采用中西医
期刊
关键词:2型糖尿病;甲皱微循环;血液流变学;麝香保心丸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1-0013-0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病后的很多异常可以不同的机制影响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进而导致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笔者以甲皱微循环为主要指标,观察了麝香保心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甲皱微循环及血粘度的影响,结果报
期刊
关键词:化腐生肌膏;宫颈糜烂;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1-0018-01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一种病理变化,已成为已婚妇女的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占妇科门诊60%左右,且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笔者从2006年12月~2007年4月,采用化腐生肌膏治疗宫颈糜烂30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期刊
关键词:肠系膜淋巴结炎;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63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1-0016-01    笔者自2005年12月~2006年1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46例,并设46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本
期刊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药疗法;人参三七汤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1-0010-02    近10年来,笔者自拟人参三七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1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1例中,男42例,女9例;年龄16~65岁,平均45岁.其中胃溃疡1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3例,出血性胃炎11例,肝硬化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