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學语文教学中,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那就是习作教学。小学语文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已经不再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为主,它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行文思路。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掌握良好的习作能力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娴熟的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细腻敏感的心灵,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本文结合部编版的习作教学案例,分析了高年级习作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策略研究;高年级习作教学;部编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习作教学自古以来就是语文学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学生抒发情感、认识世界的工具,它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天平,所以说,习作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在中高考中,习作的分数越来越高,在学校里,各种各样的习作比赛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分享自己的习作经验和心得,学生们的习作水平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的时候,不仅要教学生如何灵活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还要借此机会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让学生成为正直、善良的人。
一、教学设计应以单元的习作教学主题为依据
部编版的教材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在一个单元里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融合起来,通过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来帮助学生学习其中蕴含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所以,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设计的时候,千万不能忽略“单元”这个教学单位。以单元为中心的习作教学设计应当贯穿于单元学习的始终,教师应该在单元的开始部分,即课文学习的时候就向学生潜移默化地传授一些与本单元习作内容有关的知识,让学生提前在心里酝酿本单元的习作内容应如何展开。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这一单元主要是围绕爱国主义这个主题,锻炼学生描述一个事件的发展经过的能力,这个单元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在描述一个与爱国主义相关联的、具体的活动,《七律·长征》以诗歌的形式描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险、突破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战胜的困难的传奇历史,《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爱国战士面对日寇的围剿,誓死也不做亡国奴的英雄气概,《开国大典》描述了新中国正式成立那天的景象,所有人都为饱经磨难的祖国留下了幸福的热泪,让学生们不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感到骄傲,《灯火》从一个战地记者的视角描述了解放战争中激动人心的场面,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一单元的习作内容是让学生描述一个自己难忘的活动,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教师要刻意地给学生讲解描述一个活动的技巧,让学生通过实例学习描述具体活动的方法,在习作课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他们所经历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活动的过程以及期间发生的令人难忘的事情,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之下,学生就能够慢慢地掌握本单元习作学习的核心。
二、教学设计应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目的
小学生对世间万物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喜欢观察世间的万事万物,但是他们往往只能观察到事物的外在特征,或者只能够观察到他们感兴趣的部分,而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或事物隐含的特征,他们几乎无法觉察到。而小学高年级的习作侧重于锻炼学生的描述能力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的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身边的万事万物,记录下自己对生活一点一滴的感受,逐渐地培养他们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4课的《花之歌》为例,这篇课文从一朵花的角度描述了它眼中的世界,这一单元的习作内容是让学生假设自己是自然界的某一个事物,之后站在那个事物的角度去描述自己眼中的世界,这需要学生具备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到大自然里,观察蚂蚁、小鸟、野草它们的生活状况,之后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心情,这样学生就能够从中获得灵感,这一单元的习作任务就不再那么困难。
三、教学设计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
其实,习作中也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丰富的思维特征,习作中教学中主要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两种类型的思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锻炼自己的这两种思维能力,让他们将这两种思维能力良好地作用于习作实践之中,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习作水平。
(一)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能力具体是指学生的联想能力,就是学生能够根据一个事物的外在特征联想到它与人类生活的某个切合点,从而给人类的现实生活提供灵感和指导。联想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最容易使自己的联想思维得到发展,二是对学生进行对比训练。在对比之中,学生更容易联想到事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灵活地运用这两种方法,努力提升学生在习作中的形象思维能力[1]。
(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高年级的习作中具体体现在文章的结构布局之中。教师要使学生运用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将文章进行合理地布局。文章布局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词语的推敲,就是教师要培养学生通过仔细琢磨选择最合适的词语运用在习作中的能力,二是对句子的打磨,就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不写病句,如何将句子写得生动灵活,如何将不同的句子完美地衔接起来。只有能够灵活地驾驭词语和句子,学生的习作能力才能得到质的提升[2]。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的时候,一方面要保证把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都教给他们,即保证教学数量,另一方面要保证学生能够把该学的知识学透彻、学明白,即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认真设计习作教学的课堂,尽可能兼顾每一位学生的特色,使学生们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提升自己的习作水平。同时,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使学生们在习作教学中有难忘的、全新的体验。总而言之,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当认真、勤奋、不断探索,不断使自己的教学体能力到进步。
参考文献
[1]任随平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高年级生活情境作文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2020,(6).
[2]刘继栋 .小学高年级作文微课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例谈[J].课程教育研究,2020,(8).
关键词:小学语文;策略研究;高年级习作教学;部编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习作教学自古以来就是语文学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学生抒发情感、认识世界的工具,它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天平,所以说,习作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在中高考中,习作的分数越来越高,在学校里,各种各样的习作比赛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分享自己的习作经验和心得,学生们的习作水平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的时候,不仅要教学生如何灵活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还要借此机会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让学生成为正直、善良的人。
一、教学设计应以单元的习作教学主题为依据
部编版的教材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在一个单元里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融合起来,通过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来帮助学生学习其中蕴含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所以,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设计的时候,千万不能忽略“单元”这个教学单位。以单元为中心的习作教学设计应当贯穿于单元学习的始终,教师应该在单元的开始部分,即课文学习的时候就向学生潜移默化地传授一些与本单元习作内容有关的知识,让学生提前在心里酝酿本单元的习作内容应如何展开。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这一单元主要是围绕爱国主义这个主题,锻炼学生描述一个事件的发展经过的能力,这个单元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在描述一个与爱国主义相关联的、具体的活动,《七律·长征》以诗歌的形式描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险、突破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战胜的困难的传奇历史,《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爱国战士面对日寇的围剿,誓死也不做亡国奴的英雄气概,《开国大典》描述了新中国正式成立那天的景象,所有人都为饱经磨难的祖国留下了幸福的热泪,让学生们不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感到骄傲,《灯火》从一个战地记者的视角描述了解放战争中激动人心的场面,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一单元的习作内容是让学生描述一个自己难忘的活动,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教师要刻意地给学生讲解描述一个活动的技巧,让学生通过实例学习描述具体活动的方法,在习作课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他们所经历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活动的过程以及期间发生的令人难忘的事情,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之下,学生就能够慢慢地掌握本单元习作学习的核心。
二、教学设计应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目的
小学生对世间万物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喜欢观察世间的万事万物,但是他们往往只能观察到事物的外在特征,或者只能够观察到他们感兴趣的部分,而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或事物隐含的特征,他们几乎无法觉察到。而小学高年级的习作侧重于锻炼学生的描述能力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的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身边的万事万物,记录下自己对生活一点一滴的感受,逐渐地培养他们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4课的《花之歌》为例,这篇课文从一朵花的角度描述了它眼中的世界,这一单元的习作内容是让学生假设自己是自然界的某一个事物,之后站在那个事物的角度去描述自己眼中的世界,这需要学生具备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到大自然里,观察蚂蚁、小鸟、野草它们的生活状况,之后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心情,这样学生就能够从中获得灵感,这一单元的习作任务就不再那么困难。
三、教学设计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
其实,习作中也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丰富的思维特征,习作中教学中主要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两种类型的思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锻炼自己的这两种思维能力,让他们将这两种思维能力良好地作用于习作实践之中,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习作水平。
(一)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能力具体是指学生的联想能力,就是学生能够根据一个事物的外在特征联想到它与人类生活的某个切合点,从而给人类的现实生活提供灵感和指导。联想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最容易使自己的联想思维得到发展,二是对学生进行对比训练。在对比之中,学生更容易联想到事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灵活地运用这两种方法,努力提升学生在习作中的形象思维能力[1]。
(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高年级的习作中具体体现在文章的结构布局之中。教师要使学生运用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将文章进行合理地布局。文章布局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词语的推敲,就是教师要培养学生通过仔细琢磨选择最合适的词语运用在习作中的能力,二是对句子的打磨,就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不写病句,如何将句子写得生动灵活,如何将不同的句子完美地衔接起来。只有能够灵活地驾驭词语和句子,学生的习作能力才能得到质的提升[2]。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的时候,一方面要保证把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都教给他们,即保证教学数量,另一方面要保证学生能够把该学的知识学透彻、学明白,即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认真设计习作教学的课堂,尽可能兼顾每一位学生的特色,使学生们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提升自己的习作水平。同时,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使学生们在习作教学中有难忘的、全新的体验。总而言之,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当认真、勤奋、不断探索,不断使自己的教学体能力到进步。
参考文献
[1]任随平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高年级生活情境作文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2020,(6).
[2]刘继栋 .小学高年级作文微课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例谈[J].课程教育研究,2020,(8).